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內鬼,終止交易。”】
1
下個月就是315晚會開播了,許多“開胃冷盤”,已經先端上桌了。
南京省報那邊剛剛發出了靈魂拷問,“南京為什麼不能像杭州一樣,也發展出六小龍來”?
今天南京就上了熱搜,還是當頭一棒。
網友舉報,記者臥底暗訪,曝光了一家滷菜加工小作坊,“極其噁心”。
南京江寧區谷里街道箭塘社群,有兩家滷貨作坊的加工現場髒亂不堪,血水、油汙亂排。
記者走訪後瞭解到,其中一間作坊曾是豬圈,操作間也緊挨著廁所,衛生狀況堪憂。
據悉,該作坊老闆在南京經營多家滷菜門店,其中包括鬧市區的一家老字號鴨子店。
政風熱線曝光後,南京人集體破防了!
就連江蘇廣播電視臺官方微博報道這則新聞時,都在熱搜詞條前面,忍不住加上了一句“令人作嘔”。
更離奇的是,在記者走訪途中,記者還發現有社群工作人員在向滷貨作坊通風報信,稱“風聲緊、快收工”。
敢情是內神通外鬼啊。
“地方保護主義”,在這一刻彰顯得淋漓盡致。

2
兩年前,雲南昆明。
接網友舉報,雲山村一農副產品加工坊工人們竟然用嘴剝蠶豆皮,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隨即前往調查。
記者跟隨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一起來到加工坊的時候,有人來了攝像機鏡頭也是開著的,對著她們拍,一群阿姨卻繼續若無其事的用嘴巴在那裡啃蠶豆皮…
在執法人員叫停啃蠶豆的阿姨們的工作之後,加工坊老闆娘終於出現了。
老闆娘一上來,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你不用說,我知道肯定是同行舉報的,他們都是嫉妒我這邊生意好,
大家都這麼幹,他們也一樣
,東三環那邊就有好幾家,我知道。”
南京滷貨走漏風聲,是“社群工作人員”通風報信不及時。
昆明蠶豆走漏風聲,是“同行嫉妒我生意好,惡意舉報”。
橫豎就是一句話,這令人作嘔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是我們的錯,“因為大家都這麼幹”。
所以說啊,315晚會再辦多少年都沒有用。
對於本土國人而言,對於食品安全問題,“吃不死”,就是消費者最大的福報。
因為不止是南京滷貨烤鴨,不僅是昆明蠶豆,幾乎這些直播間裡物美價廉的“地方美食”,背後的騷操作,“都是這麼幹的”。
曝光了,只是因為有人不慎走漏了風聲。
更甚者,抓小鬼的時候,還有“內鬼”通風報信,“最近風聲緊,馬上就要315了,你們先收工。”
祖國強大,社會和諧,外敵打不進來,背後捅刀子的,全TM是自己人。

3
不知道南京這個滷貨小作坊,後續如何處理,也不知道這個“走漏風聲”的社群工作人員,後續會不會被處理。
說一下前面那個昆明口水蠶豆事件後續吧。
為了防止老闆娘的加工坊再度出現口水蠶豆,執法人員也對他們進行了懲罰:
批評教育、寫保證書。
大家還記兩年前轟動全國的“插旗酸菜”事件嗎?
暗訪影片裡,酸菜作坊的小老闆,透露了他們的行業秘密。
這個酸菜生產製作,有兩個池子,兩套秩序。
A池子衛生堪憂、用腳踩酸菜、毛髮菸頭點進去也沒事,因為這是“給國內吃的”。
B池子每天沖洗,製作精良,高標準要求,不能有一點汙漬,因為這是“賣到國外的”。
為什麼要搞兩套標準?
因為“產品不合格,在美國被查了,罰款10萬美金,在中國,罰款2000元。”
所以說,對手從來不會出賣我們,背刺我們的,永遠都是自己人。

犯罪的成本太低,獲利的空間太大,雙標管理下的“國貨品牌”,才敢如此肆無忌憚的專門坑害祖國同胞。
福建一老農賣了70斤芹菜,獲利14元,被市場監管局抽檢了該批芹菜,發現不符合農藥殘留限量要求,沒收違法所得14元,處以罰款10萬元。
黑龍江大慶一小賣店因進貨價格上漲,便將原本每斤1.4元的土豆漲價到了2元,緊接著就收到了一張30萬元的罰單。
在談論這些事情的時候,“法學派”、“理智派”、“精英派”振振有詞:
法律硬性規定,就該這麼辦。
昆明的口水蠶豆,可以寫保證書口頭批評教育完事;插旗酸菜可以罰款2000元翻篇;南京的豬圈廁所作坊還有內鬼幫忙打掩護。
這些巨大的“作惡手段”,最後都是輕飄飄地處理完事。
談論這些事的時候,什麼道德底線、什麼法律規定、什麼人性良知,“法學派”、“理智派”、“精英派”,不是死了就是啞了瞎了。
“我尊重藍皮書的規則啊,可他TMD得公平啊!”

4
幼兒園飯菜、中小學食堂、外賣店的食材、以及各個小作坊的衛生狀況。
餐飲這個行業,能幹下去對得起食客,全憑兩個字:
良心。
可良心是一種道德感的東西,在巨大利益面前,在降本增效面前,在擴大化收益面前,人性和良心,是經不起道德的考驗的。
它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畏懼“法律”的權威。
潛規則和利益鏈太複雜,再加上一切向錢看齊的“損人利己主義”精神領跑,導致了社會各界出現了眾多粗鄙的“拜金主義”和無恥的“機會主義”。
偏偏這些作惡者,最後還能得到法律的庇護。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指望道德感的約束,使得它們良心發現及時悔悟,誠懇道歉後全面整改的舉一反三。
真信母豬能上樹啊?
如果一套現行法律,用雙標法則針對兩個不同陣營的人群;如果一套信用體系和道德標準,用兩套術語去分別適用兩個階級的人群。
那麼“呼籲獻血”被嘲嘲諷、“回鄉抗洪”被漠視、“愛心捐款”被唾棄、“領導辛苦”被叱罵,就是長期的“社會信用體系崩塌”的先見預兆。
沒了公平,也就失了人心。
沒了良心,也就失了人性。
如果真是長此以往的“大家都這麼幹”,那將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世界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