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開年,醫美注射填充領域迎來重要進展:
1月20日,國內首個瓊脂糖注射填充劑Algeness VL正式獲批。6天后,國產產品也迎來重大進展,專注瓊脂糖材料研發的上海花瓣生物(下文簡稱花瓣生物)宣佈完成數千萬元首輪融資,其自主研發的“安柔美”瓊脂糖注射凝膠(AG15)也同步進入了臨床註冊階段。

花瓣生物是國內極少數專注於瓊脂糖材料創新形態與醫學應用的創新企業,由貝融生物、遼寧德瑪、武漢熙瑞顏共同出資,於2023年成立。
花瓣生物創始人兼CEO劉豔冬介紹,從目前的初步反饋來看,產品在注射順滑性、患者滿意度、安全性方面表現非常穩定,沒有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未發生組織排異或移位等情況。
01
與玻尿酸差異化互補
瓊脂糖並非醫療界新面孔。這種從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調控的凝膠特性,以及更低的免疫刺激風險,在科研、食品、製藥等領域已經廣泛使用,其安全性已有充分驗證。
隨著產業對其研究的逐步深入,瓊脂糖的安全性、形態穩定性和代謝可控性特質在醫美填充領域也展現出了巨大價值。
面部填充作為當下火熱的面部抗衰方式,透過對面部進行填充,以改善面部輪廓、提高面部美觀度,常見填充材料如玻尿酸、膠原蛋白、再生類等材料。安全性、自然度、永續性和價格(可量產),則是影響各類填充材料市場佔有率的主要因素。
“在醫美材料的發展中,玻尿酸、PLLA(聚左旋乳酸)、PCL(聚己內酯)等傳統產品已形成一定市場格局。但在‘安全性、穩定性、材料結構可控性’等核心維度上,仍然有可以突破的空間。”花瓣生物堅信,瓊脂糖材料便是實現這一突破的天選材料,能為行業帶來新的安全標準和治療體驗。
隨著廠商擴容、消費升級和市場教育的推進,求美者的關注重點逐漸從“價格”轉向“效果”,對材料與適應症的匹配性要求顯著提升。這一消費者趨勢也使得瓊脂糖這類能更有效解決差異化適應症的材料,有了發展機會。
與傳統填充物相比,瓊脂糖的形態穩定性更高,不易吸水膨脹,結構清晰可控,這使得它在一些需要形態支撐但又不能有膨脹風險的部位,能作為填充的一個新選擇。此外,瓊脂糖因其物理降解特性,在體內的代謝路徑更傾向於自然物理分解,不依賴特定酶解,這也為長期使用的可預測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劉豔冬強調:“瓊脂糖在安全性、結構可控性等維度為行業提供了新的突破方向,但其並非是對現有材料的替代,而是形成差異化互補,以滿足市場對不同治療需求、不同治療週期的多元選擇。”
瓊脂糖凝膠因其可調節的軟硬度、力學效能而區別於其他材料,可以獲得不同的生物學結果,透過濃度、分子量和製劑配方,可以製備出不同效果的醫學產品。例如,瓊脂糖凝膠的濃度與其硬度成正比,低濃度下性質較軟,適用於軟性填充市場,高濃度下則較硬,可滿足骨相填充的需求。
具有特定濃度的瓊脂糖凝膠產品AG15便是花瓣生物透過精準調整瓊脂糖的濃度、分子結構和成型方式,並經過大量評估與前期實驗後的成果。
02
臨床試驗反饋穩定,正在探索更多適應症
作為全球第二款、國內首個原研瓊脂糖注射劑,AG15主要面向面部、頸部、手部等軟組織皺紋填充需求。其臨床試驗於2月19日正式啟動。該臨床試驗主要圍繞頸紋這一適應症展開,同時觀察產品在不同注射層次、不同代謝人群中的表現。
從當前臨床使用與實驗反饋來看,AG15效果可維持6個月以上,在安全性、自然度和長效性方面表現穩定,沒有出現明顯不良反應,也未有組織排異或移位等情況發生。
特定濃度的瓊脂糖,既具備了較好的可注射性,也擁有較強的組織支撐力,在軟組織層次的表現尤為理想;從臨床實際應用角度考慮,特定濃度的瓊脂糖凝膠產品AG15在面中區域、輪廓修飾以及部分淺層填充中表現都很均衡,非常適合作為首款進入市場的“多適應症”型產品。
立足更遠視角,這一“多適應症”型產品可以更快獲得醫生的使用反饋,也能為花瓣生物後續高濃度產品在更深層或更持久治療場景中的拓展打下基礎。此外,花瓣生物還會拓展更多適應症研究,並同步推進產品註冊與商業化節奏。
為了進一步加速產品商業化程序,花瓣生物與聯合麗格(北京)醫療美容投資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瓊脂糖凝膠在面部注射領域的創新研發、臨床應用及市場化推廣展開深度合作,致力於推動醫美行業技術升級與生態可持續發展。首階段目標聚焦於開發兼具“即時效果”與“長效安全”的全新瓊脂糖凝膠注射劑,透過安全穩定的植入,實現更自然的美型效果。此次合作的達成,標誌著花瓣生物在市場化佈局中邁出了堅實一步,也為未來瓊脂糖材料的臨床推廣奠定了良好基礎。
03
突破三大關鍵壁壘,致力走向全球
良好的材料特性,使瓊脂糖成為醫美領域中一種理想的生物填充劑。瓊脂糖也因此被行業人士認為,有望成為下一代注射填充材料的新標杆。
但高預期並未催生研發熱潮。當前,全球範圍內持續投入研發瓊脂糖的企業非常有限。劉豔冬將這一現象歸因於三大產業化瓶頸:
首先是工藝創新門檻高。瓊脂糖的分子結構穩定性強,但流動性差,要想實現“可注射性”,必須透過配方和工藝的高度創新來調控其流變效能。
其次,當前的瓊脂糖產業鏈尚不成熟,原料控制、加工方式及產品穩定性評估均缺乏標準化,企業需自主建立全流程質量控制體系,導致研發週期延長、成本增高。
第三,瓊脂糖新材料的市場教育不足。醫美市場對新材料接受度存在滯後性,這對企業的市場教育能力和產品轉化能力也是考驗,需聯合機構開展大規模醫師培訓,重構注射手法與效果評估標準。
作為注射醫美的先行者,花瓣生物也在不斷透過自身努力,來解決瓊脂糖產業化面臨的困境。花瓣生物基於瓊脂糖材料可作為基質材料的特性,正在探索瓊脂糖與其他生物材料(如HA、膠原蛋白、複合微球等)的協同效應,透過多種材料特性的互補,提升填充劑的柔韌性、支撐力和組織再生能力。尤其是在柔性填充和組織修復領域,瓊脂糖的穩定性與HA的保溼性、膠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相結合,能夠實現更持久和自然的填充效果。
此外,花瓣生物還在研究瓊脂糖與羥基磷灰石(HA)、PLLA(聚左旋乳酸)和PCL(聚己內酯)等材料的組合方案,旨在平衡注射性、支撐性及組織修復能力。尤其是瓊脂糖與羥基磷灰石的協同應用,可在增強填充支撐力的同時,進一步促進鈣源誘導下的組織修復,適用於輪廓支撐及骨感塑形。
未來三年,花瓣生物將不斷完善瓊脂糖與HA填充劑、膠原蛋白等複合配方的應用場景複合配方的應用場景,推動“安柔美”在更多細分領域中的臨床驗證與市場推廣,進一步提升瓊脂糖材料的市場佔有率及品牌影響力。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