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產,也被房價搞到“不婚不育”了

‍‍‍‍‍
月薪不到3000,房價每平3萬。打工人每週要上6天班。
在如今的越南,年輕人想要純憑奮鬥在大城市買一套60平米的安身所,可謂是難於登天。
根據房產諮詢公司CBRE在今年2月釋出的一份報告,越南的河內市和胡志明市,雙雙出現在了全球最難購房都市的榜單裡。以河內為例,在這裡哪怕是一棟房齡接近10年的公寓,現在每平米也能賣到9000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5萬元)。
可與之相對應,河內市老百姓去年的平均月收入則大致只有1000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800元)。個體收入和都市房價間的極大差距,讓同奈省的一位官員驚呼:普通人想買房,需要“不吃不喝攢幾百年的錢”。

‍‍‍‍‍

文 | 凱斯
編輯 | 章魚
來源 | 南風窗(ID:SouthReviews)
越南人,正被房價掏空
根據地產平臺Batdongsan的統計,河內居民工作50年能買一套房子、工作23年能買一套公寓;胡志明市的居民則是買房需要53年、買公寓需要24年。
雖然這些資料沒有官員口中的“百年孤房”那樣誇張,但對無數越南的90後、00後而言,也是一筆極其沉重的負擔。
所以在該國的社媒和報道里,你能看到大量個體、夫妻甚至兩個家族的錢包,都被一套大城市房產所掏空的例項:比如河內市青春郡,一對夫妻為了改善生活以每平方米1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8萬元)的價格,賣掉自家住了多年的40平方米老宅。可兩口子手握40億越南盾,卻愣是在全城找不到一套像樣的好房。
最後,他們不得不又借了5億,才在鄰近的河東郡買了一套舊公寓;也有帶著倆娃、月均收入超過3500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萬元)的“中產”夫妻,無法靠自己的力量買房。
為了買房,男方的父母準備把家裡70多平的土地賣了,女方的父母則決定把養老的積蓄拿出來買房。
結果,兩家的全力支援與夫妻倆多年的積蓄合在一起湊了將近2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56萬元),卻還是連河內市郊區的一套小兩居的一半都買不下來。

在越南的房產論壇上,有人就分享說自己辛辛苦苦攢了20億發現在胡志明市無房可買後,便索性回農村老家,用同樣的錢建了一棟三層洋房,外加買一輛SUV。
當然,如果一家人手握三四十億越南盾,在越南當前的兩大都市,也不是完全無房可買。
只不過這些房,基本都位於城市那幾千條“歷史悠久”的窄巷深處,其特點為:空間小,房齡老,裝修爛。
車開不到家門口,消防安全隱患極其嚴重,有的甚至還是沒有獲得“粉紅皮書”的無證房。
但即便是河內深巷裡一間僅20平、連住人都沒法確保的無證房,也可以被中介報價報到20億越南盾。
雖然買房艱難,但越南民眾還是相信:買房買的不僅是居所,還有未來。
當全款過於奢侈,找銀行貸款上槓杆自然就成了一種選擇。越南多家商業銀行就紛紛響應號召,推出了各種優惠的房貸套餐:有年利率只要4.5%的,有本金寬限期長達5年的。
有家名叫Kienlong的銀行,甚至還針對35歲以下的人群推出了0利率優惠貸,相關的報道鼓吹說:“年輕人貸款買房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然而,誘人的借金條件下通常暗藏玄機:不少所謂的低利率,其實只適用於最初借款的3~6個月。一旦優惠期過了,後續利率便開始跟隨市場的波動而水漲船高。
乂安省一位姓杜的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家就是在2020年年末貸款5億越南盾買房,當時的利率只有7%-7.5%。
可時間僅僅過去兩年,利率就飆升到了13.5%,摺合下來每月需要還750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100元)。在人均工資只有2800元人民幣的越南,想要負擔這筆貸款,相當於雙職工家庭中有一人的收入需要全部用來還貸。
加上日常開銷和子女教育,杜先生一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許多越南的90和00後,根本不敢買房。對他們來說,那幾乎意味著要把自己的未來透支給一套房。
在社交媒體Threads上,無數該國的年輕人將買房描述成了一種永遠無法企及的幻想:
“我在河內工作了 10 年,意識到我永遠都存不下足夠的錢買房。回到家鄉買地建房比永遠留在城裡的想法要更好。”
“我的父母說,大約 20-30 年前,錢還沒有貶值。簡單來說,你用基本工資就可以買房買車,不像現在這麼難。”
“一份普通的工作幾乎不可能買得起房子。很多時候我都在思考,我還要工作多少年才能有足夠的錢去買房……”
而這種對未來的消極,也反映在了越南的婚育資料上。
譬如胡志明市的初婚平均年齡,去年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30.4歲,比上海還要高出一點。
而2024年該國整體的生育率,也低到了前所未有的1.91。
南房地產經紀人協會更是多次呼籲,希望官方能出臺一些支援多孩家庭優惠購房的政策,以此來挽救年輕群體逐步退去的婚育慾望。
不動產的泡沫狂歡
房價過高,也是雙刃劍。在越南年輕一代買不起房的同時,炒房客賺得盆滿缽滿。
去年年末,在越南一場名為“展望”的地產會議上,某房企的高管分享了一組有趣的資料:在如今的越南樓市,有86%的客戶以波段投機為目的購置房產,在購房後持有房產超過一年的投資者僅佔總購房人群的14%。
換言之,越南目前的房地產現狀,依然可以用“房炒不住”來概括。
哪怕這個國家剛剛才經歷了一次因投機狂熱而引發的樓市崩盤危機。
自2015年7月修改《住房法》,放寬了包括外國人購房在內的諸多限制後,越南房地產便成了資本眼裡絕佳的爆炒標的物。
於是,在降息週期裡外溢至此的海量美元,便在本國投機客的牽線搭橋下,全都被注入了市區和城郊的無數新盤裡,在這個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系統中吹出了一個大大的泡沫。
僅2022年的前6個月,河內和胡志明二市的房價便雙雙暴漲25%,部分樓盤在此期間的漲幅甚至達到了離譜的74%。這種狀況雖不正常,但它拉高了越南的GDP,創造了更大的就業市場,也在急功近利中成就了一批“新地王”。
在2020年媒體總結的越南富豪榜中,前十名裡有4個是賣房子的,2個是做建材的,還有2個是從事銀行業的。
加在一起,整個地產行業的上下游算是湊齊了。泡沫再大,都會有破裂的那一天。而戳破它的,往往是擊穿了底線的貪婪。
2023年10月7日,在越南名為“熔爐行動”的大整頓中,該國女首富張美蘭被警方逮捕。

這位曾承建了西貢時代廣場和溫莎酒店等國家級地標,說服李嘉誠前來投資,在疫情期間捐出了價值5.7億人民幣物資的地產女王,被指控犯有行賄、洗錢、債券欺詐、操控銀行、違規放貸等多項重罪。
光是涉案檔案就足有6噸之重,裝滿了104個箱子。據統計,張美蘭在2018年至2022年的4年間以建房等名義從銀行騙取的總金額,相當於越南2022年GDP的3%,違規發放的貸款數,約等於當年GDP的九分之一。
3.6萬名受害者,或直接或間接地被她騙到傾家蕩產。而隨著這起“全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詐騙案”被徹底曝光,越南的房地產商也如多米諾骨牌般開始一個個倒下。
新皇明和FLC集團等地產集團的大佬相繼被抓被判,曾經所謂的搶手好樓盤開始接連爆雷。超過1200個開發專案陷入停滯,而房產投機的狂熱也終於迎來了一波大降溫——2023年後半年,越南住宅和公寓的成交量銳減了17%。
可正所謂食髓知味,對於該國無數的炒房客而言,房價坐火箭所帶來的甜頭,可真不是想戒就能戒的。
當時間來到2025年,伴隨著政府要再次進行“省市合併”的訊息傳來,之前熟悉的一切便開始悉數迴歸:一方面,是越南總理在今年1月的03/CĐ-TTg檔案中,明確要求各地必須集中整頓房地產投機、哄抬房價等行為;另一方面,則是房產中介以“XX地在新規劃中將被併入河內市”這樣的謠傳為燃料,在各個樓盤重燃房價上行的狂熱;在“合併”傳聞下,炒房客似乎迎來了“事業第二春”。
寧平省華閭市一塊原本20多億越南盾的地產,幾天價格就被抬到了30億,而網上的報價則可以溢價溢到40億。
然而有人跑到當地的土地登記處一問,管理人員卻表示最近真實的交易數量並沒有增加,一切都是投機之徒搞的鬼。
類似的案例不計其數。
越南剛剛癟下去的房產泡沫,大有再次吹起之勢。

根據越南建設部去年報告,儘管成交量在下滑,但該國一二手公寓的價格,在去年仍保持了一定上漲,河內的部分樓盤甚至最高漲了50%。
在採訪中,BHS房產公司的董事會主席直接表示:“(越南的房市)現在就是一場狂歡的盛宴,再不參與進來最後就會‘餓肚子’了。”
然而這場盛宴再豐盛,也與無數買不起房的越南普通人無關。
當買房成了追逐暴利的槓桿,當置業成了炒客手中的籌碼,那麼無數越南老百姓的積蓄和人生,便自然會被投機客們瘋狂地榨取。
眾所周知,當樸素的安居願望最終被透支殆盡,當年輕的一代最終只能選擇一生漂泊或逃回家鄉。
一旦擊鼓傳花的遊戲找不到人接盤,便再也玩不起來了。
每人互動
你如何看待越南的房價?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南風窗(ID:SouthReview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