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自然》雜誌報道,一項新研究表明,即使在大幅減重後,身體的脂肪細胞仍保留著肥胖的“記憶”,這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減肥後很難保持苗條身材。


試圖減肥的人通常需要長期護理以避免體重反彈。研究結果表明,這很可能是因為身體的脂肪細胞還保留著肥胖的“記憶”。這種記憶來源於肥胖經歷導致脂肪細胞表觀基因組發生變化。表觀基因組是一組化學標記,可以附著在DNA(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上,調節基因活性。對於脂肪細胞來說,這些變化會使基因活性發生轉變,導致它們無法正常工作。這種損害以及基因活性的變化,即使在體重減輕至健康水平後,仍可能持續很長時間。
研究的共同作者、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家勞拉·辛特(Laura Hinte)指出,這些結果表明,減肥人士往往需要長期的干預才能避免體重反彈。她強調,“這不是你的錯,你可能需要更多幫助。”
儘管我們早就知道,身體在減肥後往往會恢復肥胖,但“這究竟是如何以及為何發生的,幾乎就像一個黑匣子”。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研究代謝的表觀基因組專家玄哲·羅(Hyun Cheol Roh)表示,這項新研究展示了分子層面的機制,非常具有啟發性。
為了探究肥胖記憶,研究人員分析了一組嚴重肥胖者的脂肪組織,以及一組從未肥胖者的對照樣本。他們發現,肥胖人群的脂肪細胞中某些基因的活性高於對照組,而另一些基因活性則較低。即使接受減重手術,兩年後肥胖組的體重明顯下降,但其脂肪細胞的基因活動模式仍然保持肥胖特徵。類似結果也出現在減重的小鼠實驗中。
研究發現,在肥胖狀態下活躍的基因與炎症和纖維化(疤痕樣組織形成)相關,而活性降低的基因則是維持脂肪細胞正常功能的關鍵。研究還追蹤到這些基因活動的變化與表觀基因組的改變有關,這些變化對基因是否活躍具有深遠影響。透過讓肥胖小鼠減肥,科學家測試了這些變化的永續性。結果顯示,小鼠恢復瘦身幾個月後,其表觀基因組的改變仍然存在,似乎細胞“記住”了肥胖經歷。
研究的共同作者、表觀基因組專家費迪南德·馮·邁恩(Ferdinand von Meyen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種肥胖記憶會持續多久。他推測可能存在一個時間視窗,記憶會逐漸消退,但具體時間未知。
為了進一步研究肥胖記憶的影響,研究人員分析了減重小鼠的脂肪細胞。這些細胞比從未肥胖小鼠的脂肪細胞吸收了更多糖分和脂肪。減重小鼠在高脂飲食下的增重速度也明顯快於對照組。然而,其他科學家指出,儘管研究提供了脂肪細胞表觀遺傳變化的清單,但尚未證明這些變化與細胞功能改變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馮·邁恩強調,預防肥胖的發生至關重要。雖然減重後可以保持瘦身,但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他補充說,這項研究有助於減輕肥胖者面臨的汙名化壓力,讓人們更理解這種狀況的科學本質。
參考資料:
(1)Fat cells have a ‘memory’ of obesity — hinting at why it’s hard to keep weight off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614-9

本文為編譯內容。編譯:李永博;編輯:西西;校對:柳寶慶。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報·書評週刊》2023合訂本廣告。



點選“閱讀原文”
即刻購買《寫童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