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桃大房子
作者:櫻桃團隊
雖然大家都知道今年會降準降息,但是這話從央行嘴裡說出來就是不一樣。
央行行長潘功勝表示:今年將會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情況擇機降準降息。
潘行長還強調了一嘴,我們目前的存款準備金率依舊有下行的空間。
我們就來預測一下,2025年我們還有多大的降息降準空間,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到底能享受到什麼樣實質性的利好。
降低存款準備金其實就是意味著商業銀行可以減少存放在央行的資金,從而有更多信貸資源投放市場,增加國內貨幣供應量。
目前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從最高的從20.1%降至6.6%,說實在的,降準的空間雖然是有,但是並不是很大。
由於中小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在21年就下調至5%,連續多年沒有更改,外界就猜測,5%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隱形下限,
也就是說今年大型銀行的降準空間也僅剩1.5%左右,也許會分成兩次或者三次下調。
當然這個下限也並不是完全不可突破的,像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的存款準備金多年來維持在1%左右。
而且哪怕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到5%之後暫緩不動,我們也還有其他的貨幣工具。
比如中期借貸便利(MLF),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
甚至央行下場購買國債,未來可以替代降準成為向金融市場主動供給長期流動性的主要工具。
降息後,我們普通人的債務壓力,消費成本,企業的生產成本,投資成本,甚至地方政府的債務成本,全都會集體下降。
2024年1年期lpr下降了35個基點,5年期以上下降了60個基點。
目前我們1年期LPR為3.1%,5年期以上LPR為3.6%,全國平均的商業房貸大約是3.1%,由個別城市還能做到2.9%。
今年的口號既然喊的那麼響亮,貨幣政策以寬鬆為主,意味著今年的降息空間比去年還要大。
如果五年期下降60bp以上,lpr則為3.1%,相當於2025年末房貸利率將會下調至2.5%,個別城市做到2.3%。
如若後期能降至2.5%,那麼對於買房人來說,又能省下一大筆真金白銀。
以貸款100萬,等額本息30年為例:
房貸利率3.0%,每月還款約4216元,利息總額約51.78萬元。
房貸利率2.5%,每月還款約3951元,利息總額約42.24萬元。
另外lpr下調了,存量房貸業主也能跟著享受降息的福利。
大家現在都已經形成共識了,救市離不開印鈔放水,只有適度通脹才能降低社會整體的負債,包括我們普通人的負債壓力,企業的負債以及地方政府的負債。
春節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了1.6%,這也是個重要訊號。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資本市場非常重要的定價基準,一般來說國債收益率要高於銀行的存款利率。
現在都已經接近甚至比銀行存款利率還低,但是大家依舊瘋搶,也說明了市場的資金會認為銀行的利率繼續下調。
和去年上半年國債價格瘋漲,收益率下跌,央行下場警告不一樣。
因為國債利率的下跌,會給後續的降息留出了空間,從而後續進一步引導央行降息。
中國強力結束通縮的政策導向已非常明顯,這對於股市、樓市和經濟都構成利好。
去年我們降準降息都還算保守,是因為擔心降準和降息,會加大匯率的壓力。
但美元指數又下跌了,人民幣匯率目前是不到7.25,比昨天又升值了。
之前人民幣的匯率最高去到6左右,這一輪科技紅利,有專家認為有可能會漲到5左右。
最近全球的投行都把目光轉向中國資產,大家認為中國資產目前嚴重被低估了。
就拿李嘉誠賣那個港口來舉例吧,四十多個港口就價值1480億港幣,然後長和公司在前幾天的市值也是這麼多,這個是很離譜的。
大家就覺得長和在港股的市值被嚴重低估,還有很多港股的其他中國公司也有類似的情況。
最近港股板塊漲得很猛,這裡面大部分其實都是人民幣資產,而在未來人民幣升值,這些資產也會變相升值。
中國資產既包含一些有發展潛力的大公司,還包括中國的優質房產。
會議中,領導就說了:
“房地產是老百姓資產的主要資本市場有部分。穩住資產價格可以釋放財富效應。
資本市場有句話叫“三根陽線改變你的信仰”,資產價格形態的改變可以提振消費,促進物價溫和回升。”
換句話說,提振消費的關鍵還得靠資產價格的上漲。
股市漲,房價表現自然不會差,隨著房貸利率逐漸和租售比相當,房地產市場基本上可以進入到一個比較平穩的階段。
而貨幣寬鬆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房價上漲的幅度。
整體而言,2025年不悲觀,畢竟轟油門開始了,也註定了註定了今年股市和樓市都會是紅紅火火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