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T人士為什麼在美國IT高管界受青睞?

本文轉自 職點迷津
北美工程師求職顧問 誠意推薦“
近年來,印度人屢屢出任跨國公司高管的話題已被數次談論。
除了最近紅透半邊天的谷歌新任CEO“劈柴”(SundarPichai),還有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以及……
前方高能:一大波咖哩哥正在來襲

全世界最大的10個網際網路公司中就有12個印度裔高管;僅僅劈柴和納德拉兩人,就已經掌管了8000億美元的市值。
一夜之間,印度人就紛紛湧上了世界頂級精英階層的塔尖,這背後究竟是一條怎樣的“大拿”製造流水線?DT君帶你一探究竟。

印度神校

研究上面那個大拿表不難發現,這一波登上矽谷權力頂端的印度裔高管,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大多數都先在印度完成了大學本科教育,而且其中就有四人來自於同一所學校——沒錯,就是那所神校!——被稱為“登上人生巔峰保證”的印度理工學院!

據說,當代的印度,咖哩啥的早已不是特產,I、IT、IIT才是印度的三大標誌。
I是指印度文化,IT指領先的印度IT產業,而IIT就是印度理工學院。

《三傻大鬧寶萊塢》中,三個不同家庭背景的印度男生展開逗逼求學生涯的“皇家理工學院”,原型就是IIT。
DT君要是年輕個那麼個把十年,也想去試試呢。可是查了一下,發現今年暑假印度理工學院以錄取率3%(13000/450000),成功衛冕“世界最難進大學”。
印度理工學院就好比神一樣的存在。於是,孩子們從10歲前便開始為IIT每年一度的招生考試做準備。從早晨4點半開始上課,每天至少需要學習10個小時。相較之下,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裡的高考真溫柔!

在印度流行這麼一種說法:一流的學生進印度理工學院,二流的才出國念美國名校。美國“60分鐘”節目評論:把哈佛、麻省理工、普利斯頓大學加在一起,就是印度理工學院在印度的地位。
但你一定想不到,第一所印度理工學院的校址原本是英國的一所監獄,專門用來囚禁反對英國的印度政治異見分子。之所以選址在此,就是希望學校時刻銘記“人才是印度富強之本。”

美國《商業週刊》把IIT畢業生譽為“印度史上最熱門的出口產品”。過去50年,印度理工學院總共產生了17萬畢業生,留在美國的就超過3.5萬人。
之前表格中的12位咖哩哥,有8位在印度完成本科學習,“印度本科+美國深造”已經成為咖哩哥們的標配。(去美國深造的同學們一定要保持聯絡啊,幾十年後矽谷也許就是咱們的天下了!)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印度畢業生大批擁至美國,進入美國的名牌大學斯坦福大學、MIT等學府深造。三、四十年後,這些來自印度理工學院的精英分子帶領印度IT大軍,已在世界上形成一個龐大的“兵團”。

中印碼農之對比分析

當然了,咱們中國的碼農在矽谷還是有一席之地的。矽谷聞名於世的“積體電路”的英文縮寫IC,經常被調侃成,I代表印度INDIA,C代表中國CHINA。
矽谷一個傳統族裔權力結構是:大量擔任技術研發任務的中國工程師,往上是一群印度中層,再往上則是美國本地白人高管。

據統計,2012年在美國矽谷的人口數量中,印度裔只佔到了6%,但是印度裔人才領導的公司卻佔到了33.2%,與此同時,中國高管則寥寥無幾。
現在,印度人已經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天花板瓶頸”。但中國工程師依然停留在“勤奮、靠譜、技術能力強”的研發人員層面,鮮有向管理層的突破,介是為什麼呢?!下面,筆者就來為你逐層剖析,為什麼咖哩哥們能混得比咱好。
首先,印度人比較團結,甚至團結到了有點“小婊砸”的程度。據很多在矽谷工作的中國童鞋反映,印度領導在招聘、提拔時會非常明顯、刻意地偏袒印度人。他們有時甚至會在考試中“放水”,或者專門打壓排擠其他國家的人(這裡的其他國家,常常指的就是中國人,誰叫公司裡就這兩個族裔人數最多呢)。
因此,常常是先來了一個印度經理,接著很快就會出現一批印度手下,然後被提攜的人也如此炮製,這樣藤藤蔓蔓,形成各種“咖哩味”團隊。

我們中國人最看不慣這種拉幫結派的事兒了,為了避嫌,對中國人的態度比其他族裔要更為冷淡。。。不說了。

除了在公司裡面團結之外,印度人的社群團體也是很給力的。早在1992年,已在矽谷站穩腳跟的印度人就聚集在一起,籌辦印度企業家協會,致力於培養下一代矽谷印度裔創業者,牽線搭橋,給錢給資源。
目前這個協會擁有超過13,000多名會員,已經成為印度企業家和投資者之間最重要的交流平臺。
雖然在美的華人組織不少,但是組織聯絡鬆散,而且老移民和新移民之間也存在一定的代溝。
其次,還有咱們都心知肚明的劣勢,英語沒人家好。你肯定要開始吐槽印度人的咖哩味英語。人家雖然口音重,開會的時候搶答一串兒一串兒的,再“不經意地”把boss誇一誇,頭兒們當然對他們印象深刻。
印度的精英階層從小培養的就是白心黃皮“香蕉人”!受長期殖民統治的影響,從小全英教學,接受英式課程,思維、表達方式都和歐美人比較接近,所以和歐美boss交流的時候,代溝小啊!

中國工程師在吐槽完印度同事“愛拍馬屁”後,許多也都會哀怨地再自嘆一句:“中國工程師就算想拍句馬屁也都說不太溜。”
在矽谷這個碼農遍地的地方,想當上高管,光技術過硬是不夠的,你還要有管理才能。在我們上面介紹的12位印度裔高管中,就有4位曾經上過美國知名商學院的MBA。而中國碼農大多都是技術宅男,對於他們來說,社交能力是什麼?團隊管理能力是什麼?能吃嗎?
印度人可不這樣。印度人一般非常注意和各個關鍵人物保持感情聯絡,隔三差五喝個咖啡,見面開幾個看似挖苦但又搞笑的玩笑,一來二去,就知道了很多公司內部的資訊,也和重要人物們混了個熟,在各種方面佔據了先機。
中國碼農本來就實誠,應試教育十幾年光顧著做題,哪有人家的心思啊!
最後,印度和中國程式猿對於融入美國社會的心態也有差異。因為印度是一個連廁所問題都沒解決的“落後地區”,所以對於要一展宏圖的印度精英來說,去美國幾乎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而我大天朝處於快速發展期,國內機會多得是,“背靠一個強大的祖國,可以安靜地做一個美男紙”。
資料來源:觀察者 新浪科技 南方週末 搜狐科技 創業邦 美國中文網 加拿大華人網
文/邢天意、陳琪
圖/趙亮
版權申明
除了獨家與原創的文章,其他文章均為office hour小編編輯後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所有轉載文章我們都會在文首註明出處與作者,如覺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絡office hour後臺,我們會及時處理。圖片來自網路。

回覆

求職影片

:免費觀看求職微課程(簡歷,網申,面試,內推)
回覆

寶典

:免費獲得工程師求職寶典
回覆

VIP

:檢視VIP北美求職諮詢介紹
回覆

導師

:檢視全明星求職顧問團
回覆

Offer

:檢視VIP學員成功案例

北美工程師求職顧問
www.office-hour.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