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還是有戲的

文 | 林一五
我們昨天說特朗普目前有兩件大事,一件是清演算法律界、推進報復民主黨人的行動,這件已經比較詳細地介紹過了,今天來講講第二件,關稅大戰引發的共和黨人的緊張,共和黨最近選舉上的失利。
昨天簡單提過3月底共和黨在搖擺州賓夕法尼亞某個自己掌控幾十年、共和黨人遍地、去年特朗普剛剛大勝過哈里斯的縣,輸掉了州參議員選舉,給共和黨敲響警鐘的故事。還提了一嘴受到觸動的馬斯克緊急跑去威斯康辛州最高院選舉中發錢,復刻去年“百萬獎金抽獎”的故事。後面威斯康辛州共和黨最後也輸了,馬斯克發錢這次沒奏效。
不過在佛羅里達的兩場國會眾議員補選中,共和黨終究守住了陣地,雖然最後得票不如預期,民主黨那邊表示“雖然在佛羅里達輸了,但是看票型對明年中期選舉更有信心了”
以上可以視作特朗普“普世關稅戰”的背景——內鬥中高歌猛進、但中期選舉危機浮現,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堅持推動他的關稅世界大戰。
白宮真的非常會整活兒,把4月2號命名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然後白宮新聞發言人還宣稱“美國受剝削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啦”。當然讀過我們之前萊特希澤專著讀書筆記的朋友肯定會覺得見怪不怪了,“美國受剝削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無非是化用的萊特希澤的“美國投降主義的時代結束了”(《“美國投降主義的時代結束了”》)。
沒有人比美國老鄉自己更清楚特朗普這通亂搞會帶來的危害。昨天參議院緊急通過了一項叫停對加拿大徵收關稅的法案,四名共和黨參議員站到了民主黨團那邊,裡頭包含了共和黨其他山頭的頭目人物比如麥康奈爾、Rand Paul等。
不過我們要說的是緬因州的Susan Collins,老大姐說的就很坦誠,你給加拿大課關稅,加拿大反手也可以教訓我們,緬因州跟加拿大接壤,居民們平時會跑到加拿大那邊買便宜的百貨商品,緬因州的造紙廠、捕蝦船、森林工人、農民全都跟對面繫結在一起,你爽了,我怎麼辦?緬因州怎麼辦?
特朗普關稅戰會打擊的絕對不止緬因州一個州,眾議院議長Mike Johnson目前正在全力彈壓共和黨眾議員可能的“謀反”。但能彈壓多久,很讓人懷疑。
另外我們在讀萊特希澤時也注意到過,美國商品貿易逆差的另一面,其實是它的服務貿易順差,還是美國強勁的外商境內投資。這一切其實都是華盛頓的前人們設計好的,目的是維持美國的金融霸權,輕輕鬆鬆玩金融,就可以把其他國家辛辛苦苦搞生產創造的財富轉移到美國。
現在特朗普不認這套玩法了,好了,其他國家就要開始針對美國的服務出口商了,比如歐盟瞄準了矽谷。反正美國的科技公司多,不少正好還是特朗普金主,一個一個慢慢來唄。
當然了,我們永遠不能用常理推斷特朗普政府,特朗普等人對很多經濟學原理,理解是跟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完全不一樣的。舉個例子,上面講的美國前人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輕鬆撈錢模式”,美國吸引外商投資,維持金融霸權,“美國賺錢美國花”,但上個月關於特朗普政府可能對投資美國的資本也徵關稅的風聲不斷。《金融時報》說在特朗普、萬斯等人眼裡,只要是稅就是賺錢,這麼一大批對美投資,要徵個2、3個點的,那得是多大一筆收入啊。贏麻了呀。
美國還是有戲的,尤其在特朗普太陽的領導下,戲太足了。我們最後講兩個有趣的。特朗普“解放日”宣佈“關稅大戰”,事前很多人都以為是立即生效,但沒想到西邊的太陽又整出來好幾個截止日期,再一次把“你們快來找我談啊,我又給你們留好向我投降的最後通牒時間啦”寫在臉上。
就在我們寫這篇文章的同時,又出來一個新訊息,特朗普再一次宣佈要對小額郵包動手。
這玩意兒我們講過很多次了(特朗普的“窮鬼帝國主義”em…又讓我說中了…》),小額郵包的癥結在美國政府沒錢了,海關缺人,不然十年前也不會升高免稅門檻,現在美國政府財政盈餘更多了麼?聯邦僱員增加了麼?都沒有,那就只能忍著疼硬搞,硬搞的結果就是出亂子。
2月份特朗普對這事兒就匆忙上馬然後光速取消,如果真的是正常解決問題,你這兩個月把難關攻克了,直接開幹不就行了嗎?幹嘛又整出來一個“將提交評估影響的報告”,幹嘛又留一個月的截止日期呢?
5月2號,是特朗普2.0上臺100天的日子,最大的可能性是到時候特朗普可能想搞個“百日演講”什麼的狠狠自誇一下“政績”,4.2、5.2這些日期說不定就都是這麼定下來的。
能不能真的贏我們不知道,但嘴上絕對不能輸。戲還是太足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