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ETF單日成交突破1990億元!多路資金出手釋放積極訊號

2025.04.07
本文字數:3468,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導讀“從反應速度和力度看,各方都已有充分準備,形成市場的託底力量。”
作者 | 第一財經 曹璐
國家隊出手增持,多重利好訊息集中提振,4月8日,A股反彈收漲,三大股指全部翻紅,近3300只個股“飄紅”,全天成交額約1.65萬億元。
隨著積極因素快速累積,增量資金正在陸續入市,股票型ETF市場同步呈現爆發式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最近兩個交易日,股票型ETF成交額分別為1837.19億元、1990億元,較清明節前增長明顯。從資金流向看,包括滬深300ETF在內的多隻寬基ETF獲大筆資金買入,成交額出現明顯地放量增長,甚至刷新歷史新高。
其中,4只頭部滬深300ETF近兩日累計成交超過1110億元,成為資金配置核心標的。創業板指、中證1000等指數ETF以及部分主題行業產品同樣獲得大額申購,顯示部分資金正進行多層次佈局。
“市場的穩定需要大規模資金淨流入的支援。”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對第一財經分析,長線資金作為市場的壓艙石,管理風格穩健、投資期限長的特點,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股權風險溢價。在極端的市場情況下,中央匯金等機構持股規模依然有進一步提升的能力以穩定市場。

國家隊資金大舉買入

4月8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反彈,上證指數重新站到3100點之上,截至收盤上漲1.58%收報3145.55點,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0.64%、1.83%。
當日,A股市場成交額約1.65萬億元,繼前一個交易日再度放量352.37億元。同時,全市場近3300股上漲,逾百股漲停。
這場強勢反攻的背後,或許是受“國家隊”攜大量資金入場託市的訊息提振。7日至8日盤前,重磅利好連續釋放: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央匯金”)、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國新”)、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誠通”)等相繼宣告出手,增持包括ETF在內的中國股票資產,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執行。
中國國新在公告中還明確了相關金額。內容顯示,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方式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為800億元。
政策效應在ETF市場體現得尤為顯著。8日一開盤,多隻滬深300ETF、上證50ETF等寬基產品開盤1小時成交額迅速突破數十億,3只滬深300ETF產品則在50億元以上。其中,市場最大規模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達到近80億元。
雖然買入產品的具體名稱、數量等資訊並未公開,但從這兩日的成交額等資料變化來看,“國家隊”此輪增持的大機率依然是寬基ETF產品為主。中央匯金8日也表示,下一步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
Wind資料顯示,截至4月7日收盤,全市場股票型ETF的總成交額為1837.19億元,較之前一個交易日的816.69億元增加了上千億元,環比增漲1.25倍。8日成交額再度放量,進一步攀升至1990億元以上。
從7日的情況來看,單日成交額超過10億元的有32只ETF產品,數量環比增加近9成。具體來看,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交額達到243.15億元,較之前一個交易日增加4.5倍以上,同時也創下去年10月9日以來的單日新高。
此外,易方達滬深300ETF成交額激增6倍突破107億元,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旗下滬深300ETF的成交額同樣暴增了近7倍和11.8倍。上述4只頭部滬深300ETF單日成交額合計突破505億元。
出現明顯放量的還有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夏上證50ETF、華夏中證1000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富國上證綜指ETF等產品,單日環比增加均在3倍及以上。如易方達創業板ETF的成交額為126.6億元,增幅為298%。
8日,部分活躍的產品略有回落,但仍保持較高的成交額。如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單日成交額回落至216.69億元,仍是當日成交額最高的股票型ETF產品;易方達創業板ETF的成交額則較前一日減半,達到近53億元。
同時,也有不少產品成為新的增持目標。如南方中證500ETF的單日成交額從25億元增至160億元,環比增加5.4倍;廣發中證1000ETF的最新日成交額為56.63億元,較前一日的3.46億元增加15倍以上。
此外,南方中證1000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的最新成交額突破百億元,且三者均重新整理了自成立以來的日成交額新高。

積極訊號持續釋放

那麼,股票型ETF市場究竟吸引了多少“子彈”?
Wind資料顯示,4月7日,全市場股票ETF淨流入達到661.64億元,比前一個交易日增加了11倍以上。當日共有9只ETF產品單日吸金超10億元,其中跟蹤滬深300、創業板指及中證1000等主流寬基指數的產品成為資金主戰場。
頭部寬基ETF展現出強勁的虹吸效應。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獲得175.64億元的資金淨流入,重新整理成立以來最大單日資金流入紀錄。易方達、華夏基金旗下滬深300ETF的淨流入額均超過80億元,嘉實滬深300ETF也斬獲近50億元資金加持。這4只產品合計淨流入約401.28億元,佔股票ETF市場的近六成。
淨流入超過10億元的還有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1000ETF、華安創業板50ETF以及華夏中證1000ETF等多隻產品。此外,證券ETF、紅利ETF、醫療ETF、晶片ETF等主題行業產品也呈現顯著資金流入,顯示機構投資者正進行多維度佈局。
除了“國家隊”出手,A股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增持或回購計劃,以真金白銀向投資者釋放積極訊號。據第一財經初步統計,截至4月8日下午4時,近兩日至少有117家上市公司釋出了回購或增持的相關計劃公告。同時,港股公司也迅速行動。
Wind資料顯示,7日和8日,41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了相關進展,涉及的回購金額達17.47億元。同時,4月7日有72家香港上市公司進行了股份回購,合計回購2.05億股,回購金額為11.93億港元。
與此同時,長期資金入場趨勢正在形成。孟磊對第一財經分析,從今年全年的角度來看,除了中央匯金等機構,其它長線資金將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將持續穩定地進入A股市場。2024年至今,監管部門持續推動長線資金進入A股市場。
“我們估算,保險公司、公募基金與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別為中國股票市場帶來1萬億元、5900億元與1200億元的淨流入。”孟磊稱,由於近期市場波動,建議投資者在“價值”和“成長”兩者之間進行戰術性再平衡。

託底力量逐漸形成

從歷史情況來看,“國家隊”最近幾年已經多次出手。上一次在2023年10月,中央匯金出手買入ETF產品,並表示將在未來繼續增持。去年2月再次出手,並加大了增持力度與增持規模,隨後市場成交活躍,對於穩定市場情緒具有重要作用。
中金公司研究部認為,A股當前從投資者結構層面,成交仍以個人為主,外部超預期利空影響下,市場較容易出現非理性回撥。匯金等資金作為政府和公共部門,購買二級市場股票ETF不僅直接為市場提供資金支援,化解資金面負反饋,更重要的是起到訊號意義,對於穩市場和穩預期都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中金公司研究部還稱,結合歷史經驗,匯金增持ETF並結合一系列後續資本市場相關的維穩舉措推出,雖然在超短期內(1-3個交易日)不排除市場可能仍有一定波動,但是隨後指數基本呈現逐步企穩跡象,並且中期來看往往是市場的偏底部區域。
“中央匯金公司等再次增持ETF,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增強市場信心,相信未來A股結構性行情或仍有空間。”恒生前海興泰混合基金經理胡啟聰對第一財經說,在未來預期分歧較大的背景下,紅利資產股息風格強、且受到關稅影響較小,配置價效比凸顯,當前位置具備中長期的配置機會。
“從反應速度和力度看,各方都已有充分準備,形成市場的託底力量。”長城基金對第一財經表示,雖然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仍存,但在上述利好帶動下,由資金面驅動的大盤價值或相對穩健,高質量+高盈利分紅資產或佔優。
長城基金分析稱,短期看,關稅風險下的大跌或提供低位佈局時機,但需注意,節奏比方向重要,方向比基本面重要。市場調整後,在政策刺激下,國內市場中長期向上有彈性;若關稅政策掣肘出現,市場可能進入邊際改善多於邊際惡化的時間視窗,改善來源包括可能的關稅調整緩和、國內消費刺激加碼、中國經濟外迴圈突破等,現階段雖“驚濤駭浪”,但中國戰略機遇期可能展開。
微信編輯 | 雨林
推薦閱讀

京東宣佈:達達員工逐步升級至20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