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全天震盪調整,三大指數小幅下跌。
盤面上,機器人概念股集體大漲,麥迪科技等漲停。可控核聚變概念股再度走強,百利電氣漲停。智慧駕駛概念股表現活躍,路暢科技等多股漲停。下跌方面,物流概念股展開調整,華光源海跌超10%高位股持續獲資金追捧,渝三峽A等多股漲停。
截至收盤,滬指跌0.4%,深成指跌0.07%,創業板指跌0.19%。市場熱點快速輪動,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30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09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629億。
01. 存量博弈!熱點延續高速輪動
今日,A股市場震盪分化,三大指數漲跌不一。縮量成交背景下,市場熱點依舊延續快速輪動態勢,機器人、可控核聚變這兩個此前火爆的熱點再度迎來資金熱炒。
其中,機器人產業鏈再迎全線爆發,PEEK材料領漲兩市。
產業動態方面,據證券時報,中國聯通宣佈聯合華為推出家庭機器人“智家通通”,中國聯通方面稱其為“全國產、全自研”產品。目前,越來越多的跨界巨頭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火熱。據不完全統計,騰訊、京東、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巨頭,美的、海爾等家電業領軍企業以及比亞迪、奇瑞等大型車企紛紛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宣佈重要舉措或釋出新產品。
市場動向方面,央行等四部門召開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進會,要求落實落細構建科技金融體制的各項政策舉措,探索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全方位支援科技創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分析人士認為,機器人作為“AI”落地的最終載體,是硬科技的典型代表,有望受益於科技金融的政策利好。
此外,汽車零部件等相關板塊同樣漲幅居前。
訊息面上,強制性國家標準《輕型汽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完成起草,進入公開徵求意見階段。對比現行標準,該標準由推薦性轉為強制性,且適用範圍有所擴大。強制性國標實施後,所有的乘用車必須安裝“AEBS”,中國市場汽車大規模前裝AEBS進入倒計時。
整體而言,隨著市場存量博弈的延續,高標個股抱團的現象越發明顯,渝三峽A走出13天9板,成飛整合8連板。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後續抱團個股虧錢效應開始蔓延的話,便需警惕短線全線退潮之風險。應對上,耐心等待市場決出更明確的領漲核心後再行跟隨,或具更高勝率。
02. 上交所召開基金銷售機構座談會
據中證報訊息,5月15日,上交所召開專題座談會,與多家基金銷售機構代表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
近年來,基金銷售機構加快指數業務建設,指數基金保有規模增長顯著,並透過便利性平臺、多元化選擇和陪伴化服務,成為指數化投資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與會機構一致認為,當前指數化投資迎來發展機遇期,指數化投資憑藉其分散風險、透明度高、交易便捷等顯著優勢,已經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認可。
各與會機構均表示,2024年以來,投資者加速透過ETF進行佈局,指數基金使用者顯著增長。同時,與會機構也將把指數業務作為戰略重心進行佈局,透過加大指數基金產品供給、強化指數基金投教、創新指數投資服務工具、佈局指數基金投顧業務等手段,加大資源投入,推動指數化投資業務的發展。
上交所將與市場各方加強合作,凝聚共識,共同推動指數化投資生態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強化理念宣導,加強推廣投教合作,加快培育形成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理念;另一方面,營造良好生態,建立良性有序、健康發展的行業文化,最佳化投資研究、市場推廣等資源配置,從“重規模”向“重回報”轉變,深入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多措並舉提升投資者保護與服務質效,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夯實金融強國建設投資者基礎。
03. A股或有61%的理論上行空間
展望後市,機構對A股漲幅空間頗為樂觀。
高盛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將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12個月目標分別上調至84點和4600點(分別有11%和17%的潛在上漲空間),並維持對中國股票的超配評級。
招商證券最新研報也看好A股後續的上行空間。招商證券張夏團隊研報指出,在假設成立前提下,滬深300指數總市值存在22%~61%的理論上行空間。
第一,2025年中國經濟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新常態,總需求增速結束三年低迷和下行,進入增速穩定波動率降低的新時代;也結束過去20年基於地產、基建、製造業投資驅動經濟的信用週期模式。上市公司收入利潤增速進入低增速,低波動的新常態。A股的自由現金流佔經營現金流量淨額比例持續提升,自由現金流收益率不斷提升。
第二,滬深300指數可以分為銀行,非金融建築以及建築非銀幾個板塊。銀行股內在回報率主要是股息率,非金融建築內在回報率考慮自由現金流收益率和靜態內在回報率(SIRR)。經營情況穩定後,銀行股息率穩定,看成類固收資產,在2023年7月之後開啟了股息率相對無風險利率利差下行。最後下行的是滬深300非金融建築的自由現金流和SIRR相對無風險利率利差下行。這種利差收斂下行對應的就是估值的提升。
第三,估算得出,滬深300銀行股息率合理下行的區間是4.1%~3.6%,對應的市值增幅是20%~36%;滬深300非金融建築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和SIRR如果也下降到類似的水平,則對應的市值增幅36%~80%。不考慮非銀建築的市值增加,滬深300在各種假設成立時,理論的市值增幅是22%~61%。
第四,上述假設沒有考慮滬深300自由現金流收益率佔比提升的空間。參考發達國家過去十年平均的資本開支強度和自由現金流佔比,滬深300指數自由現金流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招商證券指出,以上假設全部發生,則滬深300指數將會在未來兩年迎來較大幅度的重估。

2024年,隨著經濟走勢、房價與利率下行,國內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跌破2%,且極有可能長期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從2025年起,中國家庭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保值難題。
在低利率、低通脹與老齡化時代,除了降低房地產比例,增配國債、保險等避險資產。更好的做法是將選取標的擴大到全球的核心資產(比如鎖定4%利率的美債),讓家庭資產配置的收益率更穩健、風險對沖性更充分。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朋友,請新增運營微信(lang202501),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