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發財最快的方式:學會不賺錢

很多人賺不了錢的原因,在於他很容易被馬上能賺到小錢吸引,把時間都花在了做不重要的事上。
但時間是有限的,被不重要的事情佔滿了,自然就沒法去做更重要、更賺錢的事。
想要打破這個局面,就是找個時間,例如專門找2個小時、一天,去思考一下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那要如何判斷,什麼事是最重要的事情?
1/ 從價值、喜好、擅長這三個維度出發。
例如你想刷短影片,你要問問自己,刷短影片這件事,到底符合價值、喜好、擅長這3個維度裡的哪個。
如果說你是刷短影片的愛好者,刷短影片雖然價值不大,但你喜歡,那可能也算好。
但是,如果你只是單純被網路吸引,因此沉迷,那這不是一種真正的喜歡,而是一種被迫的喜歡。
像是打遊戲、看劇,短影片這三大“殺器”,都被我歸類為毫無意義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是個編劇,或者是拍短影片的,那在刷短影片的過程中是能學習的,那它的價值維度就高,這就是重要的事。
也就是,當你做手頭上每一件事的時候,都要有這個思維。
2/ 例如我們團隊,經常覺得事情好多,可能就是沒有這種思維。
給社群同學寄的禮物,都要自己打包、自己寄,但從來沒有思考過,到底誰可以替我做這個事,因為這個事情並沒那麼重要。
生活中,你要不斷地去思考這個問題,思考一件事是不是不重要、可以不做了。
以及,如果它很重要,那它的重要的程度、帶來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不斷地思考它的收益,思考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問題,思考有沒有其他可替代的方式,能夠帶來更高的收益。
所以我覺得擁有這個判斷重要事情的核心能力很關鍵。
為什麼我能判斷?
因為我大學本科和高中都讀了經濟學,所以這種思維方式比較強。
為什麼判斷重要的事情很重要?
因為資源是有限的,資源是稀缺的,你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幹。
經濟學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資源是稀缺的,你要有取捨。
3/ 前面說了,【喜好】帶來的價值是快樂。
你快樂了,就會有更多能量去做別的事情。
那為什麼說,刷短影片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因為刷完短影片再去學習,你會更加空虛,所以它不是快樂。
而當你去吃了一頓很好吃的飯,或者看了一部很有力量的電影后,會有更多動力去學習,那這就是一種快樂。
它是一個能帶來工作動力的愛好,就是有價值的。
4/ 至於【價值】就很好理解、很好判斷了,就是看能不能帶來經濟收益,是短期經濟收益還是長期經濟收益。
判斷短期和長期非常重要,像學習、讀書,可能兩三年都沒有經濟收益,所以很多人都沒有學習、讀書的習慣。
很多人競爭力的缺失就在這裡,他們無法判斷出長期價值。
比如我每天發傳單,每天發一小時能拿到多少錢,這種價值判斷非常簡單,因為這是短期價值的判斷。
所以,越長期的價值判斷,越考驗一個人判斷重要事情的能力。
5/ 最後就是【擅長】,你擅長的是什麼?
為什麼擅長很重要?
因為擅長可以讓你比別人擁有更高的效率,節省更多時間。
別人做同樣一件事情,不擅長的要 3 小時搞定,你擅長的半小時搞定,你的效率就是他的 6 倍,比他節省了兩個半小時。
擅長的事情,有可能是你不喜歡的,也不一定價值很大,但是因為速度夠快,所以依舊可以做好。
例如我擅長什麼?例如我就擅長寫作,像我寫七千字的文章,可能我早期打字的話可能一兩個小時解決,現在用語音輸入,用上AI輔助,可能半小時就解決了。
這就是我擅長的地方,當然寫作不一定是我喜歡的,價值也不一定大,但它具備長期價值,有了這個判斷之後我才說我要選擇寫作。
6/ 做不擅長的事,會造成的後果
例如在覺醒團隊裡面,阿貓比起上課,更擅長的其實是營銷。
但是,如果我把過多的時間放在了上課上,那用於營銷的時間就少了,相當於團隊賺錢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例如為什麼我最近,能夠經常在創富社輸出幾千字的長文?
因為我發現這是重要的事,是價值大的事情,也是我擅長的事情。
所以我開始慢慢忽略那些其他的事情,我才能夠開始寫這些長文。
也是前幾天我在創富社星球寫了一篇叫做《不管是種智慧》的文章。
寫了這篇文章之後,我才意識到,有些事情我真的是可以不管的,這樣我才能夠繼續輸出更多的長文。
這周也隨機開個直播,展開聊聊【不管是種智慧】這件事。
可以掃碼預約下,開播會有提醒,防止錯過。
7/ 為什麼我們更願意做不重要的事?
人的本性是喜歡做不重要的事情,例如刷短影片、吃喝玩樂,越不重要的事情越想去做,為什麼呢?
因為不重要的事情往往是及時滿足的,大部分人,都會沉迷於這種及時滿足帶來的多巴胺。
而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具備長期價值的事情,通常是在半年之後帶來價值,一年之後甚至十年之後,越長期的價值越重要。
那像馬雲說的,如果十年內能賺到錢,他就不做了,他只做十年後能賺到錢的事情。
這是什麼邏輯?
就是他的思維高度已經達到了,認為十年後才是重要的事情,那他當下要做的事就是積累和鋪墊。
那按照這個邏輯,我們普通人缺乏的是什麼?
第一點,就是延遲滿足的能力。
所以我也有一本書非常推薦,叫《貪婪的多巴胺》,非常推薦大家看看。
所有重要的事情,基本都是逆人性的事情,例如達到延遲滿足,這是一點。
第二點,就是我前面說的判斷力。
你有沒有判斷的能力,判斷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
第三點,是你有沒有資源,去做長期價值的事情。
例如,如果你說要你像馬雲一樣,做十年後才能賺錢的事情,你早就餓死了,因為你熬不下去,但是馬雲有足夠的資源熬下去。
所以,資源的積累能夠讓你做長期價值的事情,如果你明天就要餓死了,你肯定選擇發傳單。
你擁有越多的資源,你就能做越長遠的事情,這也是我為什麼老是建議大家要有財富思維,要存錢。
例如之前寫過這篇:存錢是改變命運的策略
最後,如果想看阿貓更多的賺錢認知、理財思路,一定不要錯過【阿貓的百萬財富指南】。
原價199元,早鳥價99元,一次訂閱,永久有效,限時送「理財能力大課PPT
專欄更新88篇,分享阿貓在上海有車有房,25歲賺到100萬的財富方法。
越早上車越划算,目前已有2200+訂閱,價格會隨訂閱增加而漲價,直到恢復199元原價。
推薦閱讀

老同學限時5折續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