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看到這個專案估值接近 1 億美金的時候,我有點震驚。
這是最近海內外都很火的一款 AI 工具,Same.new。
上線 8 周,就吸引了 35 萬用戶,年化收入做到 200 萬美元。
創始團隊和 Same.new 的產品資料一樣叛逆,3 個輟學的大學生,平均年齡 21。
去年年底,他們拿到了 YC 的第一筆投資,250 萬美元。YC 是矽谷最知名的創業孵化器,也是 OpenAI 創始人奧特曼的曾經擔任總裁的公司。
今年 3 月上線後,使用者增長實在太猛了,估值一路狂飆。最近又融了 1100 萬美金,估值已經到了 8500 萬,差不多快 1 億了。看得出來,這 3 人野心很大。

Same.new 是什麼呢?
團隊初心是,做一個能幫普通人用 AI 賺錢的工具。
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克隆。你只要丟給它一個網站連結,它就能在幾分鐘內把這個網站完整複製下來,程式碼、樣式、互動都自動生成好,還能自動修復 Bug,並自動部署上線。
對很多創業者或者產品經理來說,這基本等於把從 0 到 1 的開發直接跳過了,直接在平臺裡就能預覽和體驗成品效果。

Same.new 的想法,從無到有,不過 3 天。
聯合創始人 John 說,去年聖誕節,他們三個很有野心的人在電話裡聊了一晚上,“我們一年要賺幾百萬,一個人起碼先搞到一百萬吧。”
接著,他們在 3 天裡列了 150 個點子,經過篩選,最後只剩下三四個選項。最終,他們選中了 Same.new,把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在的產品。
當然,這背後並不只是靈光一現。團隊在開源社群已經積累了 2 年的經驗,像 Million.js、React Scan 這些工具,已經被 Airbnb、Robinhood、Shopify 等大公司使用。
從那通聖誕節的電話,到今天接近 1 億美元的估值,這個過程說到底,還是有野心,也有執行力,敢想敢做。能把一個深夜的念頭,真的變成被幾十萬人使用的產品,確實了不起。
這產品的克隆能力到底有多強呢?帶大家沉浸式感受下。
比如,復刻這個月訪問量將近 200 萬,月入 67 萬美金的睡眠計算器。

它就一個頁面,功能也很簡單。你選一個明天想起床的時間,它會告訴你今晚幾點睡最合適。
科學上說,人平均要 15 分鐘入睡,睡眠大約 90 分鐘一個週期,最好在一個完整週期結束的時候醒來,這樣起床會比較清醒。
很多老外懶得自己去算,就直接用這個工具。比如他想 6:30 起床,點一下,就能看到 9:15、10:45 這些推薦入睡時間。

我直接在聊天窗輸入要求,讓 Same.new 復刻一箇中文版試試。

不到 5 分鐘,它就把頁面開發好了,幾乎一模一樣。我測試了下,功能完全正常。
更有意思的是,它還給了 5 個最佳化建議,教我怎麼把這個做得比競品更好。只要勾選想要的功能,比如“加一點睡眠健康小貼士和說明”,它就會繼續往下開發,細節考慮得挺周到的。

那這個產品是怎麼收費的呢?
它主要是訂閱制,按需選不同的檔位。每月 25 美金的 Pro,會給你 500 萬 Token。
新註冊賬號會送 5 萬 Token。我剛做的這個睡眠計算器,大概用掉 1.4 萬個。也就是說,差不多能免費開發三四個這種簡單的網站。
如果你有想法,也可以先試試免費的額度,感受一下整個流程。

Same.new 切的這個點,其實挺準確的,就是把模仿變成一門正經的生意,這也是他們的差異化優勢。
很多我們熟悉的產品,一開始也都是從模仿起步的。
淘寶最早借鑑 eBay,美團模仿 Groupon,微信也參考了 Kik Messenger。
它們都證明了一件事,模仿是很多偉大產品的起點,因為往往被模仿的物件經過了市場的驗證。
現在,這種能力,不再是大廠才有的,而是每個普通人都能用的工具。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槓桿。
如果你正好有點想法,或許可以先從一個簡單的復刻開始。說不定,下一個 1 億美元估值的產品,就從你手裡誕生。
如果覺得有用,歡迎隨手關注、點贊、轉發給朋友。我們下期見!
>/ 本期作者:Mancy & JackCui
>/ JackCui:AI領域從業者,畢業於東北大學,大廠演算法工程師,熱愛技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