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計劃裁員數千人,人工智慧如何重塑勞動力市場?|巴倫科技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微軟將從7月起在其銷售部門及其他團隊裁員數千人。
作者|亞當・克拉克
編輯|孫騁
微軟計劃在未來幾周內裁員數千人。這是人工智慧投資帶來的最新連鎖反應,隨著AI能力的提升帶來效率提升,或者需要透過裁員來抵消在該技術上的支出。
據《華爾街日報》週三援引知情人士訊息報道,微軟將從7月開始在銷售部門及其他團隊裁員數千人,具體裁員人數尚未最終確定。
截至週四早些時候,微軟尚未就該報道作出回應。
微軟計劃在本財年投資800億美元,用於建設訓練模型和執行AI應用的資料中心。
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今年一月在一篇闡述投資計劃的博文中表示:“人工智慧和所有新技術一樣,將會對經濟產生衝擊,並取代部分崗位。”
當然,現在很難判斷到底是人工智慧在取代工作崗位,還是公司藉機裁減臃腫的員工隊伍。不過,越來越多的執行長開始公開表示,人工智慧將成為裁員的主要推動力。
亞馬遜執行長安迪·賈西(Andy Jassy)本週在致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未來幾年內,人工智慧的應用將導致公司管理層員工數量減少。網路安全公司CrowdStrike和語言學習應用Duolingo的高管們,最近幾個月也明確將人工智慧作為裁員和減少外包人員的理由。
儘管‘智慧代理’——能夠自主代表使用者行動的人工智慧——的應用日益增多,但要實現大規模用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員工,目前可能還為時尚早。
先買後付公司Klarna去年宣佈,人工智慧已經取代了700名客服人員的工作,並且公司已停止招聘,這一訊息在全球引發了關注。然而,Klarna執行長塞巴斯蒂安・謝米亞茨科夫斯基(Sebastian Siemiatkowski)隨後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過度依賴人工智慧影響了客戶服務的質量,公司將確保使用者始終可以選擇與真人交流。
這或許預示著未來將出現人員自然流失的趨勢,即員工離職後不再補充,管理層會評估這些崗位是否至少可以部分由人工智慧取代。
有跡象表明這種情況已經在發生。根據風險投資公司SignalFire的研究,2024年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的初級技術崗位招聘比2023年下降了約14%。SignalFire還表示,自2019年以來,大型科技公司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人數已經減少了50%以上。
人工智慧革命仍處於初期階段。科技史表明,顛覆性創新最終會帶來新的、不同型別的工作崗位,而不是大規模失業。然而,短期內的調整過程可能會比較痛苦。
版權宣告:
本文為Barron's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5年6月19日報道Microsoft Plans Thousands of Job Cuts. How AI Is Reshaping the Labor Market.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Barron's巴倫中文網已更新以下更多獨家精彩內容,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直達:

《AI或許最終能夠抑制通脹,但不會讓美聯儲靠邊站》

《SpaceX星艦再次爆炸,這次為何影響更大?》

《1970年代的政治和金融風險,正在重返白宮》
《巴菲特或將捐60億美元伯克希爾股票,剩餘持股價值幾何?》
《廣告業的下一個鉅變,從AI聊天機器人開始》
《中國房地產復甦情況不一,這些城市正在回暖》
《基因療法遭華爾街冷遇,但治癒重大疾病的希望猶存》
《美國FDA批准吉利德HIV注射劑,有效率高達99.9%》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由於關稅,未來幾個月物價將會上漲》
《波音787墜機事件的已知資訊與最新進展》
……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即刻進入巴倫中文網,在這裡看見世界經濟的更多可能!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