作者:枳為橙

作者:枳為橙
來源:中學生聽書(ID:tingshu2018)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個家庭變好的根源是什麼?
有個高贊回答深入人心:
“日子越過越興旺的家庭,離不開親密關係的穩定。
一個家庭想要過得太平,總有一個人要退讓。
如果夫妻雙方發生矛盾時,都想佔上風,證明自己是對的,總想爭出個輸贏,那這段感情就是錯的,親密關係倒了,家也會散。”
誠然,一段長期爭吵不休的婚姻,一個常年沒有歡笑的家庭,是多少人心中的痛楚所在。
毀掉一個家的,讓婚姻走向終點的,並不是難以解決的大矛盾,而是凡事較勁的小摩擦。
01
再好的婚姻關係
都會死於“不會好好說話”
之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真實事件,不少網友看完後直呼感同身受。
黑龍江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妻,因日常生活中發生了一些矛盾,心中積壓了不少對對方的不滿,兩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俗話說:深夜和暴怒的時候,千萬不要做任何決定。
因為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和極度怒火燃燒時,思維也是不受控制的,很容易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也許是情緒的驅使,又或者是非要爭出個高低,這對夫妻爭吵過後,其中一人提出了離婚。
於是兩人商量之下,決定儘快結束這段婚姻。
誰曾想,去辦理離婚手續的路上,車子屢次出現故障,行駛不了多久就得下車檢查。

短短時間裡,車子連著壞了六次,還加了兩次油,丈夫檢查故障,妻子只好耐心在一旁等待。
妻子很無奈,覺得平日裡一年都沒見車壞過一次,今天怎麼老出問題?

最後終於快到民政局了,丈夫又聲稱車沒加玻璃水,需要先加一下玻璃水。
那一刻,妻子心裡充滿了疑惑,站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在丈夫車前車後忙活的時候,拍下了影片,分享到了網上。
影片在網上傳播後,一時之間引發討論,有網友調侃道:
“這婚不用離了,你若再不給他個臺階下,他可能就準備大修發動機了。”
“表面看是忙著修車,其實是在想辦法拖延時間,天這麼冷,他低頭了,就給個臺階早點回家吧。”
不少人也感慨道,之前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和老公去離婚,對方直接開出省了,還說是迷路了。”
人在身處“迷局”時,常常會忽略感情的真相。
總以為是意外來臨,讓原本的選擇中斷;總覺得是天意使然,讓眼前的事無法繼續進行。
事實上,很多時候,決定事情最終結果的,並非機遇,而是人心。
一段婚姻是否能長久進行下去,說到底還是取決於夫妻雙方為這段關係付出的努力。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現實生活中,有多少感情的破裂,多少婚姻的結束,正是源於不會好好說話。
楊絳在《我們仨》中寫道:
“好的婚姻,該演的戲要演,該裝的糊塗得裝,該和解的就和解。 婚姻本是一場合作,誰先睜眼,誰就輸了。”
原本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小問題,硬生生在“冷暴力”或爭吵中拖成了家庭大矛盾。
原本低個頭、讓一步就能緩和的關係,非要“一言不發”眼睜睜看著感情崩塌。
婚姻關係裡,永遠別忘了:大事能商量,小事不較勁,感情才會越來越穩定。

02
一個家庭最可怕的
不是貧窮,而是內耗
日常生活中,一家人為什麼有那麼多誤會?
十分認同傅首爾談過的一個觀點:
“ 因為我看慣了你的犀利,卻忽略了你的溫柔,看慣了你的逞強,卻忽略了你的脆弱。 終其一生,我們都沒有真正去讀懂一個人,哪怕我們心裡那麼在乎。”
越是親近的人相處,越容易把對方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
人總是習慣對至親之人抱有過高的期望,而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就會讓彼此之間產生失望,也會給家庭帶來內耗。
親子關係專家畫雲博士說過:
“家裡有一個人製造內耗的話,這是精神上的貧窮,是非常可怕的。 物質上的貧窮是可以克服的,精神上的貧窮是需要一個有著巨大的溝通能力,才能夠去抗衡另一個人製造的家庭內耗。”
深以為然。
內耗一旦開始,矛盾就會不斷放大,人心也會逐漸疏離,最後漸行漸遠。
不禁想起著名投資家查理·芒格在婚姻這堂課中的改變:

21歲那年,芒格和第一任妻子走進了婚姻,結婚後的八年時間裡,兩個人幾乎是在無休止的爭吵中度過的。
因為不斷地責備,互相較勁,這段關係長時間處於不融洽的狀態裡,他們兩人都深感痛苦和煎熬。
而婚姻的不幸福,也讓一家人持續處於內耗的狀態,生活看不到半點希望。
最終,兩人感情徹底破裂,婚姻走向尾聲,他們各自奔赴了新的生活。
幾年後,芒格遇到了第二任妻子,開啟了一段新的婚姻,雖然生活還是會經歷各種坎坷,但他已經懂得了儘量減少和愛人之間的衝突。
他曾表示:“太太一輩子為我撫育這麼多孩子,付出甚多,身體又不好,我一定要照顧好她。”
所以兩人相處的過程中,他該道歉就儘快道歉,該體諒也互相體諒,不必非得分出個是非對錯。
夫妻倆攜手幸福度過了幾十年,日子也越過越有生機。
自媒體人艾小羊有句話說得很對:
“不要動不動在親密關係中談三觀、爭對錯,而是懂得自省與感恩,明白親密比正確重要,包容比改造重要。”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一家人在一起,多一點包容,少一點埋怨;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計較,生活才會增添許多歡聲笑語。
和家人相處的過程中,謹記一個相處法則:
任何時候,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先冷靜下來,再解決問題。
別為了逞一時口舌之快,爭一時高低輸贏,耗盡彼此的感情,傷害了最親近的人,丟掉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03
後半生最頂級的投資:
管好脾氣,善待伴侶,經營家庭
王小波曾在書裡寫過一句話:
“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 到了中年以後,才發覺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世上有多少人,摯愛之人還在身邊時不知珍惜,當一切美好化為塵埃時才後悔莫及。
人生最大的無知,就是荒廢了當下,浪費了時間,錯過了和家人相處的寶貴時光。
人活一輩子,再多的金錢,再高的功名,都比不上四個字:家庭幸福。
家庭幸福的人,前行路上永遠都有底氣;家庭和睦的人,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富足。
老戲骨陳道明常說:“家裡的燈亮了,人的心才會安定。”
他和妻子杜憲結婚數十年,彼此相依相伴,相濡以沫,把日子經營成最美好的模樣。
多年前兩人相識時,杜憲在事業上已經做出一番成就,而陳道明還只是個沒有名氣的龍套演員。
那段時間,陳道明也感到過迷茫,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是杜憲一直在他身邊鼓勵,堅定地給他支援,才讓他有信心繼續走下去。
多年以後,陳道明憑藉精湛的演技爆紅,在演藝圈也有了一定地位。

在其他同行為了應酬忙得不可開交,奔波於各種酒局中時,他卻選擇把時間用在陪伴家人上。
沒有工作安排時,他就在家裡收拾屋子,給妻子裁皮包,為女兒做衣服。
夫妻倆相處時,很少吵鬧,都懂得包容對方,把平淡的生活打理地井井有條。
他始終覺得,男人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負責任;不一定要飛黃騰達,但一定要有時間陪家人,大事發生一定要拿得了主意。
而這些,正是婚姻幸福、家庭美滿的密碼所在。
人生最舒服的狀態是什麼樣?
亦舒一段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當我四十歲的時候,身體健康,略有積蓄,丈夫體貼,孩子聽話,有一份真正喜歡的工作,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發財。”
人生下半場,和家人相處時,收住自己的脾氣,才能留得住家庭的福氣。
善待枕邊人,說話溫柔點,溝通及時點,才能讓親近之人感受到被愛。
經營好家庭,有家回,有人愛,日子簡單且美好,是此生最珍貴的財富。
▽
很喜歡楊瀾的一句話:
“幸福的生活不會從天而降,學會投資和儲蓄,才能擁有養足未來的資本。”
中年以後,常陪伴家人,多儲蓄歡笑,就是餘生最好的投資。
你也“在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