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穗銀行亞洲首席外匯策略師張建泰表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突破7.2,為人民幣匯率市場提供更多彈性,以應對關稅及貿易形勢的波動
文|《財經》記者 康愷
編輯|張威
隨著全球貿易戰的焦慮情緒橫掃市場,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歷史新低。
北京時間4月9日4時左右,彭博的資料顯示,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跌至7.4290,創歷史新低。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亦跌至2023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Wind(萬得)資料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8日收盤,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7.3368、7.4278。
北京時間4月9日開盤,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7.3420、7.4261。截至當地時間11時,報7.3499、7.3821。
北京時間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中國央行”)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設定在7.2038水平,為2023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自美國總統特朗普2024年11月勝選以來,這是人民幣中間價第一次低於7.20。北京時間4月9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7.2066。

為何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歷史新低?澳新銀行資深中國策略師邢兆鵬對《財經》表示,一方面還是特朗普帶來的關稅衝擊。相較於2018年,特朗普此番關稅政策並非漸進性,而是一步到位,其衝擊力度較大。
從關稅角度來看,高盛在4月3日釋出的研報中稱,美國政府新徵收的“對等關稅”和2月、3月兩次徵收的關稅,會衝擊中國對美出口和整體對外出口。此外,一些中國貿易商將商品出口到越南,經加工後再出口到美國。美國對越南等東盟國家徵收關稅,也將對中國出口帶來影響。
邢兆鵬進一步表示,從匯率市場本身來看,另一方面則在於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突破7.2水平,這使得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較大。
瑞穗銀行亞洲首席外匯策略師張建泰對《財經》稱,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突破7.2,為人民幣匯率市場提供更多彈性,以應對關稅及貿易形勢的波動。
根據相關規定,在岸人民幣即期匯率可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下2%的區間內波動。截至目前,1個月期離岸人民幣隱含波動率已升至7.1%,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加大。
對於未來中國央行如何應對匯率波動,邢兆鵬認為,由於當前關稅前景的不確定性,其干預力度或是謹慎且漸進的。目前,中國央行的干預工具箱仍充足,如調整逆週期因子、抽緊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釋放境內美元流動性等。
邢兆鵬則稱,未來一段時間內,關稅仍將主導人民幣及全球匯率市場。此外,關稅亦將衝擊美國經濟,進而帶動美元指數下挫,但該因素或將過一段時間才能產生影響。
對於關稅問題,4月5日,新華社釋出《中國政府關於反對美國濫施關稅的立場》嚴正指出,近期,美國以各種藉口宣佈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嚴重侵犯各國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中國政府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4月8日下午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李強指出,日前,美國以各種藉口宣佈對包括中歐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行徑。中方採取的堅決措施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也是為了捍衛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公平正義。
為應對關稅衝擊,從宏觀政策來看,中金公司的研報稱,中國經濟處在“弱復甦”路徑。在2024年9月的政策刺激支援下,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較高。二季度,中國經濟面臨關稅衝擊,後續或會有財政貨幣刺激政策對沖。中國通脹明顯低於美國,無需面對刺激增長與控制通脹的兩難取捨,逆週期政策制約更少,空間更大。預期中國政府將透過財政貨幣協同發力,刺激消費內需,支援經濟在中長期延續復甦趨勢。
高盛認為,為應對關稅衝擊,未來中國政府或採取更多的寬鬆政策。從財政政策來看,二季度,中國政府將加速發行政府債券。從貨幣政策來看,二季度,預計中國央行將降準50基點、降息20個基點。三季度、四季度,中國央行將再次降準50基點兩次。降準可能為進一步放鬆財政政策鋪平道路,並被市場視作釋放支援經濟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