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這句話常常引起大家的共鳴,成年人表現出來的很多心理問題,究其根源在於童年時遭受的創傷。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17.9%的小學生和23%的初中生存在抑鬱風險,23.1%的小學生和39.9%的初中生存在焦慮風險。可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普遍現象,應該引起廣泛的重視。
從10歲左右,激素的分泌和大腦的發育引起了孩子心理層面的變化,他們開始進入人生重要的階段——“青春期”。
少年們突然長出鋒利的刺,時而蜷縮起來對抗內心焦慮,時而豎起來防禦外界評判。那些被誤解的“叛逆”“脆弱”“封閉”,實則是尚未學會與自我、與世界對話的求救訊號。
家裡毫無徵兆地爆發區域性“地震”“泥石流”“龍捲風”等災害性事件,無一不是這個階段的表現。

《小歡喜》劇照
這些狀況的發生,又真的只是源於孩子?也不盡然。
不少孩子遇到問題,容易情緒激動,劍走偏鋒;父母遇到孩子的過激反應,也會被激發負面情緒。但是如果我們能讀懂這些訊號,及時給予支援和幫助,是不是衝突矛盾會更小?這個階段的度過也會變得風平浪靜?
推薦一套暢銷日本14年,加印20餘次,幫助10餘萬學生的青春期心理自助圖書——《少年不煩惱》。

點選圖片,一鍵下單

這是一套送給即將進入青春期和正在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自助工具書!
幫他們找到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的道路。
32個典型案例,涵蓋孩子各種常見問題
這套書的創作團隊是教育家、心理學家和資深心理諮詢師。他們從多年一線青少年心理諮詢案例中整理出32個典型案例,覆蓋了青春期孩子學習、家庭、交友、手機、上網等各種生活場景,將這個年齡段孩子常見的煩惱一網打盡。孩子心理方面的困惑,基本上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01
“與自己和解”從來不是躺平擺爛

當煩躁、嫉妒、敏感像潮汐般不受控,
當過於追求完美把自己逼成“自卑觸發器”,
當拖延症已經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
孩子怎樣才能保持情緒的穩定呢?
漫畫+群聊形式輕鬆活潑,讓閱讀變得有趣。
沒有誰喜歡長篇大論和嚴肅的說教。《少年不煩惱》採用影像化、碎片化的漫畫+群聊形式,將嚴謹的心理學知識、問題分析和實用工具都用輕鬆、有趣的形式呈現出來。
書中沒有灌輸“你要自信””你要加油”的空洞口號,而是帶少年走進“群聊”,解密各種情緒和行為的表象和應對方法。

性格率真的明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容易煩躁,衝身邊的人發火,事後又非常後悔。
明子現在該怎麼做?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同,因此,解決問題的建議最忌“一刀切”。26個不同性格的同伴上線支招,他們站在各自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建議。

這些建議更像是不同性格的孩子在面對同一問題時會採取的應對方式,真實表現出這個階段所有孩子的狀態。因此每個建議之後,都會有優劣勢比較和注意事項。
這樣,明子和讀者就有了可以參考行動的樣本。同時,聽取夥伴們討論的過程,也是她思考的過程,方便她依據自己的性格,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但是性格如此,明子下次覺得煩躁的時候,還會陷入“發火——後悔——道歉”的死迴圈嗎?
→ “呼吸冷靜法”,可以幫助明子處理突如其來的壞脾氣


運用這種方法,明子果然更開心了,和同學的關係也改善了。
→ 書中還設計“積極轉換”評價話術,幫助孩子重新認識自己,提升自信。

→ “情緒自愈圖表”,解析各種情緒的表現和應對方法,幫助孩子獲得一顆“強大的內心”

真正的和解不是與問題劃清界限,而是發現自己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情感,找到連自己都沒意識到的優點,學會在暴風雨中站穩腳跟。
02
“與世界和解”也不是對現實的妥協

那些大大小小的“災禍現場”,實則是珍貴的成長界碑,
和朋友吵架了,不意味著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被霸凌了,絕不意味著“被害者有罪論”,
朋友提出讓你為難的要求,不意味著你需要為了友誼“委曲求全”,
每一個和同伴相處中出現的問題,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
小櫻因為體形微胖,被人取外號,被同學嘲笑。

她該忍氣吞聲,還是奮起反抗?

“智囊團”上線,紛紛支招,說出了面對霸凌時的幾種常見處理方式。

小櫻雖然不喜歡和別人發生正面衝突,也勇敢地做出反抗,尋求成年人的幫助。
因為,作為未成年人,她不必也不可能自己一個人解決所有的問題。

面對霸凌,每個受到傷害的孩子都應該堅定地相信一點——“被霸凌絕對不是我的錯”!

當然,有的時候,被開玩笑和被霸凌的界限並不是那麼清晰。如何才能判斷自己是不是遭到霸凌?

在霸凌事件中,不僅有被霸凌者和霸凌者,圍觀者的態度也至關重要。
是漠不關心默默走開,做沉默的大多數?
還是站在一邊圍觀,架秧起鬨?
又或者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每個人都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玩笑與霸凌之間的界限,有時候你的玩笑就是扎傷別人的“利刺”!
圍觀起鬨者,看似沒有動手,但助長霸凌者的氣勢,又怎麼不能說是隱形的霸凌者呢?


03
認識到問題所在還不夠,
擁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少年不煩惱》中還提供了心理學小知識、趣味自測表、溝通話術等19種實用工具。學會“動作觀察法”,瞭解對方真實的想法;運用“喬哈里視窗”全面認識自己;活用“自尊心測量表”掌握培養自尊心的關鍵;測一測“手機依賴”程度,掌控自己的時間,不做網癮少年;活用“情緒自愈圖表”,正確應對負面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掌握“溝通話術”,成為社交達人……
→“自信表達練習”,讓你學會自信、有禮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不再“言不由衷”“詞不達意”

→ “與不喜歡的人打交道”,傳授面對不同人的交往技巧和話術,讓你變身“社交達人”

書中從頭至尾沒有對孩子言行的指責和批評,沒有長篇累牘的行為分析和案例講解,用漫畫、對話、圖表、小貼士的形式展現孩子遇到的心理困擾和同齡人解決問題的思路,相當於孩子的情緒漫畫小日記。
如果父母讀懂這本小日記,就可以在親子溝通中更加耐心,更加有方式方法,用自己的愛心溫暖孩子的心靈,撫平TA身上的尖刺,幫助孩子更好地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當然,專家也給父母支了招,幫助父母更深入地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角度和技巧。

所有和解的本質,都是讓愛找到正確的語法。
《少年不煩惱》
不僅僅是一本解決問題的青春期心理自助工具書
也是一面讓光照進來的稜鏡
當少年心中的刺折射出七彩流光
那正是青春破繭的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