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作者:
美國矽谷公立小學老師
美國雙語教育學碩士
分享美式教育經驗談
座標加州,10年教學經驗
最近發生在山東濟南的新聞,大家看了嗎?實在讓人既痛心、又氣憤!

這是現實版的“容嬤嬤”嗎?天哪,這樣的事情,既然發生在小學的校園!
最可氣的是,這個事件發生在今年的6月份,章丘區教育和體育局已經進行了詳細的調查,調查結果認為不達到校園霸凌的標準。
這都不算校園霸凌的話,那麼校園霸凌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看看《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怎麼說,其中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學生之間在年齡、身體或者人數等方面佔優勢的一方蓄意或者惡意對另一方實施前款行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壓、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可以認定為構成欺凌。
如果在別人身上扎針,不算對人身造成傷害,那什麼才算?難道真要到了重傷、致殘,才算嗎?
事件中的兩人已經進入了初中,據說女孩還和施暴者在同一個學校。
有一段採訪,女生哭訴著說:“我不知道我自己做錯了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聽到女孩的哭訴,心都醉了一地。我想說:寶貝,你沒有做錯什麼,錯的是他啊…
面對這樣的人身傷害,女孩還在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記得我曾觀摩過一個3年級老師的教室,她的教室裡就掛了一張這樣關於霸凌Bully的海報,第一條就是:Bully is not your fault! 霸凌絕對不是你的錯誤!

當時的我還很懵懂,看到這樣的事件似乎不覺得有什麼,覺得大家是在鬧著玩。也許當事人也是同樣的感受,雖然很痛,但覺得對方跟我“鬧著玩”,便不以為然。
現在看來,我小時候是缺失“識別霸凌”的教育的,甚至我連“霸凌”這個詞都沒聽說過。
在美國小學,只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就算是霸凌,需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
3. 發生超過多次

回看新聞中的“扎針”事件,這四條難道不是全中嗎?!

美國校園的霸凌也是層出不窮,學校和家長都十分重視。
之前我就分享過一個自己親身處理過的校園霸凌事件。
我為這個媽媽的行為點贊,她在瞭解到女兒在學校可能被霸凌的時候,第一時間就來到學校和校長說明此事,希望學校為此要做些什麼,並且第一時間告訴了老師,希望老師要特別關注。
作為班主任,我每天在觀察這個女孩的情緒變化。在遭遇霸凌的那段日子裡,女孩變得特別愛哭,在教室裡常常找老師要抱抱,下課後也不敢一個人走。可見,霸凌對一個孩子的內心傷害有多大!

這是我們學校每月的品格培養的主題,比如9月份是Empathy同理心,教會孩子們如何理解他人的情感,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

12月份的主題是責任感Responsibility,告訴孩子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培養自律性和對他人、社會的責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