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樣的專案配得上這樣的標題
大概就是萬華了
你知道萬華麼
如果你不知道,那隻能說萬華足夠低調
那你聽過麓湖麼
如果你稍微留意下行業,你一定對這兩個字有點熟悉,伴隨著麓湖的名字背後其實還有一頭鹿
作為一個地產人如果沒聽說過這個專案,或許多少就是你的問題
在樓市最為瘋狂的年份,麓湖甚至引起行業內系統性的模仿和抄襲,越來越多的專案案名都打上“麓”這個字來體現逼格
所以
麓湖的產品力有爭議麼
確實沒有
哪怕你沒有看過這個專案,我們看到這樣的畫面

真實呈現勝過千言萬語
看到這樣的實景我們就知道這一定是極富匠心和情懷的社群
這水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呈現的,這建築也不是極度的偏執就能落地的
但是麓湖背後的開發商萬華,他做產品力的能力,有爭議麼
坦白說也有
因為在很多地產人眼裡,麓湖的成功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大盤開發的空間,漫長的開發週期以及天降神運的城市紅利發展方向
這些都決定了麓湖成為如今麓湖的原因
所以脫離了麓湖的萬華,到底還能做出一個什麼樣的產品
看透這個問題,或許就會知道,房地產這個行業如今到底缺少什麼
而今天的內容落腳點,我們來剖析一個專案
一個遠離成都,規模不大,以及整體競爭已經刺刀見紅的區域型市場,萬華在拿出一個什麼樣的產品

那我們開始吧
萬華江東麓島,序幕拉開,現在可以開始了
說起江東麓島
幾乎一開始就失去了所有的先機,因為這塊土壤似乎沒有給萬華太多的時間
專案位於的城市在海南的海口
一個全國旅遊島嶼上的非主流熱點城市,幾乎所有來到這裡的開發商都極盡可能的輸出自己的產品力
更加重要的是
在這樣的城市裡江東麓島並非一線臨海,擁有海南的氣候,卻沒有海南最大的景觀價值
更加致命的是,地塊本身很小
沒有做配套的空間,也沒有漫長的開發週期
換句話來說,萬華空有一身武功,但是類似麓湖的產品力在這裡根本沒有空間可以施展
這其實也陷入了別人討論的爭議旋渦:萬華離開麓湖之後,脫離掉大盤體系之後,還能不能做好產品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地產業內需要回答的,也是熱愛萬華喜歡麓湖的客戶關注的
在一個異地城市到底在輸出一個什麼樣的產品
其實很多時候,問題的答案就在問題本身
當我們看到地塊本質不同的時候,對於萬華而言似乎沒有太在乎外部侷限
更多的依然是問自己:萬華會什麼
萬華會的恰恰是所有地產同行不會的:萬華會做水

麓湖之所以迷人,是因為他的第一名片就是那片無與倫比的水域
很多人不知道這其實是一個人工湖,萬華獨立開發自成生態系統且常年保持國家二級水質的人工生態湖
在做水這件事來說,萬華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而對於江東麓島而言,第一步思考的邏輯並不是可不可以,而是我如何更好
在這塊不大的土地上,規劃的第一個邏輯依然是如何做出更好的水

整個地塊包含外部引入的水系,內部的泳池水系以及硬質景觀水系等多重水系資源
在整體遼闊程度做不到麓湖的標準之下,江東麓島試圖在水景的豐富程度上得到更多的呈現
我還為此找到了當年地塊第一版的手繪圖

對於萬華來說,偏執地在社群內貫穿充沛的水系已經成為了企業基因
這個基因也意味著不給自己留任何的退路,就彷彿一塊完整的地憑空斷了很多後退的條件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萬華開始輸出自己的產品力
文章到這裡才算開始
關於江東麓島和萬華的故事,也從這裡正式開始
最後說一句
以下說的內容都是真實呈現的實景,這件事非常重要
01
這是一塊318畝佔地的居住社群
在整個容積率為1.7的背景下其實整個公區的空間並沒有那麼多
如果做了太多水系,或許社群內互動和參與的面積就不夠充分
如果壓縮水系比例,那麼可能就失去了萬華基因,這是兩難的選擇
很多開發商到這裡也就會放棄,但是對於萬華來說,從來就不是二選一的邏輯
而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

透過外部水系引入,內部開挖以及部分泳池區域的規劃,整個社群令人驚訝的裝下2.2萬方的水域面積
這個尺度是驚人的,很明顯萬華並沒有想要放棄自己的基因
而對於建築來說,更像是種在
水景上的建築

這和很多社群規劃有著本質性的不同
在萬華的設計語言裡,先有水再有地,一片水把地包裹成島,然後在島嶼之上長出一棟棟建築
而整個水景邏輯也沿襲了麓湖的標準

透過水下構建5層網鏈,成為一個可自淨的生態水
也就是說,這樣的水系構成就有了時間的意義,並不會隨著一朝一夕以及外部因素而變化,這樣的空間場景未來會伴隨很長時間交付給使用者
但是
更重要的是創造出了水系,給到使用者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景緻
萬華直接挑戰了行業內景觀體系內的最高緯度標準:熱帶雨林風格

景觀體系的地產同行聽到這個詞就知道這難度的級別有多高
各位知道為什麼園林景觀法式、中式包括現代能夠大量的應用麼
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標準化
核心景觀怎麼做,組團景觀怎麼做,宅邊景觀怎麼做,都有非常清晰的標準
無非考慮投入成本和週期而已
而熱帶雨林之所以難,就是他看上去是毫無規律沒有章法才能呈現出自然的風格狀態
但是背後卻需要用非常耐性的人性化雕琢才做出這樣的自然的狀態
舉個例子,我在江東麓島拍的一個很小的景圖

怎麼看,看上去是不是就是很隨意的角落
植被生長的很自然,在石頭邊上蔓延而出,石頭上也長滿了青苔
但是各位知道這些是怎麼呈現的嗎
石頭的選型、擺放、角度透過很多次的調整
上面的青苔是一點點的排布上去的
然後石頭邊上的植被,一點點的蕨類一點點的片葉,搭配出來才會有這麼一個小角落
換句話來說就是用最刻意的方式來營造不刻意的呈現
而對於江東麓島而言,給的可不只是這麼一個角落
而是

真的一大片完整的熱帶雨林
一個水系貫穿融合的真實呈現的熱帶雨林風格

人物投身其中,你才會知道這片場景的巨大

整個熱帶雨林和水系互相融合,互相成為生態系統,從而完整的構成了場景得到沉澱
這就是萬華創造的空間宇宙
一個極度偏執狂正在海南這個產品力熱土上,直接定義了極值的態度
但這還不是全部
如此規劃依然是行業天花板級別的產品力規劃,但是在這樣的氣場上,萬華還為空間裝點上藝術

一些極具審美的藝術元素在這樣的自然熱帶雨林水系裡強烈對撞

在空間裡跳躍出了靈魂,瞬間讓環境擁有極具張力的畫面

整個社群就彷彿擁有了生命突然活了過來
這就是江東麓島交付的
從一開始偏執的做水系,到水系上孵化的熱帶雨林,再在熱帶雨林中裝點的藝術靈魂
一切的一切都是行業內降維式打擊,但是在這裡都是全景呈現
如果你到了現場你就會瞬間被這樣的空間氣場征服的喘不過氣來
在海口你來到這裡,幾乎磨滅你再看其他的可能
02
你以為故事結束了,其實故事才剛剛開始
到這裡萬華做出了絕對好看的景緻
但是參與性呢,互動性呢,這樣的景觀場景能不能融入我們的生活
這也是值得說的細節
江東麓島是整個海南產品供給裡非常少有的在度假感上能夠疊加生活性的社群

社群內部的水系過渡為泳池體系
在外部熱帶雨林的包裹下,內部給到這樣的互動性的泳池增加親水性

換句話來說水成為社群一部分的同時
水也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可參與可融合

整個建築立面規劃了大量的落地窗,各種轉角露臺,包括底部規劃大面塊的架空層
本質上就是在表態萬華在海口做的這個專案
雖然吸引的是全國客戶,很多人來這裡是有旅居甚至投資的可能,但是萬華從頭到尾不是在做純文旅
萬華是認真的想要大家來這裡生活的
參與性的水系在社群內落位,包括後期社群和運營

整體的泳池也不是簡單的作為游泳的存在,而是成為生活空間的超級秀場
在這個小盤上面,萬華不是為了做水而做水,更多的是做出生活場景
萬華後期的運營能力同樣在這個社群得到充分的交付
很多時候其實就是這麼美妙,當你用心為使用者的生活規劃的時候,這裡的迴圈就開始出現

生活感,煙火氣,人情味……這些開始在海口這個城市出現了
其實行業內一直有個偏見:叫因為在海南,所以好看比好用重要
很多操盤手主觀的論斷因為大家只會在這裡停留一個禮拜,我就給你一個禮拜的愉悅
這樣的偏見決定了在海南有大量第一眼奪目但沒辦法細看的社群
但是在江東麓島,似乎一開始就沒有做取捨,給你最好看的,也給你最好用的,僅此而已
萬華一直不太做選擇題
03
其實今天這篇文章一直沒有太講室內和戶型
大家看到這樣的態度其實就知道整個室內到底會呈現怎麼樣的格局場景
但還是有三個細節可以和大家分享
真的是很難得很難得才會看到的一些細節理念

這是二期的洋房類產品,什麼戶型結構我就不說了,大家盯看一個細節,在戶型的正門入口處
萬華非常大膽的,在入口先做出一個:陽臺

什麼意思,就是回家開門之後先給你看到一個陽臺
這個陽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承擔一部分玄關承擔一部分收納功能的同時,在你推開門的一剎那你就可以透過陽臺看到外面的景觀
換句話來說,整個外部景觀在這推門的一剎那就被裝進了你的室內空間

這樣別樣的體驗感真的可以用無與倫比來形容
就是那種推門進房間全是景的感覺,你懂我意思麼
而三期新加推的產品,雖然戶型面積有點壓縮

但是完全不降低品質生活的屬性
在110-145平米的產品力,所有的室內空間都沉浸在這樣的景觀體系中
而對於室內精裝修,其實我完全沒有興趣和大家聊什麼品牌以及到底做了幾件套了,就給大家看一張圖

洋房樣板間
這是室內其中一個次臥關上門的樣子
大家仔細注意一個細節,關上門之後的門和牆面的紋理融合在了一起
不要小看這個細節,對於開發商來說,門和牆面是兩個採購體系,不同人不同條線的施工
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把這個當成一個體系來做規劃和處理
這背後需要採購、供應商、工藝以及現場工人的配合
事情雖小,但是值不值得關注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所以不用去關注什麼戶型好不好,室內用的什麼裝修品牌,社群配套和運營怎麼樣
你買到的不是其他,這樣態度的開發商的小區
只要是萬華的小區,一切就都夠了
04
所以很多時候萬華這家企業的解題邏輯確實不同
對於他們來說,做一個社群似乎沒有所謂的企業邏輯
什麼叫企業邏輯,就是我是一個商人啊
這件事我投入產出比多少,這一塊錢我花在這裡和花在別的地方有什麼不一樣
但是對萬華來說,想的似乎也只有一件事:就是我如何把這個社群做好,僅此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會在標題說地產不能沒有萬華
就是這樣的產品主義在行業內太稀缺了,萬華能不能成為行業規模最大的開發商,很明顯不可以
但是萬華正在成為行業品牌影響力最強的企業
這一點沒有任何的誇張
萬華在海南創造了營銷奇蹟,一個冷啟動的賽道,實現了80%的老帶新,15%的麓客購買
並且在區域市場實現了驚人的有溢價也有速度的去化效果
走出了獨立行情
這就是萬華的魔力,這樣的模式在行業內外形成了一股旗幟,在對外說著萬華是如何在一個個專案上小題大做
這是萬華第一次出川渝來到全國市場,海南這個城市所有專案都在取悅你兩個禮拜
但是隻有萬華在認真取悅每個人五年十年
這就是萬華的魅力
這個品牌金貴的地方就在於不論在哪裡開發,他都是這樣的,從成都到重慶到海口未來還有武漢
都是這樣的
一個企業的變與不變都是相對的,萬華最可怕的就是他的基因一成不變

行業不能沒有萬華,行業需要更多的萬華
吐血推薦大家去看這個專案,學不會也起碼感受下一件事,叫:原來別人可以這樣
以上為正文,來自真叫盧俊
正文中包含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