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雙手支援。
今天新聞聯播一個大訊息:

劃一下重點:
1、促就業穩外貿
貿易摩擦的當下,外需受阻,外貿行業遭遇困難,我們知道外貿提供的就業崗位也是很多的,都是普通百姓的生計所在。
目前,從有關部門到平臺企業,針對外貿的幫扶措施已經在進行了:
在拓展外需轉移的同時,擴大出口轉內銷的力度。
未來應該會在各種場合看到出口轉內銷。
2、促消費擴內需
這個不用多說,在促銷費方面,最近備受關注的就是:
服務消費。
應該會是未來促消費的主要抓手,養老、教育、健康、文旅、生育、餐飲、娛樂…
服務消費比耐用品消費更能拉動需求,原因很簡單,耐用品幾年才消費一次,而服務消費的頻率就高多了。
3、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看來最近的傳聞是真的了,應對外部需求的受阻,房地產還是拉經濟最快的辦法。
昨天的小作文:
棚改2.0+地產收儲。
規模恐怕要超萬億,暫時拉一拉經濟吧。
4、社會救助法案
這次會議一個引人注目的訊息是:
《社會救助法案(草案)》獲得原則性透過,即將提交審議。
會議指出: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體系中兜底性、基礎性的制度安排,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科學確定救助水平,強化部門協同,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形成為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的強大合力。
這裡有兩點值得關注:
一是兜底:
之前一直說,刺激內需三板斧,增加收入、提高兜底、供給升級。
現在政策都在落實:
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是增加收入,社保救助法案是提高兜底,供給升級之前也出臺辦法了。
有錢花,不怕花,內需自然提上來了。
不要急,一步一步來。
二是制度:
跟民營促進法一樣,靠開會、靠檔案、靠口頭承諾,都不如制度性安排,法律層面確認。
把社會救助從制度上安排下來,才能真正落地,大家也才能真正相信。
我知道:
很多人對國家增加收入,提高兜底的表態,都將信將疑,很多人甚至在評論區冷嘲熱諷。
但是,現在從法律上確認,在制度上安排,大家總該相信了吧。
好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盤考慮,還要講究時機,沒有說說那麼簡單的。
穩住不要慌。
就這樣。
情況比較罕見。
這兩天,五位最高層集體密集奔赴各地調研,這種情況還是比較罕見的:
應該會有大動作?
可以繼續閱讀:情況比較罕見。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