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b逆勢翻盤

7月創新藥大放光芒,其中兩個大事件尤為耀眼,一是維立志博吸引超3000億港元資金認購,上市首日大漲92%,現總市值18億美元,燃起市場對4-1BB雙抗的熱情;二是Abivax單日大漲586%,其僅有一個臨床階段管線Obefazimod,凸顯海內外Biotech的巨大差異,美股Biotech研發模式更為聚焦,對資料讀出的反應更為強烈。
與上述兩家Biotech異曲同工,I-Mab是時候價值重估了。
I-Mab於2024年2月剝離中國資產獨立運營,成為血統純正的國際性創新Biotech,聚焦兩項4-1BB雙抗管線資產,Ragistomig (PD-L1 x 4-1BB)處於美國臨床I期,相比維立志博核心管線LBL-024(PD-L1 x 4-1BB)具有差異化優勢,Givastomig(CLDN18.2×4-1BB)在2025 ESMO GI讀出驚豔資料,憑藉獨特的條件性啟用機制,以及71%的整體ORR和83%的推薦劑量組ORR,體現出BIC潛力價值。
7月17日,I-Mab收購Bridge Health 100%股權,All in 4-1BB平臺,為Givastomig下一步潛在的大型BD打下堅實基礎。
I-Mab今年以來上漲近150%(截至7月25日),但4-1BB雙抗的價值還遠未釋放,知名投行Jefferies對I-Mab給出5美元的目標價,仍有翻倍空間。Ragistomig大適應症進度領先於維立志博LBL-024,I期單藥治療已結束,在末線固體瘤病人中獲得27%ORR,其中71%的獲益病人接受過PD(L)1治療,從而顯示出Ragistomig在PD(L)1耐藥人群中的潛在價值。目前,Ragistomig正進行最佳化給藥方案的適應性設計臨床研究。與此同時,Givastomig 劑量擴充套件階段資料將於2026Q1釋出,屆時我們有望再次見識美股Biotech資料催化的威力。
這是雲頂新耀之後又一個逆勢成功翻盤的故事,控股股東康橋資本一直都是親自下場,把有限的資源聚焦於價值最大化的地方,I-Mab的每個關鍵戰略決策後面都站著康橋資本。
 01 
4-1BB雙抗價值如何?
維立志博擁有一項4-1BB雙抗資產,而I-Mab擁有兩項4-1BB雙抗資產,並且全部在美國開展臨床。
踩準大藥方向
4-1BB是在免疫系統的多種細胞上表達的共刺激受體,能夠促進免疫細胞增殖和細胞因子產生,且對於形成持久的腫瘤免疫記憶至關重要。4-1BB作為激動劑,能夠重新啟用凋亡的T細胞並大量擴增,因此特別適合治療PD-1/PD-L1耐藥的或無效的冷腫瘤。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全球4-1BB抗體藥物市場將在2030年及2035年分別達至29億美元及174億美元。
I-Mab踩準大藥方向。PD-L1 x 4-1BB是二代IO的差異化技術路線,可媲美PD-1 x VEGF廣譜癌症治療潛力,但競爭格局更好;CLDN18.2×4-1BB集合兩大黃金靶點,有望加入一線胃癌標準治療,全球胃癌藥物市場規模預計2032年達到125億美元。
然而,4-1BB靶點有較高研發壁壘,BMS和輝瑞都曾佈局過4-1BB 單抗藥物,但分別因為肝毒性或療效有限而終止開發。
攻克毒性難題
I-Mab兩項4-1BB雙抗具有低毒性,得益於精密的分子設計。以Givastomig(CLDN18.2×4-1BB)為例,其CLDN18.2端結合力比安斯泰來Zolbetuximab(全球首個上市CLDN18.2單抗)高一個數量級,4-1BB端屬於部分激動劑,結合強度被調低。如此形成條件性啟用機制,Givastomig僅在表達CLDN18.2的腫瘤微環境中,透過與4-1BB受體的相互作用,條件性啟用T細胞,既能增強T細胞在腫瘤部位的抗腫瘤活性,又可避免傳統4-1BB藥物在全身範圍內啟用T細胞可能引發的毒性反應。Ragistomig (PD-L1 x 4-1BB)也是在腫瘤微環境中結合PD-L1以啟用4-1BB,減輕肝臟毒性及全身免疫反應。
衝刺最佳療法
Ragistomig (PD-L1 x 4-1BB)在I期單藥治療中,有44個實體腫瘤病人,其中65%過去接受過三線或三線以上治療,屬於末線病人,觀察到ORR為27%,DCR為69%。非頭對頭對比,Genmab的Acasunlimab(PD-L1 x 4-1BB)單藥治療中,ORR為6.6% 或13.3%,DCR為66%。
Ragistomig末線單藥治療中,甚至觀察到完全緩解(CR)的病例,這個病例是一位卵巢癌患者,過去接受過7線治療。
參考Genmab的Acasunlimab把每2周給藥改成每6周給藥後,PFS、OS都有提高,Ragistomig也在嘗試擴大治療視窗,開展適應性設計臨床研究,在劑量水平、給藥頻率上探索最優方案,然後進入下一輪臨床開發。
Givastomig (CLDN18.2×4-1BB)在2025 ESMO GI讀出聯合O藥+化療治療一線胃癌Ib期研究資料:在8mg/kg與12mg/kg劑量組,ORR高達83%,優於IO+化療(58%)和CLDN18.2單抗+化療(48%),疾病控制率100%。
到資料截止日期,在接受治療的17例患者中,仍有8例在持續接受研究治療,其中,最長的治療持續時間達到11.3個月,顯示出優秀的治療永續性。
Givastomig低毒性是關鍵優勢,使其能夠與一線胃癌的標準治療方案(O藥+化療)聯用,而不增加安全性訊號,未出現劑量限制性毒性(DLT),未出現4-1BB類藥物常見的肝酶升高情況,常見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多為1/2 級,且事件發生率與O藥+化療一致,沒有3級噁心嘔吐症狀,而獲批的Zolbetuximab+化療具有更高的3級及以上胃腸道毒性發生率。
有安全性背書,Givastomig才以用於一線胃癌治療,與標準治療簡單疊加形成三藥聯合用藥,且不改變標準用藥,這也是監管機構所樂見的。
強效+低毒,比CLDN18.2單抗或ADC具有更大的臨床價值,Givastomig有望成為同類最佳CLDN18.2靶向療法。
 02 
重現雲頂新耀奇蹟,康橋資本造就又一逆勢翻盤
作為雲頂新耀、I-Mab的孵化者和控股股東,康橋資本兩度主導逆勢翻盤奇蹟,這不是偶然,而是植根於康橋資本在生物醫藥方面下場運營的精神、企業家思維,以及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的把控力。
因為過於超前,開始都不被理解。
2022年8月16日,雲頂新耀股價暴跌16%,原因是Trop-2 ADC獲批上市不足百天,卻賣回給吉利德,這成為創新藥資本寒冬的一場大雪。然而,在康橋資本主導下,雲頂新耀從2022年低谷至今,總市值從約20億元回升至約230億元。
當時,康橋資本提前嗅到國內腫瘤領域內卷的氣味,果斷賣掉Trop-2 ADC,回籠4.55億美元現金,轉而聚焦腎科領域,就這一個動作,就讓雲頂翻盤了。
2024年2月,原天境生物拆分為兩家獨立運營的公司:I-Mab(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美國biotech)和TJ Bio(吸納原上市公司中國團隊及資產,中國biotech),這在當時看上去又是一個感傷的故事。
其實,在天境生物中美業務切割時,康橋資本就已經預見到I-Mab將翻盤,而市場共識直到二代IO、4-1BB雙抗價值顯現時,才恍然大悟I-Mab翻盤了。
康橋資本經過艱苦努力,一開始為I-Mab做出前瞻性佈局,留下具有海外權益的4-1BB雙抗,留下1.85億美元現金,這筆錢甚至超過維立志博IPO募資淨額。同時重組整個上市公司團隊,精簡組織機構,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打造國際水準的Biotech,把資金用在價值最大化的地方,以最快速度推進美國臨床,以最少的成本生成最多的臨床資料,然後靜待BD時機。
7月17日,I-Mab宣佈以全資收購BridgeHealth,All in 4-1BB平臺,此舉將築牢Givastomig智慧財產權護城河,為後續BD掃除最後一個障礙。同時也築起專利柵欄,鎖定上游權利,把後續CLDN18.2×CD3、CLDN18.2×CD47、CLDN18.2-ADC的全部潛在組合都收入I-Mab囊中,提前阻斷後來者的分子骨架。中國CLDN18.2賽道呈井噴態勢,但絕大多數使用外包CRO提供的鼠源抗體人源化改造,在親和力與表位上難以繞開BridgeHealth的專利族。I-Mab此次收購後,意味著後續國內專案若繼續沿用同一表位,將面臨侵權風險;若要重新篩選抗體,則開發週期可能至少延後12-18個月。
安斯泰來預測CLDN18.2單抗Zolbetuximab將在美國及日本地區創收的驅動下實現銷售額高速增長,年銷售峰值可達7億-14億美元。Zolbetuximab主要適用於PD-L1低表達,同時Claudin18.2高表達的患者中,而Givastomig沒有上述兩個條件的限制,在CLDN18.2低表達(<75%)人群中仍有80%緩解率,對任何PD-L1表達水平患者的緩解率均為71%。
商業上,Zolbetuximab 2024年11 月在美國獲批,預計美國年銷售額2.2 億美元,全球峰值銷售額7 億至14 億美元。I-Mab Givastomig的患者覆蓋量級高10倍,具有超級BD的潛質。大型製藥公司已在關注Givastomig的臨床資料,I-Mab也在與很多潛在的BD合作伙伴進行深入溝通,比如BMS與I-Mab有一個供應協議,免費提供O藥供I-Mab臨床使用,同時擁有優先購買權。
I-Mab將利用自身的前期臨床開發優勢,把藥物資料做紮實,然後儘快實現轉化,希望能與有後期臨床開發、商業開發能力的公司達成license out或其他形式的交易。
Givastomig之後,I-Mab奇蹟繼續,有望將自身在美國市場的臨床開發優勢,與中國高效、高質量的醫藥創新相融合,以實現更長遠的成長。
主導兩次逆勢翻盤,已充分驗證領先時代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康橋資本締造的生物醫藥奇蹟也將繼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