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2個訊息很不錯。
其一,根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國的斜爆震發動機有了新進展,以煤油為燃料,速度能幹到6~16馬赫。
對於此訊息,有讚揚的,有各種質疑的,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於2點,一是中國確實在斜爆震發動機上處於世界領先,什麼脈衝爆震、旋轉爆震還有斜爆震之類的;二是在燃料上取得了新突破,早前使用的氫氧燃料,如今使用了通用的航空煤油,讓中國的爆震發動機走向現實進一步變得可能。
其二,另一個訊息也是這兩天看到的,不少媒體都報道了,中國的隱身技術取得全面進步。
傳統的飛機隱身都是針對毫米波這類雷達波的,而且往往只針對特定頻譜隱身,比如對微波隱身往往就對米波不隱身。
據說中國的全隱身技術有了新進展,不但能對傳統電磁波(如微波、米波)隱身,還能對紅外線與光學隱身,這就很厲害了。
咱們六代機首飛的時候,美國主持人不是說眼睛能看得見,並不隱身嗎?未來也許真的連看都看不見,如她所願。
更厲害的,暢想一下,假如將上述兩個技術結合起來,一款能飛16馬赫且連眼睛都看不見的飛機,那得多牛X!那樣的話,老美曾構想的一小時打遍全球PPT,就又要被中國實現了。有一點得注意,中國“鳴鏑”MD-22已經實現了7馬赫、8000公里的飛行指標。

去年12月26日中國首飛的新戰機,一般認為是中國的六代機,既然大家都這麼說,作者也暫且這麼認為。不過作者一直有所質疑,覺得它是中國的一款新式戰機沒錯,但是不是六代機還有待繼續觀察。因為作者認為的六代機應該是速度達到6馬赫乃至10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可變機翼、能飛入太空、全頻譜隱身、高度智慧化(AI),如此才能對五代機形成全面碾壓。
看到上述中國斜爆震發動機與全向隱身的進展,說不定中國未來就能搞出一款這樣的戰機,即使不是六代機,說不定七代機就是如此,那就很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