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別隻擠揚州了!萬畝梅海花開正盛,油菜花比婺源詩意,皖南這座「徽州」味最濃的縣城,才是江南春色的天花板吧!

馬蜂窩IP『未知旅行實驗室
“蹲個小城”系列,上新
這次去找徽州」的春天
點選上方觀看完整影片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徽州,無論是歷史人文,還是自然山水,都是傳統中國、東方美學意象的代表之地,沒有人不夢徽州。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小覃一一旅行日記

不過,隨著十幾年前,一場爭議巨大的城市改名,“徽州”二字終成無處可尋的夢鄉,那麼縱觀當下,徽州到底要去哪裡找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江南君z

從歷史維度看,徽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當時的新都郡是徽州的雛形;
到了西晉武帝太康元年,新都郡被改為新安郡,因此“新安”也成為了徽州的代稱;
隋唐時,其名在徽州與歙州之間反覆切換,這一名稱在歷史長河中斷斷續續維持了三百年。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小覃一一旅行日記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歙州被改為徽州轄有歙、黟、休寧、績溪、婺源、祁門六縣,州治設在歙縣。
從那時起,徽州之名沿用了長達790年之久,管轄區域也一直保持著“一府六縣”的格局‌。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亖曄愺islY

但你要問窩,去哪裡最能感受到徽州,當然是歙縣,古徽州府治所在,也是古徽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黃三十。

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徽劇(徽班)之鄉”,“中國徽文化之鄉”,“中國牌坊之鄉”……
歙縣這個小縣城,雖然名不見經傳,卻實實在在撐起了徽州歷史文化的半邊天,被譽為「沒有屋頂的徽文化大地藝術館」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歙縣不僅是徽州文化的核心,更撐起了徽州風光的大壁江山
這裡有“天然去雕飾”的徽州仙境:水墨丹青的古村落,粉牆黛瓦的馬頭牆,山水畫廊般的新安江,古樸幽深的街巷,巧奪天工的雕刻……無處不成畫,無處不是詩。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亖曄愺islY

春天的歙縣,更是美好,鋪天蓋地的梅花、桃花,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加上點綴在其中的李花,彷彿是潑在水墨丹青上的生機盎然。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亖曄愺islY

所以,不妨趁著春意正好,去一次歙縣吧!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雲的拍攝日記

在山水中收集徽的碎片
歙縣的春日美景去哪裡找?
賣花漁村
每到初春,「賣花漁村」的萬畝梅花田便會競相開放,白的、粉的、桃紅,深淺不一,遍佈整個山頭。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Li閃閃

站在高處看,梅花漫山遍野,似一瀉千里的粉色煙霞,與遠山、雲海交相輝映,夢幻的不像話。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Li閃閃

漫步在被鮮花環繞的山坡谷底遠就能聞到真切的梅香隨意一尋,都是百年梅樹,攜一身清香,看一場山花爛漫,感受春天的明媚。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雲的拍攝日記

賣花漁村,地處歙縣雄村鎮,又名洪嶺村。因村形似魚,加上村民以種花、培植花樁、製作盆景為業,買花為生,遂稱“賣花漁村”。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雲的拍攝日記

在賣花漁村,除了賞漫山的“野梅花”,你還可以在村中欣賞姿態各異的梅樁盆景。
這個近200戶的村莊,世代製造徽派盆景,家家戶戶都有盆景園,種植梅花、羅漢松、瓜子松等。
一進村子,房前屋後、庭院內外,都能見到一盆盆品類不同、形態各異的徽派盆景,如同逛花園。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Li閃閃

新安江山水畫廊
不到新安江,不知徽州美,新安江是古徽州文明的搖籃,母親河,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全長約百里的新安江山水畫廊,是其中最優美的一段兩岸徽派古民居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最能感受到中國畫裡的靈秀。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每年春暖花開,兩岸萬畝油菜開放,沿江山綠、花黃、水藍,色彩繽紛,便是山水畫廊的顏值巔峰。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唐人立

山水畫廊從歙縣的南源口開始,一直延伸到深渡鎮你可以泛舟於江上,感受兩岸迎春怒放的油菜花,隨著船慢慢推進的詩畫江南。
遊船會經過九砂、綿潭和漳潭三個古村落,並下船遊覽。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江然凌

也可以在江邊漫步,看著古樸的建築與山水畫卷,交相輝映,恍惚間彷彿可穿越千年時光,與古人對話。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Jason到處晃

深渡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新安江在這裡作了個n型拐彎,往東南流向千島湖,當年的徽商就是從這裡下江南的。ps這裡也可以乘船直接前往千島湖,每天都有班次往返。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推薦路線:歙縣-桃花壩-浦口-南源口-坑口-樟潭-棉潭-三橋洞-深渡鎮
開放時間:08:00-18:00(固定開船時間:上午9:00一次;下午13:00一次)
石潭村
石潭村位於歙縣霞坑鎮,地處群山環抱的山谷中,村莊沿石潭溪而建,溪水清澈,古橋橫跨,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錯落有致,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意境。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亖曄愺islY

村中種植了約1500畝的油茶花,分佈在山坡、河岸和古村落周邊,3-4月,石潭山中雲霧繚繞,油菜花遍地開放,非常值得來。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雲的拍攝日記

石潭村有多個油菜花觀景點。一是大山最高處,層層疊疊的梯田式油菜花田與古村落相映成趣,可以看到很有層次的油菜花。
且最棒的是,這裡還有大片的桃花,黃色的油菜花與粉色的桃花融合點綴,美的不言而喻。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雲的拍攝日記

二是沿著昌源河和華源河兩岸,油菜花沿著河岸生長,形成了一條金色的“花帶”。
石潭村周邊,包括村口、古宅旁等地,也有大片油菜花田,與徽派古建築相互輝映。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雲的拍攝日記

另外村中為油菜花建造了一個觀景臺,在此也能看到連綿的花海,觀景臺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座孤島,站在上面的人感覺可以伸手到雲間了。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田中軍

坡山村
坡山村坐落在歙縣杞梓里鎮,以壯闊的雲海雲霧出名算不上熱門旅遊景點,卻是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的最愛。
村子在海拔420米的高山之上,村居隨著群山起伏,不遠處河流宛轉,粉牆黛瓦的民居齊齊整整,掩映在繚繞的雲海中,從空中俯瞰,青瓦白牆,雲海翻滾,如夢似幻。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l20050321f

四周遍種油菜田,早春時節,朵朵花開,道道山樑隨金色起伏,雲霧、花海、農舍,猶如天上人間。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花子tt

陽產土樓
陽產土樓位於歙縣深渡鎮,“陽”為面對陽光,“產”為山勢陡峭。這裡有土樓300多棟,是皖南區域規模最大、儲存最好的土樓群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濛濛醬

陽產臨近新安江,山川丘陵環抱,不利於定居,鄭姓先祖從中原遷居而來,他們就地取材,以山中青石板為地基,再在上面一層一層夯築起土樓,形成徽派建築為數不多的“另類”。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一幢幢土黃色方方正正的土樓,依山而建,緊密相連,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雖不精巧,卻古樸而靜謐。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陽產土樓的油菜花主要種植在山坡的梯田上,層層疊疊的梯田被金黃色的油菜花覆蓋,從高處俯瞰,景色壯觀。
土樓周邊也有大片油菜花田,每年3月至4月,油菜花不僅盛開在梯田中,還點綴在土樓周圍,形成了“花中有樓,樓中有花”的獨特景觀。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笑容愛旅行

在村落中收集徽的碎片
最有江南風骨的歙縣好去處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古時為徽州府治所在,古稱新安郡。自唐代以來,府治和縣治同時設在這裡,所以形成了較為獨特的“城套城”。
古城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並稱中國儲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江南君z

古城內的徽州府衙,是古徽州最具符號意義的標誌性建築,門樓廳堂間,仍依稀可見當年的興盛之景。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愛旅行的萌卿醬

明代大學士許國所建的許國石坊,是國內罕見的大型石牌坊、全國現存的唯一一座八腳牌樓。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趙小奔
斗山街據說是因背靠的七座山丘形似北斗七星而得名。是古代徽州的“富人區”,有徽派汪氏家宅,楊家大院,古私塾許家廳,潘家大院等,精緻、典雅的徽派建築。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江南君z

中山巷是徽州古城地勢最高的一條巷,拾級而上可直達山頂;南譙樓可以俯瞰徽州古城的市井面貌。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AKA阿佟木

許村
許村是遠近聞名的徽州進士第一村,歷史上先後出過1名狀元、48名進士、53個舉人。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koenig

也是歙縣古建築最多的地方,至今仍儲存有大量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古建築,僅全國重點文物就有15處。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koenig

許村現有200多幢古民居,包括許本智宅、許世達宅、許家澤宅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建築。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koenig

此外,許村還有多座牌坊,以全國最小的牌坊“雙節孝坊”和村中為一對壽逾百年的許繼儒老夫婦而立的“雙壽承恩坊”最為獨特。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koenig

村裡的高陽廊橋,牆上和天花板上彩繪著游龍飛鳳,典雅而華麗。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koenig

步入許村古街,一幢幢古徽派建築與青山綠水相映成輝,典雅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一切好似定格在上個世紀,從眼觀到感受,都是祥和、美滿。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koenig

棠樾牌坊群
天下牌坊看徽州,徽州牌坊看歙縣!
棠樾牌坊群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牌坊群之一,這裡共有七座巨型石牌坊,按“忠、孝、節、義”的順序排列,呈半弧形展開,每座牌坊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棠樾是鮑氏家族的聚集地,牌坊群是為了旌表鮑氏家族中有卓著功德的人物而建,7座牌坊有兩座是明代的,五座是清代的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棠樾牌坊群依次為:鮑燦孝行坊—慈孝裡坊—鮑文齡妻汪氏節孝坊—驄步亭—樂善好施坊—鮑文淵繼妻吳氏節孝坊—鮑逢昌孝子坊—鮑象賢尚書坊。
村莊不大,鮑家卻在此富了十八代,雖然曾經成就幾百年的朗朗聲名今已不再,只有排列井然的一道道牌坊,見證其曾經的輝煌。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牌坊群旁邊有三座祠堂鮑氏支祠、世孝祠、清懿堂。其中,清懿堂是我國唯一的一座女祠,牌匾還是曾國藩題寫的。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離棠樾牌坊群不遠處鮑家花園,是鮑家富商的私家園林,建成時與蘇州拙政園,無錫梅園並稱三大徽派園林,毀於清末太平天國戰爭,現經修復重建,成為中國最大的私家園林和盆景觀賞地。園子不小,可以進去轉轉拍照。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雄村
雄村原名洪村,元末曹姓入遷,取《曹全碑》中“枝分葉布,所在為雄”句改名為雄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遠歷史。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據記載,這裡曾先後出過進士29名,中舉者52人。曹文埴及其兒子曹振鏞更是被稱為“父子宰相”。
屹立於村頭曹氏宗祠前的“四世一品”坊,就是表彰曹文埴而建造。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竹山書院是雄村的文化象徵,始建於乾隆二十年(1756年),由曹文植的伯父幹屏和生父青兄弟所建。書院內有桃花壩、桂花廳、八角亭等建築,是古歙一大勝景。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婷仔_dinhoidinh

桃花壩位於雄村竹山書院的門前,是雄村沿新安江的一道石堤,因壩上桃花而得名。
桃花壩最適合遠眺,配合著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築,桃花的爭奇鬥豔,遠處村莊裡的炊煙裊裊,仿如世外桃源。

歙縣春遊兩日遊路線推薦:

DAY1:

新安江山水畫廊素有“東方多瑙河”的美譽,春天花開之際是最美的季節。


DAY2:徽州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也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城內景區有徽園、漁梁壩、許國石坊、太白樓等景點。
– END –
三月出遊目的地推薦

向東一步,班味退散丨大鵬半島

這座免籤小城才是「鬆弛感」的神丨檳城

新晉免籤國,高加索“小迪拜”亞塞拜然

點選閱讀原文,收穫更多旅行靈感~
點個在看,珍惜春日的每一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