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細胞就像安裝在脂肪組織里的定時炸彈,而LIFR抑制劑就是拆彈工具。“
-
值得關注的脂肪生成細胞: CP-A 細胞在中年出現,這類細胞會產生大量新的脂肪細胞。
-
值得關注的關鍵訊號通路:白血病抑制因子受體(LIFR)訊號通路專門在中年時期推動脂肪細胞的形成。
-
值得關注的潛在治療靶點:阻斷LITR 有助於減少與衰老相關的腹部脂肪,有助於延緩衰老。


中年人的悲劇,莫過於暴富的不是錢包,而是肚腩。
內臟脂肪的增加,不但讓中年油膩更顯著,也是各種代謝紊亂的重要風險因素。
導致脂肪堆積的可能原因有兩個:脂肪細胞肥大,或者是脂肪生成。
代謝率的下降是導致脂肪細胞記憶體增加的原因,但之前發表於2021年的研究已經表明:人類在20-50歲之間,基礎能量的消耗並沒有顯著改變[1]。
所以不是因為能量消耗突然減少了,這就沒法讓代謝背鍋了,那麼為什麼中年階段“發福”加速了呢?
有人說是因為運動少了。但是對於中年男來說,年輕時最大的運動可能就是“追女生”,但這能算運動嗎?
2025年4月,發表於《科學》雜誌的研究揭示,中年發福的原因,是脂肪前體細胞(APCs)在中年時突變,突然解鎖了脂肪生成的超能力![2]
脂肪前體細胞也是一種幹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的幹細胞數量和活性會逐漸衰減,但是脂肪前體細胞到中年時卻突然變得如狼似虎:生成脂肪細胞的效率突然暴增!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不僅精準地發生於特定的身體部位(內臟脂肪),還跟性別有關:
- 雄性小鼠12月齡時(相當於人類45歲),白色脂肪組織(gWAT)重量是年輕小鼠的4.6倍,80%脂肪細胞屬新生
- 相比之下,雌性小鼠同期增重比較輕微,揭示性別差異
- 隨著雄性小鼠內臟脂肪的激增,中年小鼠出現了能量消耗下降,胰島素抵抗指數飆升的現象,這與人類中年發福後容易發生的現象相符合
透過單細胞測序技術,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特殊的CP-A脂肪前體細胞,這種細胞帶有LIFR標記,在小鼠9個月大時開始出現,12個月時達到峰值中年時突然大增,18個月後數量下降。
CP-A細胞具有超強的脂肪生成能力。與年輕小鼠的脂肪前體細胞相比,CP-A表現出更強的增殖和分化能力。
將年輕小鼠的脂肪前體細胞移植到中年小鼠體內,風平浪靜,沒啥變化;但是將富含CP-A細胞的脂肪前體細胞移植到年輕小鼠中,則能看到年輕小鼠突然進入發福的中年,瘋狂製造脂肪細胞。
CP-A也主要存在於雄性小鼠的內臟脂肪中,這完美解釋了為何中年男性更容易出現內臟脂肪堆積。
LIFR不僅僅是CP-A細胞的標記,它還跟CP-A細胞的功能有關。
LIFR是一種受體蛋白,可以啟用STAT3(訊號轉導與轉錄啟用因子3)訊號通路。研究人員給中年小鼠使用了一種靶向LIFR的藥物EC359,結果發現CP-A細胞產生脂肪的能力明顯下降,小鼠的內臟脂肪也變少了,脂肪細胞的數目幾乎腰斬。
對於其他的脂肪前體細胞,EC359沒有啥影響,說明這種藥物只針對CP-A細胞。
雖然該研究主要是基於小鼠的實驗,但研究者在人類男性的內臟脂肪樣本中同樣發現了類似CP-A的細胞,而且其功能同樣依賴LIFR訊號通路。
這說明人類和小鼠可能有著同樣的“中年發福”機制。
總之,《科學》上發表的研究表明,男性中年發福是“科學”,不怪代謝,也不是因為運動不夠。
並不是說增加運動量完全沒有用,但說明針對啤酒肚,一般的運動效果遠遠不夠。
而針對LITR的藥物開發,未來可能成為中年男“啤酒肚”的救星。
需要指出的是,女性並非沒有中年發福的煩惱,但是性別不同,煩惱應該各不相同。女性中年的肥胖,應該跟激素的波動有關。
雖然中年發福不可避免,但中年不是代謝的終點,而是干預衰老的起點。
參考文獻:
1.Pontzer, H., et 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human life course. Science, 2021. 373(6556): p. 808-812.
2.Wang, G., et al., Distinct adipose progenitor cells emerging with age drive active adipogenesis. Science, 2025. 388(6745): p. eadj0430.
(作者: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著有科普讀物:《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談最前沿的醫學研究,也可以講最通俗的故事。本文僅作為醫學常識性科普,不作為任何醫療建議。若有不適,請儘快就醫,遵醫囑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