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林海東
這些年,朝鮮很困難。用金正恩的話來說,叫做“史無前例”或者“十分嚴峻”。
一般認為,朝鮮近年的困難由三大因素造成——制裁,天災,疫情。其中,天災和疫情都不是常量,屬於不確定性因素,但制裁是個常量,屬於確定性因素;這個常量大致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聯合國安理會主導的國際制裁,二是美西方各國實施的單邊制裁。
國際社會對朝鮮的制裁,基於朝鮮的核導計劃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大致始於2006年朝鮮首次進行核試驗,代表性標誌是2006年10月一致透過的安理會1718號決議。
朝鮮核導計劃違反了《核不擴散條約》,儘管它已經於2003退出這一條約,宣稱不受條約約束。安理會1718號決議之所以能夠出臺、之所以獲得一致透過,既基於此,也基於《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的有關規定。說朝鮮核導計劃相關行動“非法”,指的就是這一點。
安理會1718號決議催生了安理會1718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大致有這麼幾項——監督對朝制裁實施情況並對違反制裁行為採取適當行動;審議並決定豁免制裁措施的請求;指認被制裁的個人和實體;審查各聯合國會員國以及委員會專家小組提交的報告;定期(每90天)向安理會彙報工作。
1718委員會下設一個專家小組,協助委員會工作,主要任務是監督對朝制裁實施情況,並向委員會提供相關報告;報告每年兩份,包括年中的中期報告和年底的年度報告。去年4月,由於俄羅斯一票否決了專家小組任期延長的決議,專家小組壽終正寢;也就是說,對朝制裁的監督機制基本停擺了。
去年10月,美日韓英法德意荷加澳新11國聯合成立新的對朝制裁監督機制——多國制裁監測組(MSMT,Multilateral Sanction Monitoring Team),在安理會1718委員會專家小組不復存在的情況下,延續專家小組相關工作,包括即時監控違反和規避對朝制裁的活動,共享相關資訊,併發布成果報告,且報告週期靈活,不再限於每年兩份。這個11國對朝制裁監督機制不在聯合國框架之內,它的存在有爭議。日前,MSMT在華盛頓首次開會——MSMT運營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該機制正式啟動。
以上,是事情的來龍去脈。

多年來,朝鮮飽受制裁困擾,同時也很煩1718委員會專家小組——
去年4月25日,在專家小組任期將滿、美國醞釀新制裁監督機制之時,朝鮮外務省負責美國事務副相金恩哲發表談話,說朝鮮已經適應制裁,壓力已經化為動力,是朝鮮更大更強的催化劑;搞新制裁,即為朝鮮上調實力的機會。不過,金恩哲也承認,制裁給朝鮮人民造成深重苦難,朝鮮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去年5月5日,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金星發表媒體宣告,稱專家小組散佈虛假資料、製造輿論聲勢欺騙世人,其終止工作不是俄羅斯一票否決的結果,而是歷史做出的正義審判。同時,金星針對美國醞釀新監督機制一事表示,這東西出一個完一個,註定會自然而然消失。
去年5月8日,朝鮮外務省負責國際機構副相金仙景發表談話,對美國醞釀新監督機制表示嚴重憂慮,並強烈譴責,強調製裁在本質上是弱者唯一的最後選擇。
去年10月19日,MSMT成立之後,朝鮮外務相崔善姬發表談話,稱朝鮮將11國的敵對行為一一記錄在案,表示制裁是美國強加於朝鮮人民的痛苦,但同時表示,制裁工具已經破爛不堪。崔善姬說,制裁是缺乏健康思維和現實感覺並將給美國帶來自害性結果的東西。
朝鮮方面的上述表態,比較清晰地顯露了制裁對朝鮮的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MSMT近日正式啟動之後,朝鮮外務省對外政策室長2月23日發表談話,稱MSMT“存在的名分和目的既非法,也不合法,是一個幽靈犯罪集團”,並同時明確朝鮮對於制裁的立場,即“對我們來說,再沒有可減可加的制裁。因此,透過協商解除制裁早已不是我們所關心的事情,也沒納入到我們的議程中”。
朝鮮有沒有受長期制裁的影響?答案是明確的,有。但值得注意的是——
1、對朝鮮有影響的主要是安理會相關決議的制裁措施;美西方各國對朝鮮實施的單邊制裁,形式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基本是“然並卵”的事情。
2、制裁的確給朝鮮帶來困難,但朝鮮有手段規避制裁,實際降低了制裁影響。自2020年封關至今,朝鮮的狀況證明了這些手段的有效性。
3、制裁是朝鮮對內解釋經濟困難、民生艱苦的重要抓手。
基於此,再來看外務省對外政策室長的2·23談話,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
其一,安理會已經沒有辦法增加新制裁,朝鮮對此沒有後顧之憂;單邊制裁,朝鮮不在乎。這就是“對我們來說,再沒有可減可加的制裁”的真實含義。
其二,對美國表明新立場是最重要的一點,即朝美談判不再以解除制裁為議題,特朗普需要找新的談判切入點。
朝鮮不在乎制裁、不協商解除制裁、不將制裁列入議題,這其實是一種新的戰略和戰術選擇,大致顯示了金正恩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想得到什麼。在我看來,金正恩主要還是希望首先解決朝美關係正常化問題,這把鎖一開啟,制裁自然就不再成其為問題,這就像他把朝韓關係納入朝美關係框架一樣。此舉,正所謂抓住了牛鼻子。也就是說,元帥的訴求未變,但策略和途徑變了,特朗普第一任期朝美談判的模式也隨之變化,從“無核化措施換解除制裁”變成了“先談關係改善,後論其他”。
接下來,我們要關注的,一是朝鮮是否繼續堅持2·23立場;二是特朗普怎麼接元帥踢過來的這個球。
老實講,雖然多年來大家一直在說朝鮮被制裁搞得怎樣怎樣困難、朝鮮人民吃不上喝不上,更不用想丹東草莓,但根據我們的觀察來看,制裁對朝鮮的影響實際有限,制裁基本失效。而這一點,不僅僅是我們的看法,也是外界某些專家學者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