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錯過好文章?快把我們設為⭐星標👆


左:《進化中的城市》,圖源:豆瓣;右:帕特里克·蓋迪斯肖像,圖源:Prints-Online
20世紀著名城市規劃學家帕特里克·蓋迪斯在其經典著作《進化中的城市》中,描繪了理想中的未來城市發展圖景——從無序的蔓延到有機的生長,從單一的功能劃分到多元生態的融合。我們所期待的城市發展,不應是盲目擴張,而是要像一朵盛開的花朵,順應自然、和諧地展開。

杭州夜景圖,圖源:澎湃新聞

理想城市的願景
從蔓延到有機生長
隨著全球化和城市化程序的加速,越來越多的城市在面對人口增長、資源有限和環境壓力時,陷入了無序擴張和空間資源浪費的困境。這種情形下,如何在城市發展中實現歷史遺產與現代需求的平衡,如何透過有機再生和可持續更新賦予城市新的生命,已經成為現代城市規劃與設計的一個不可忽視的話題。

城隍閣鳥瞰杭州城市,圖源:雷鋒網

中國大運河杭州段,圖源:杭州市廣電旅遊局資訊網
在杭州這座擁有豐富歷史文化遺產的城市中,大運河不僅是自然的水道,更承載著過去的記憶,也在推動城市未來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運河萬科中心,正是坐落在的這樣的文化背景下,透過設計賦予運河這一歷史遺產新的生命力,以推動城市空間的活力再生。
亞運會公園©Archi-Tectonics

運河萬科中心
理想城市與產業交匯的創新引擎
運河萬科中心位於運河旁,依託運河的城市肌理與文化文脈,成為了連線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現代的獨特載體。近年來,隨著在設計領域的探索不斷深化,尤其是透過C-Works產業社群平臺的創立,它逐漸成為創新設計的聚集地。

運河萬科中心航拍,前景為C區 ©CreatAR

運河萬科中心全區夜景 ©CreatAR

杭州運河萬科C區,以中軸線為對稱的佈局 ©章魚見築
C-Works透過匯聚來自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創意企業與設計團隊,打破傳統產業界限,為設計產業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合作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設計不再僅僅是對功能空間的構建,它變成了一個涉及建築、景觀、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多個維度的綜合創作過程,反映了現代城市日益複雜的多元需求。

C-Works平臺體系,圖源:運河萬科中心
截至2024年上半年,運河萬科中心已經吸引了超過400家企業入駐。這裡已經成為杭州設計、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重要匯聚地。

尺度與社群論壇,C-Works成員合影 ©ArchiDogs

國際化與本土性的結合
全球視野與地方實踐的碰撞
在這一背景下,ArchiDogs築格傳媒 x運河萬科中心 聯合發起了國際大師系列沙龍「國際設計力量 · RE-運河」,透過與建築大師深度交流,傳達建築與城市公共空間對於區域發展的重要作用。
作為杭州拱墅區的重要城市品牌事件,「國際設計力量 · RE-運河」聚焦國際大師精神與運河地域文化,在運河萬科中心打造一個集文化、藝術、創意、設計於一體的國際化交流平臺,以設計為主線,連結公共空間、生態、技術、人文、社群不同內容。

「國際設計力量 · RE-運河」以國際化+本土性為主題,每期邀請一家國際知名設計事務所,與本地事務所/設計院、國內知名院校學者、設計公司一起,探討全球範圍內的設計實踐,展示如何透過創意與設計發掘地域文化內涵,改變城市面貌,提升人居環境。超越設計本身的交流將引發大家關注其背後的理念、策略與實踐,喚起設計行業的創作熱情與革新魄力。
藉助與國際化知名事務所的深度合作, 「國際設計力量 · RE-運河」將為杭州本地設計師和建築從業者與高校學生提供一個國際化的設計理念分享平臺,探討從設計趨勢、前沿技術到實踐方法,啟發本土的設計創作。

RE-運河: 可持續
探索有機更新的未來路徑
依託於運河萬科中心第七屆發條節,「國際設計力量 · RE-運河」沙龍的第一期「RE-運河: 可持續 | 探索有機更新的未來路徑」,以“可持續”和“城市再利用”為核心,深入探討如何透過設計手段應對城市化所帶來的挑戰。
我們將聚焦運河這一重要的城市遺產,透過對不同城市更新與再利用案例的分析、如何去制定城市在利用的考評方法、城市周邊鄉村的再利用學習,探索透過創新設計實踐,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為城市帶來新的生命與活力。
主旨演講 嘉賓介紹

Foster+Partners 高階合夥人
演講主題
城市的有機更新
The most sustainable building is one that already exists
Martin Castle於2002年加入Foster + Partners,並在事務所世界各地眾多專案的交付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Martin也是杭州城市新中心核心區(中軸線)實施性城市設計及重點建築景觀概念設計、杭州歐美金融城的主創設計師。

Ombú,西班牙馬德里,圖片來源:Foster+Partners
這場講座將探討現有遺產在城市再生中的作用,透過分析一些利用遺產的專案,探討如何將其轉變為新的城市公共空間。城市更新開發再利用時會遇到很多機遇和挑戰,而成功的專案需要為重生的地區帶來新活力。

巴特西電力站,英國倫敦,圖片來源:Foster+Partners
現有建築中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碳排放,如何解決其與新建專案的競爭關係,需要從長遠角度看待,並加強相關立法。同時,保護遺產與開發商盈利需求之間也存在矛盾,“保護赤字”中,建築物現狀是如何影響其是否適合開發。

彭博社總部,英格蘭倫敦,圖片來源:Foster+Partners
最後,講座將展示如何透過舊與新之間的對比,創造一種動態的關係,既能提升城市活力,又避免在打造新興城市中心時破壞歷史遺產。

NBBJ建築設計事務所公司董事、設計總監
美國建築師協會成員、LEED綠建認證專業資質
演講主題
城市更新的評價系統
Delight factor 愉悅指數
對於NBBJ而言,設計創新從不意味著天馬行空,而是一個不斷研究、探索和積累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們從社會學、神經學、材料學及其他領域獲得的研究成果與前瞻見解都會成為我們工作的基礎,從而用於最佳化建築與城市的設計,為產業進步和城市振興發揮更廣大、更深遠的影響力。

太古坊二座,中國香港 ©Kris Provoost

騰訊總部濱海大廈,中國深圳 ©Tim Griffith

歐哈納園區,美國加州蒙特利 ©Ty Cole OTTO
順著這一思維主線,來自NBBJ的公司董事和設計總監胡偉先生將在本次設計沙龍活動上以NBBJ最新的科研成果之一 ——愉悅指數——作為開端,從設計角度去詮釋神經科學領域的相關前沿成果,並將結合自身在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所積累的國內外專業經驗與心得,以近期若干規劃與設計為例抽絲剝繭地闡釋這些成果的設計實踐與應用。這些精選案例同時也是NBBJ近年來在國內外實踐領域較為重要、頗具代表性的專案,其中的部分專案也是胡偉先生在國內外的代表作。

華納兄弟公司總部, 美國加州伯班克 © Tim Hirschmann

亞馬遜星球,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Sean Airhart

三星公司美國總部,美國加州聖何塞 ©Tim Griffith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導
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演講主題
城市再生的未來想象
俞堅教授於浙江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獲碩士學位,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城市設計、建築設計、工業設計等領域,一直在推動著跨文化、跨學科、跨行業的系統創新,特別關注城鄉綜合營造的創新實踐。
前瞻城市有機更新的未來路徑,關乎我們如何構建和思考所生活城市的未來願景。這一願景並非必然的結果,而是基於未來趨勢的一種價值選擇。它不僅影響我們當下的行動,也將深刻塑造城市的未來。在當下,城市更新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任務,對未來願景的探討顯得尤為重要。
2024 年巴黎奧運會官方海報,堪稱“塞納上河圖”,選自文章:街區進化論一:未來街區的業態樂園化
本次講座將結合國內外重要城市更新案例,透過分析與對比,從環境、業態、社群和文化等多個維度出發,探討未來城市面臨的多種可能性,旨在引發大家的深入思考與討論。
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將目前的雙向四車道改造為雙向兩車道,透過減少車流,增加綠化和行人步道,這條繁華街道將重新煥發生態活力,成為集商業、文化、綠色空間為一體的街道典範,選自文章:街區進化論二:未來街區的環境森林化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已深入人心,那麼未來的城市環境又將如何演變?我們是否能夠重新審視田園城市的願景,並重塑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線下商業空間正面臨嚴峻挑戰,我們究竟是要努力重新將商業與人群連線,還是需要探索全新的空間業態?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街區的物理邊界與社交方式已發生深刻變化。在這座“孿生城市”中,傳統的城市功能分割槽將如何重新定義?
阿姆斯特丹的De Ceuvel社群透過將廢棄的工業區改造成可持續的生態辦公區,使用太陽能和廢物迴圈系統,展示了迴圈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成功實踐,成為綠色街區和生態生活方式的全球典範,自選文章:街區進化論三:未來街區的品牌在地化
最後,面對新的城市文化,我們將如何理解不同街區的個性化特徵,並在此基礎上重塑城市獨特的地域價值?
希臘科林斯廣場復原圖,此圖展示了早期古希臘城邦中廣場、劇場、神廟等公共空間的佈局,反映了政治、文化、宗教和經濟活動對實體空間集中配置的高度依賴,體現了早期城邦公共生活和社交活動對物理空間聚集的需求,選自文章:街區進化論四:未來街區的社交平臺化
透過這些問題的探討,我們希望為城市再生與未來發展提供更多啟發,激發對理想城市的共同想象。
圓桌論壇 嘉賓介紹

Foster+Partners 合夥人、杭州辦公室負責人
英國註冊建築師
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會員

UAD 國際設計中心(IDC)主持建築師
瑞士聯邦註冊建築師
瑞士建築師與工程師協會會員

零壹城市建築事務所合夥人
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
浙江省創意設計協會青年設計師聯合會會長
美國哈佛大學建築學碩士

運河萬科中心專案負責人
同濟大學 建築設計碩士
C-Works設計產業社群發起人
主持人介紹

ArchiDogs 築格傳媒創始人、建道築格主編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景觀建築學碩士
東南大學 建築學學士/ 碩士

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
2024年12月11日 14:00-17:00
活動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運河萬科中心B3幢2層
活動流程:
14:00-16:00 論壇主旨演講分享
16:00-17:00 論壇圓桌討論分享
參與方式:
論壇線下報名通道
論壇線上直播連結

主辦資訊

築格傳媒於2015 年在美國紐約創立,已發展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品牌機構,致力於品牌構建與創作專業的媒體內容,為地方 / 區域提供品牌策略、設計與傳播服務,實現品牌價值。我們專注於設計行業品牌力的發掘與重塑,從品牌策略、品牌視覺設計與品牌傳播三大角度幫助地方/ 區域提升品牌價值。在品牌策略層面,明確品牌定位、運營方向,制定品牌戰略頂層架構;在品牌管理層面,幫助企業從產品、服務、客戶、資產四個重要維度,建立系統的品牌管理體系,並針對專案不同發展階段,把握品牌成長節奏,完善品牌的重要節點;在品牌傳播層面,協助客戶梳理服務,生產專業性內容,透過專案報獎、推廣等方式,傳播創新思考與設計理念。
團隊具有海外建築/ 景觀/ 城市設計/ 區域規劃背景,用前沿的策劃能力為場地賦能,以多元跨界的方式重塑品牌力。我們擁有多年品牌全案服務經驗,與政府、國企、上市公司、大型設計院、海外公司、先鋒事務所等均達成長期合作。

運河萬科中心位於拱墅區萍水東街文化創意產業帶,總建築面積約37.6萬㎡,複合甲級辦公、企業獨棟、繽紛商業等多種業態。截至2023年底,園區入駐企業超400家,世界500強&上市公司雲集,構建設計產業生態,透過豐富的設計社群活動和設計產業社群運營,連結企業上下游,啟用設計產業力量,成為杭州城北設計文化創意的先鋒陣地。
發文編輯|Yibo
稽核編輯 | Sherry 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