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專欄
熱點
國際
活動

在當前的環境下,籌資競爭尤為激烈,因此尋求投資的初創企業必須一擊即中。(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譯|高旭 原作|Mike Lebus <<<<
來源|EU-STARTUPS <<<<
過去二十年,天使投資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認知度提高、跨境交易發展和線上平臺興起等因素的推動下,天使投資領域從過去的排他性、僅限受邀者參與的領域演變成了一個更開放、更有活力的生態系統。
這也提升了天使投資人的形象,真人秀節目和明星代言將天使投資人推向主流。雖然這種知名度激勵了新的創業者,但也導致了人們對投資過程的誤解。
在當前的環境下,籌資競爭尤為激烈,因此尋求投資的初創企業必須一擊即中。所以,他們必須要了解如何將天使投資的神話與現實區分開來。
誤區 1:天使投資立竿見影
《龍穴》(Dragon's Den)或《鯊魚坦克》(Shark Tank,又名《創智贏家》)等商業投資真人秀節目吸引了不少觀眾。然而,它們也給人留下了一種錯誤印象,以為籌集天使資金就是即時、直接的,只需一次推介會就能完成。然而,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創業者可能需要打100多個電話、開100多場會議才能籌集到所需資金。透過在與數百位投資者的交談我發現,缺乏耐心是初創企業融資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堅韌不拔是初創企業成功的關鍵品質。創業者必須能夠坦然面對拒絕,並利用反饋來最佳化他們的商業提案和推介措辭。
誤區 2:投資者都是千萬富翁
電視節目和名人投資人讓一些創業者相信,所有天使投資人都身價數億英鎊。Ashton Kutcher、Mark Cuban、Andy Murray、Kevin Durant、Jay-Z和Snoop Dogg等名人天使投資人使這種想法深入人心。然而,他們高調的身份和數百萬英鎊的投資組合並不能代表普通天使投資人。
事實上,只要有一點閒置資金和投資願望,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天使投資人。根據我們對整個天使投資網路投資人進行的一項調查,50%以上的天使投資人透露,他們對每家初創企業的平均投資額不到2.5萬英鎊,遠遠低於大多數創業者的預期。
許多創始人在進入籌資過程時,都會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們理想中的投資者在專業知識、人脈和投資金額方面應該是什麼樣的。然而,重要的是要保持所有選擇的開放性,並與任何表示出投資興趣的人接觸,因為你最終可能比最初意識到的更需要他們。
誤區 3:天使投資人只投資科技領域
毫無疑問,科技的確推動了全球對初創企業興趣的爆炸式增長,但如果認為這就是吸引天使投資人的唯一領域,那就大錯特錯了。無論哪個行業,天使投資人都會被具有強大潛力的企業所吸引。而吸引天使投資人的關鍵因素包括
-
令人信服的想法: 企業理念是否有明確的價值主張,是否能滿足真正的市場需求?
-
可擴充套件性: 企業能否快速高效地發展?
-
收入潛力: 是否有產生可觀收入和利潤的明確途徑?
BrewDog就是一個吸引了大量天使投資的非技術初創企業的典型案例。這家手工啤酒公司以其創新的營銷、分銷和產品開發方式顛覆了傳統的釀造行業,並在此過程中獲得了多輪天使投資。
誤區 4:天使投資人只對潛在的獨角獸企業感興趣
Facebook、Uber和Deliveroo等公司的飛速崛起,曾一度讓許多投資者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估值數十億美元的初創企業(即“獨角獸”企業)上。然而,這種心態現在已經發生了轉變,初創企業和投資者都採取了更加現實的態度。
曾經常見於每份投資方案中的“曲棍球”式增長軌跡已變得更加保守。過去多年被誇大的估值,如今在整個初創企業週期中都變得更接地氣。投資者越來越關注那些有明確盈利途徑、優先考慮穩健增長和退出戰略,而不是虛無縹緲指標的企業。
誤區 5:關係密切者的反饋總是準確無誤
這是創業初期常見的陷阱。朋友、家人和同事通常會給予善意的支援——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當他們知道你邁出了創業的一大步,甚至可能辭去工作單幹時。
但是,他們不太可能像外界那樣誠實地評判你的創業想法。因此,開展適當的市場調研、收集真實反饋至關重要。初創企業應開展客戶調查,徵求行業專家的意見,接觸潛在買家或客戶,並儘早與投資者展開討論。
儘管人們對天使投資的興趣與日俱增,天使投資的魅力也越來越大,但現實情況往往比媒體和大眾文化所描述的要複雜得多。雖然天使投資行業在過去二十年裡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許多誤解依然存在。
初創企業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破除這些誤解,並在清楚瞭解其真實動態的情況下對待籌資過程。這樣,他們才能大大提高獲得投資的機會。
*本文版權歸“未央網”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開通白名單請在評論留言,轉載時在文首註明來源及作者。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