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我從《莊子》中悟出兩件很重要的事

向上滑動閱覽
吳軍:我從《莊子》中悟出兩件很重要的事
如果說我和常人比有什麼優點的話,那可能有兩個:首先,我能夠跳出思維定式,換一個角度來判斷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其次,我敢於捨棄。而這兩點,都是從《莊子》中悟出來的。
我在大學裡讀《莊子·養生主》時,感慨萬分。首先,我感嘆他的智慧,他在那麼早就能夠站在一個很高的維度,把「有限」「無限」「永恆」這樣一些概念考慮得那麼透徹。其次,他清楚地告訴我們,因為時間有限,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要做,必須要有所捨棄、順其自然。
在很多時候,我們會陷入一種思維定式不能自拔。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人,他們有習慣性遲到的毛病,而每一次理由都還不一樣。比如,今天出門之前,剛好母親打來一個電話,總不好不接,於是耽擱了一點時間;而昨天的遲到則是因為在地鐵站遇到一個老同學,對方要寒暄幾句,不和人家說幾分鐘話會顯得架子太大,太不給面子了;前天參加聚會遲到則是有別的理由……我發現,這些人遲到的毛病基本上改不掉,因為他們有一個思維定式,臨時插進來的事情必須要做,不做就沒禮貌、沒面子,或者就虧了。其實那些事情如果不做,天根本不會塌下來。
每當別人問我:「怎麼才能每天有更多的時間做事情,或者如何能夠抓緊時間?」
我總是告訴他們:「你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因為你已經很抓緊時間了。你需要做的是跳出原有的思維方式少做事。如果你想通了很多事情不做其實也無關緊要,就不要去做它們,這樣你就不會天天忙忙碌碌了。」
如果一個人不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他首先想到的就應該是少做事情,而不是讓自己更忙碌。
跳出思維定式有時需要大膽的反常規思考,甚至捨棄很多利益。我2014年年底離開谷歌時,很多人問,公司付給你那麼多錢,待遇那麼好,工作又靈活(但是不輕鬆),為什麼要辭職呢?我說在谷歌的工作佔去我太多時間,以至我沒時間做別的事情,比如寫書。這裡面我和別人想法不同的地方就是我想通了,要想換取更多的時間,就必須犧牲很多經濟利益。
大部分人會在時間和金錢之間選擇金錢,當時很多人和我講:「如果沒有時間做別的事情,應該減少其他事情來保證支付你高薪的那份本職工作。畢竟,你說的其他事情,應該是用‘業餘’時間去做的。如果沒有業餘時間,就放棄和工作無關的其他事情好了。」
這是一般人的思維定式,過分地考慮了錢的因素,而忘記了人一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想這個問題,生命是由有限的時間構成的,而錢超過一定程度後,其實並不重要了,那麼也就容易明白為了獲得時間而辭去高薪工作的道理。
當我們跳出一般人的思維定式,重新審視人生時就會發現,可以不做的事情實在太多。接下來,就是下決心少做事情,然後把幾件該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內容選自吳軍著作《見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