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我是編輯部的芋頭。
終於熬到年底了,一起吐槽工作的朋友們在小群裡更是活躍了,不想上班的情緒達到頂峰。
面對重複繁瑣的工作內容、不合理的工作安排、無效溝通的領導和同事,咱們打工人有厭班情緒很正常。
我的其中一個朋友,像往常一樣在群裡倒工作苦水,說自己實在不想上班了。大家以為她只是情緒上頭,但我感覺到她的狀態超出了厭班情緒的範疇,是在長期壓力和疲勞下累積出來的職業倦怠(burnout)。
“早上起床以後,一想到要去工作就感覺好累。工作壓力最大的那幾天,在上班途中甚至都想哭。工作一天以後更是筋疲力竭,哪怕投入時間在我的愛好上,都很難讓我感受到快樂了。雖然身體下班了,但精神上好難下班,有時候睡夢裡都會夢到自己在工作。”
職業倦怠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身心交織的耗竭,不但讓人感覺極度疲憊,還可能會帶來一種巨大的空虛和無意義感。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內心開始反覆搖擺,到底要不要辭職?
我們邀請了 4 位擅長職場領域的即時諮詢師,來分享ta們的看法,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即時諮詢師是KY專業心理服務團隊。如果你也正面臨職業困境,歡迎使用即時諮詢,即時諮詢師會從心理專業角度提供理解、支援和建議,給你一個心靈的擁抱。
不要為了離開而離開
和身邊的很多朋友及同事聊起過關於離職的話題,發現大多數剛畢業的年輕人對於“我想幹什麼”一般都有著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但對於“我能幹什麼”就比較模糊和似是而非了。
而30歲往上,久戰江湖的“老油條”們,則往往對於自己能做什麼、會做什麼都有著很清楚的認識,聊起來自己過往的業績也都頭頭是道,但問起他們關於追求和夢想相關的內容,則完全處在意外和蒙圈的狀態,好像這是一個塵封已久,不再有必要考慮的問題一樣。
不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清楚地知道“我不喜歡現在這份工作,所以我要辭職”。
但偏偏怕就怕在這個,想幹和能幹這兩者有一個不清晰,都會導致我們不是因為清楚的知道自己下一步的發展路徑而更換工作,而是因為想要逃離現在的環境而慌不擇路、飢不擇食地換工作。然後就會發現新工作仍然不怎麼樣,仍然充滿各種槽點,再然後就再馬不停蹄地找下一份工作,最終落入“最壞的工作永遠是下一份”這樣一個尷尬的境地。
對於初入職場不久的新人,我很能理解一份工作當中總會存在各種讓人想要逃離的問題。但除非遇到觸碰底線必須馬上離開的問題,否則我覺得最好還是先給自己一些梳理和思考的時間,問問自己:
-
擅長和能做的事情都是什麼
-
掌握的能力和技術都有什麼
-
職場對於自己這個年紀和資歷的人看重和要求的是什麼
-
自己掌握的這些能力與自己想達成的夢想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前面幾個問題是為了幫自己在職業發展的路徑上有穩定的提升,而不至於落到換一次工作競爭力下降一分的境地;而最後一個問題,是為了讓我們在自己也不再年輕時,不至在偶然回首時發現偏離甚至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點選下方卡片 即刻開啟服務👇

定期問問自己:
這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第一份全職工作做到第四年的時候,每天的狀態變成了程式化的重複。沒有挑戰,也沒有熱情。
於是我檢視了自己的內心,發現我喜歡的是能夠帶來成長的工作。而當時的工作卻讓我覺得自己每天都是在浪費生命。
於是我辭職了。
還記得離職談話時,老闆說她不能理解為什麼我那麼輕易就放下了自己一手做起來的專案。但我自己其實並沒有覺得很可惜,因為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我治癒空心的方法就是在自己感覺不對的時候,多問問自己:“現在的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
如果不是,那麼即便已經很容易且舒適,還是要去改變。
點選下方卡片 即刻開啟服務👇

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專業怎麼辦
——置身事內
作為一個文學、心理學愛好者,高考選專業的時候陰差陽錯選了經濟學,之後又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成了一名金融從業者,期間我無數次懷疑自己的方向,討厭自己的學科,始終不能原諒自己當初的選擇。
但始終用過去自己的錯誤懲罰現在的自己,這其實對當下的自己很不公平,也嚴重影響了我的情緒,工作狀態和生活熱情。並且更重要的是,過去的這些已經不能改變了,我能改變的只有現在的自己。
於是,我在繼續堅持愛好的同時,也嘗試了一件事,嘗試真正地把自己放進現在的專業,現在的工作中,嘗試去找尋其中的意義和樂趣,即和我最近在讀的這本書名字相同——【置身事內】。
因為我發現,出於對自己的苛責,我對現在的專業和行業也增加了厭惡。我簡單粗暴地把它打上了一個“我不喜歡的”標籤,但其實從未真正地走進它,走進這個學科,而是一直拒絕理解它。【我從未真正嘗試客觀地瞭解過它,又何談排斥和拒絕。】
當我放下這個標籤,開始真正像這個領域的人一樣去深入思考這門學科時(而並非單純為了每學期的考試而上課時),經濟學也確實變得有趣起來。它本質上也是一門社會學科,甚至某些地方和心理學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我變得至少不再討厭自己的工作,甚至有了一絲探索的熱情。
所以,有時候面對可能暫時無法改變的境遇,嘗試置身事內一下,嘗試開啟自己而非未加了解的排斥和批判,或許能發現一片新天地,或者,至少讓自己更開心一些,生活更有趣一些。
點選下方卡片 即刻開啟服務👇
想擺脫有毒班味
讓自己從接收者到傳遞者
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學習,以前的我,一回到家就會窩在沙發裡,一邊刷劇一邊點外賣,或是在夜深人靜時,開啟購物車按下支付鍵,得到一些短暫的快樂時刻。但我發現,這些對於時間/金錢的消費活動並不能真正治癒我。
工作環境之所以“有毒”,是因為我被迫接收了過量的負面資訊:同事間的微妙關係、領導的壓力、不合理的工作量……這些都超出了我的承受範圍,讓我感到“被掏空”——歸根到底是一種被剝奪的感覺。所以下班後,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資訊,而是找回主體性,停止接收,清理或者轉化那些負面資訊。
回家後的疲憊感讓人只想沉默地窩在沙發裡,但我知道,如果我一直這樣下去,就會被工作帶來的垃圾情緒所吞噬。即使是看劇刷手機,一旦關掉APP,那種難受的感覺又會捲土重來。
'
因此需要做的事情是:從資訊的接收者變成傳遞者。對我來說的有效方式:陪小貓咪玩她最愛的小球,和養了很久的植物聊會兒天,在廚房煮一鍋暖暖的亂燉湯,開啟微信和朋友毫無目的地聊天……找回主體性的關鍵就是【表達自己,和世界重新對話】,在這個過程中洗去工作狀態裡的疲憊無力。
'
所以,如果你也很累很累,不妨試試主動開啟一段表達吧,可以寫一段僅自己可見的日記,也可以是大聲告訴貓貓狗狗你愛它們。用創造和釋放愛意來保護你珍貴的自我能量,這怎麼不算一種小小的英雄主義呢?“愛和創造可以跨越一切痛苦”,so cliche, yet so true.
點選下方卡片 即刻開啟服務👇

如果你正面臨工作困擾,或因為其他煩惱而遭受情緒侵襲,期望生活有所改變,那「即時諮詢」或許是你困境的出口。
我們會1v1給予你情緒疏導與專業分析,在陪伴和支援中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溫柔傾聽陪伴
高效擊破煩惱
影響你的糟糕情緒、難以癒合的創傷,都可以在一段專業、溫暖、信任的關係中,重新被解答、被治癒。
KnowYourself的輕量化線上心理服務「即時諮詢」,使用單元諮詢模式,即時諮詢師會以“30分鐘短諮詢”的方式幫助你梳理、解決當下最關鍵的困擾,提升你應對困境的能力。
不管是親密關係、學業事業,還是人際問題,各個領域的困擾都得到了有效解決,好評率達96%。

如果你正在經歷:

情感困擾——吵架了,伴侶迴避處理該怎麼辦?我和ta有沒有可能?該分手還是繼續?身處三角關係該怎麼辦?
自我——
容易被pua、自卑、討好、敏感等
家庭問題——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婚姻生活中的衝突、親子關係的矛盾等
負面情緒——面對催婚恐婚的焦慮、面對無意義感的抑鬱、面對人際交往中的高敏感該如何調節?
職業、學業重壓——升學考試壓力大,怎麼辦?很迷茫,考研還是工作,下一步到底該怎麼走?
……
無論是面對問題的無措,或是情緒的決堤,亦或者只想找人聊聊。你都可以開啟「知我心理小程式」或「知我心理app」,試試「即時諮詢」。


我們同時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
包括:即時諮詢、心理教練、心理諮詢等
歡迎使用 知我心理小程式 或 知我心理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