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臺後,俄烏局勢突變,但不管未來局勢怎麼辦,有一件事,我們不能再做了。
現在,不少地方都有了俄羅斯商品館,但很多產品都是中國產的。有俄羅斯女博主驚呼,這裡面沒有一樣東西是俄羅斯的。這些事,媒體有揭露、相關部門也跟進查處。我覺得質量問題、割韭菜、智商稅都是小事,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被忽略了。
這些店為了渲染氛圍,播放著俄語歌,還都打出了“戰鬥民族”的宣傳口號。我覺得這樣說極其不妥,影響惡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中國網際網路開始流行這種說法,這本身也有幾分蹊蹺。戰鬥民族四個字,當然是一種褒義,是在稱讚俄羅斯民族是勇敢的、勇猛的、強壯的、不屈的。一個民族稱呼另一個歷經千百年,世代相鄰的民族為戰鬥民族,讚頌他們的勇猛,是對自己的矮化與自辱。
2023年2月6日,中國國家自然資源部印發《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規範》,其中規定(中國)地圖上,凡涉及海參崴、雙城子等八個俄羅斯地方,必須括注中文地名。這些地方曾是中國領土,現被俄控制。
回顧歷史,從1689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七年,沙皇俄國與滿清政府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喪失了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萬平方公里國土,到1945年雅爾塔協定,中國喪失外蒙,俄羅斯與中國,一共簽訂了16個不平等條約。中國失去的領土,共計58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一。
上世紀60年代,中蘇交惡後,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1966年3月,周恩來在華北局會議上明確表示:“華北可能是敵人的主攻方向,華北要作為主戰場”;毛澤東則在接見日本客人時表示:要“準備修正主義來打,打進滿洲,東三省,打進新疆,中央突破,從外蒙古打進北京”。
1969年3月2日,蘇聯邊防軍侵入珍寶島,襲擊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打死打傷6人。中國邊防部隊,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炮火,挫敗了進攻,保衛了國家的領土,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人類歷史是從血與火中走出來的,世代相鄰的民族之間,必有恩怨與戰爭。
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讚揚,聰明的、勇敢的,這些詞都是可以的,甚至稱高貴的,也算可以容忍。中蘇關係最好的時候,無非也只是稱一句老大哥而已。
但是,一個民族,稱另一個民族,特別是一個世代相鄰,有過戰爭,曾經侵略過自己的民族為戰鬥民族。這是無法容忍的。這在人類民族史上,都是找不到的。
如果俄羅斯是戰鬥民族,那我們中華民族,豈不成了“被戰鬥民族”?珍寶島那些解放軍戰士,難道是被“戰鬥民族”戰鬥的物件?
實際上,這事真的發生了。2024年,是珍寶島事件55週年,俄羅斯也還在紀念“達曼斯基島保衛戰”55週年。令人痛心的是,在中國的影片平臺上,儘管標題已經加了括弧“珍寶島”,不少中國網民仍在彈幕上留言:“致敬”“向蘇軍致敬”“向蘇聯英雄致敬”。

這讓人情何以堪!
戰鬥民族四個字,還在暗示俄羅斯是在保護中國,為中國加上不必要的道義義務。
耿爽在聯合國說:“如果中國真的向俄羅斯提供軍事補給,那戰場的局勢早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話沒錯,俄羅斯的經濟規模、工業能力、技術能力,比中國差很多。但很多膝蓋軟的人,總在暗示,俄羅斯在保護中國。他們也知道俄羅斯實力不行,就用所謂“戰鬥民族”來找補,大概意思是說,俄羅斯人,雖然實力不行,但精神高貴,勇於戰鬥。這種論調,甚至已經在俄羅斯產生了影響,一些俄羅斯年輕人認為,他們在替中國戰鬥,中國欠了俄羅斯的。
人類文明向前發展,民族可以和解,甚至基於現實政治,不提一些事情,都是可以的。宣傳俄羅斯商品也是可以的,甚至收割俄羅斯粉絲都可以,但是,絕不能為了商業利益,上升到民族高度,把中華民族的尊嚴獻祭出去。
歷史不能忘記,一個民族不能在另一個民族前雙膝發軟。中華民族也是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勇敢民族。
不要再喊戰鬥民族了!


熱文回顧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歡迎關注更多深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