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鴉校尉作品
首發於微訊號 烏鴉校尉
微信ID:CaptainWuya
大家好,我是烏鴉。
前一陣子烏鴉講到西方援烏的F-16時候,就不難看出,雖然已經2024年了,“第四代戰鬥機”(蘇俄劃分法)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高階”戰場上的主力甚至可以算是“先進”機型。而早已聲名在外的“五代機”,其實還是戰場新兵,至於像《流浪地球2》中那樣不同國家的五代機齊登場之類的場景,更是有的等啦。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五代機的登場乃至交手是遲早的事。在俄烏戰場上,俄羅斯的五代機雖然還遠遠沒有成為主力,但最近也開始在戰場上出現了。
俄羅斯的五代機,當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蘇-57了,在《流浪地球2》中該機型的戲份不少,它重機動重推力輕隱身的特點也在片中著重呈現出來。

蘇57當年是對標F-22的作品,起步是較早的,但至今可以算“先來後到”,我國的殲-20已經開始有改型了,老前輩蘇57得到的卻更多是“拍扁型蘇27”“閱兵專用機”“真·隱身戰機”之類的調侃。直到最近真的上了實戰舞臺,終於有了驗證自己作為五代機實力的機會。

1
其實,關於“蘇57參戰”的傳聞不是最近才開始的,而是從俄烏衝突開始就一直伴生。按照美國媒體的說法,俄軍投入蘇57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對烏克蘭境內的目標發射了大量巡航導彈,並且成功摧毀了大約40個目標。
不過這些難以驗證,直到不久前,俄羅斯的一架S70無人機因為故障失去控制,最終由蘇57出擊將其擊毀,這才首次真正把蘇57的參戰擺上了檯面。

對於蘇俄戰鬥機發展有所瞭解的朋友們都很清楚,從四代機以來蘇俄主力戰機都是主打一個“空優”,強調機動效能和格鬥能力,而在對地和機電等方面偏弱;雖然五代機通常的設計語言往往突出隱身效能,但蘇57還是承襲了蘇俄戰機的這一傳統,更加強調近距離格鬥能力以及高空高速飛行能力。
所以說空戰才是蘇57的第一要務。總的而言,用蘇57來發射巡航導彈進行對地攻擊僅僅只能算作是小試牛刀。
而最近的“打下自家無人機”戰例,那就是蘇57的主場了。
被蘇57擊落的S70獵人無人機,可以說是俄軍在無人機領域的“五代機”,當蘇57和獵人無人機同框的時候,象徵著俄羅斯空中力量的未來,沒想到這倆上來先內戰了一把。
這架S70獵人從阿赫圖賓斯克空軍基地起飛,原本只是進行作戰試飛任務,也就是為正式服役做準備。但它起飛之後沒多久就由於技術故障和地面失去了聯絡——當然,這是俄羅斯方面的說法——恰好這個空軍基地距離俄烏前線僅幾百公里,而且這架無人機還出現了偏航,徑直朝著烏克蘭方向飛過去。

俄羅斯最終為了控制事態,選擇動用蘇57將其擊落,這恐怕也是蘇57的首個空戰戰果。你說這事搞笑吧,確實打的是自家的精銳,但也看跟誰比,畢竟好歹打的是先進無人機,而對家F22的第一個空戰戰果是據稱來自中國的流浪氣球。希望殲20能夠避免兩個老哥的覆轍,“第一滴血”要從敵人腦袋上拿。
話說回來,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據稱這架被蘇57擊落的無人機,墜毀在烏克蘭的控制區域,而隨後這塊地方就被俄羅斯方面使用伊斯坎德爾導彈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而且由於間隔時間很短,導致前去現場勘探的北約專家也被一波帶走……
蘇57的首次戰果,雖然有那麼點詭異,不過總算是在多年“隱身”後終於露出了崢嶸。


2
相信有了些年資的軍迷們會回憶起,當年俄羅斯“五代機”(其實那會兒“四代機”的說法更流行)的代表並不是這個蘇57,而是一種長相怪異的前掠翼戰鬥機蘇47。
因為五代機的起步階段也正好撞上蘇聯由盛轉衰的時期,米格和蘇霍伊兩大設計局推出了多種五代機的方案,卻未必真有實現的機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曾被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視作殲20“前身”的米格1.44,以及蘇霍伊的S37前掠翼戰鬥機,後來被改成蘇47戰鬥機,綽號“金雕”,至今都是很多軍迷的意難平。

蘇聯衰落和解體導致研製計劃一再推遲,米格1.44直到本世紀初才首飛。米格1.44是典型的米格設計風格,採用雙發鴨翼設計,有點像放大版本的殲10。
但米格1.44的氣動設計過於複雜,可動翼面也過於多,隱身能力一直都是個謎,和當時美國已經首飛的YF22(洛馬,後來的F22)和YF23(波音)相比,僅僅在隱身能力方面就落後太多。因此俄羅斯最終因為技術、效能取向、資金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砍掉了米格1.44方案,這款“雙發殲10”就這麼遺棄在歷史中。

而太過“新奇”的前掠翼蘇47,顯然也不是新獨立的俄羅斯能頂得住的。於是俄方最終選中了蘇霍伊代號為PAK FA的計劃,也就是蘇57戰鬥機的前身,目標依舊是取代蘇27系列和米格29系列,成為21世紀前50年俄羅斯最重要的戰鬥機。

大家知道,雖然“先發制人”,但後發也有後發的優勢,這在殲20身上已經有很好的體現,起步最晚的我們,在五代機身上有著更多開創性的驅動佈局以及設計理念。
而到本世紀初期才研製的蘇57可能沒有這麼突出,但啟動遠晚於F22的它,也趕上了一個空中作戰理念發生鉅變的時代。設計目標雖是F22,但蘇57相較後者,更強調了“多用途”,說白了要搶攻擊機乃至戰鬥轟炸機的飯碗,這對於一貫“空優”的蘇俄戰機來說,已經算是理念上了不得的突破了。在設計上,蘇57也有一些頗具想法的新設計,只是在初期沒有得到認可。

蘇霍伊沿用了源自蘇27的翼身融合機身,能夠保證充足的內油容量外加足夠用的彈艙。同時兩臺發動機的間距依舊比較大,無論從正面還是側面甚至是後面,看起來都像是拍扁的蘇27。要說氣動方面最大的亮點,那就在於它使用了大型前緣延伸機翼,能夠將氣動中心向前移動,增加了飛機的靜不穩定性,從而提高了機動能力。

再加上強大的推力向量發動機,蘇57可以表演一些極其驚人的機動動作,實戰中如果進入近距格鬥階段,那麼蘇57恐怕是最強的戰鬥機,也許沒有之一。不僅如此,它的最大飛行速度可以超過2馬赫,不開啟加力燃燒室它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也擁有1.3馬赫的飛行速度。
蘇57的槽點主要集中在隱身能力方面,且不說塗裝這個不好驗證的方面,它的發動機和機翼設計過於粗獷,這是對隱身能力的硬性影響。另一大問題還是傳統的機電,雷達技術和電子系統的劣勢,在現代戰場環境中面對強手可能會明顯放大。

僅從設計理念來說,F22反而吃了起步早的“虧”。與後起之秀們相比,F22倒成了一款著重“空優”的五代機,蘇57研製之初,蘇霍伊方面就很確定F22的設計並不適合“多用途戰機”的要求。
F22的進氣道兩側是格鬥彈彈艙,機腹的主彈艙可以容納6枚中距離空空導彈或者是一些小彈徑炸彈,重點針對的還是空戰。隨著戰場形勢的時代變化,這種設計逐漸雞肋,這也是原本在“重輕高低”的戰鬥機型搭配中位於“低檔”的F35能夠逆轉F22,成為美軍真主力的一大原因。
因此蘇57自然也不會採用F22的設計理念,尤其是蘇霍伊在彈艙設計方面彰顯了俄羅斯戰機設計領域的一些天馬行空想法,而且也的確實用。

蘇57兩臺發動機的間距很大,因此中間的位置除了容納油箱還可以設計主彈艙。它的主彈艙設計更接近圖160、B1B這種轟炸機,擁有兩個串聯的主彈艙,單個彈艙的尺寸較大,長4.4米,寬0.9米。此外還有兩個獨立的側彈艙,用來容納近距離格鬥導彈對空作戰的情況下,兩個主彈艙各自可以攜帶兩枚中遠端空空導彈,總共可以攜帶6枚導彈,和現階段殲20是一樣的,比F22相比少了兩個。
但如果不都是掛載空空導彈,蘇57相對於F22的“多用途”性就體現出來了。
F22的彈艙限制使得它無法攜帶大尺寸的彈藥,只能採用外掛的形式,但那樣它本來的優勢——隱身能力就白做了。

而蘇57因為接近於轟炸機的彈艙設計,主彈艙在不攜帶空空導彈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更大的雷射制導炸彈甚至是空射巡航導彈。按照俄方說法,彈艙可用250公斤級別的KAB-250或者是500公斤的KAB-500精確制導炸彈。導彈方面則包括 Kh-38M空地導彈Kh-35U反艦導彈,Kh-58UShK反雷達導彈以及Kh-69巡航導彈。俄羅斯還為其開發了類似於匕首導彈的高超音速導彈。
先前推測俄軍動用俄蘇57對烏髮動空對地打擊,主流看法是其使用的導彈應為Kh-38M或者是Kh-69。以美方報道說“攻擊效率極高”來看,大機率是Kh-69。這種導彈是俄羅斯目前最新的導彈之一,2022年8月首次亮相。
Kh-69是一種典型的隱身亞音速巡航導彈,彈頭重量大約300公斤,最大射程400公里,能以20米高度進行貼地飛行。載機蘇57具備隱身能力,導彈本身也具備隱身能力,同時還有極其低的飛行高度,充分展示了新一代空中隱身化裝備的作戰效率。
空戰方面,按照美國軍事媒體的說法,蘇57使用R-77M導彈擊中了217公里外的蘇27和蘇24戰機,這可是世界紀錄。所以說,俄羅斯真要說是把家底都掏出來,那還是有世界前列水準的。

可問題就在於,俄羅斯不總是能掏的出來這些底牌。
3
而我們倒推,蘇57現在的表現,證明了先前俄軍沒有將它投入戰場並非是有些人揣測的“裝備不成熟”“效能根本不是五代機”甚至“可能尚未列裝”,那唯一的解釋只能是,俄羅斯用不起。這也是蘇57“優秀表現”反襯出的俄軍工現狀的一種悲哀。
開戰初期,也許俄羅斯方面過於樂觀,但戰事的進展明白地表示了俄軍速勝的目的沒法達成,隨之當然就是進入持久作戰後武器裝備的大量戰損。雖然俄軍巨大的舊裝備庫存表現不夠理想,但隨便把蘇57這樣的最新裝備扔到這種戰場上對俄羅斯還是太冒險了。

其實蘇57上“戰場驗證 ”並不是最近的事情。早在2018年,俄羅斯就已經在敘利亞部署蘇57進行戰鬥評估,據稱在此期間蘇57進行了十次左右的飛行任務,而且發射了一枚導彈。2019年格拉西莫夫宣佈蘇57再次部署敘利亞並且進行測試,而且所有任務都取得成功。

據報道,2022年也就是戰事剛開始的時候俄羅斯就使用蘇57發射對地導彈,但是飛行路線被嚴格限制在俄本國境內,甚至還依靠自己的隱身能力執行防空壓制任務。直到今年年初,才有確定的訊息表明蘇57在其他戰鬥機的掩護下發射隱身導彈攻擊烏克蘭境內的目標,但實驗性質依舊明顯。
顯然,耗不起才是俄軍蘇57最大的問題,以俄羅斯如今的軍工狀況和經濟實力,新裝備產量目前很難跟上來,目前還僅僅只有兩位數,能夠參與戰爭行動的那就更少。從當前戰況來說,到底是追求尖端裝備的少量生產列裝還是成熟舊裝備的大量產出,對俄羅斯來說是個兩難的問題,而且恐怕不得不更傾向於後者。
就在今年6月,據報烏克蘭的襲擊至少擊中了兩架蘇57,停在遠離邊境的機場還能被襲擊,這點壓箱底的寶貝還真是不好儲存,真要頻繁上前線那俄軍現在這點家底能耗得起嗎?

當然,蘇57現在開始公開登場,也要託烏軍防空彈藥緊缺的福,蘇57執行任務的安全性大大增加。畢竟F14打敗蘇57的電影濛濛影迷可以,烏軍要是真信了那可出大事了。
此時抓住機會刷刷戰績割割草,給蘇57打實戰廣告,助力未來可能的外銷,何樂不為?
畢竟,當年比較“矜持”,真王牌武器“只自用不外銷”的蘇聯早已成了歷史,曾經加價不賣的蘇27等現在都變成了主推熱銷產品,更有甚者有些裝備俄軍尚未列裝先外銷了(其中一些甚至壓根就沒打算給自己用而是本就打算作為外銷品)。

蘇37:你幹嘛哎喲~
雖然蘇57對俄軍自己都是個稀有的新寶貝,但不久的未來進入外銷市場也並不會出人意料。如果我們把俄烏戰場上的蘇57視為俄軍工的一種廣告,那麼俄軍對蘇57的使用方式就好理解得多。
同時,真正登上戰場之前,蘇57的很多設計理念是受到很多懷疑乃至批判的,此次公開實戰結果表明其彈艙設計等實用性真的太強了,真是拉出來溜溜方能見真章。

最後呢,說個有意思的。有傳言表示今年的珠海航展可能是五代機含量最多的一屆,哪怕是在世界航展歷史上都是排第一的,因為除了咱家的殲20戰鬥機參加展出之外,海軍的殲35同樣會參展,但具體是以哪種形式目前還沒有公開。而且俄羅斯也有訊息表明將會派出蘇57參加航展,顯然是看上了那些來航展的外國客戶。雖然電影裡那樣的五代機同場競技可能很難見到,但同屏相見共舞天空還是相當值得期待。

烏鴉校尉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烏鴉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參考資料:
“俄羅斯啟動蘇-57 第五代戰鬥機的批次生產”。塔斯社。2019 年 7 月 29 日 Altman, Howard (2024 年 6 月 10 日)。“新的高解析度衛星影像顯示,烏克蘭襲擊目標是 Su-57 重犯”。戰區。“俄羅斯使用最新的 Su-57 戰機襲擊烏克蘭目標”。國防部落格。2024 年 2 月 28 日 Dylan Malyasov (2024 年 5 月 15 日)。“俄羅斯加緊使用新型 Su-57 戰機襲擊烏克蘭”。defense -blog.com。“報道:俄羅斯已為蘇-57 研製出空對地高超音速導彈原型”。《外交家》。2020 年 2 月 25 日。 “俄羅斯、印度描述下一代戰鬥機計劃”於2014 年 10 月 12 日 存檔於Wayback Machine。 康斯坦丁·波格丹諾夫。“俄羅斯不斷變化的飛機出口戰略” 存檔於 2014 年 7 月 23 日。俄羅斯新聞社 Gordon, Yefim;Komisarov, Dmitry (2021)。著名的俄羅斯飛機:蘇霍伊 Su-57。英國柴郡:Crecy Publishing。ISBN號 9781910809938。 Sweetman, Bill。“蘇霍伊 T-50 展示飛行控制創新”。《航空週刊與空間技術》,2013 年 8 月 19 日。紐約市,紐約州,美國:Penton Media, Inc. “Источник в ОПК сообщил о применении Россией Су-57 в спецоперации на Украине” .塔斯社 卡梅倫·曼利 (2024 年 6 月 9 日)。“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稱,俄羅斯頂級蘇-57 隱形戰鬥機首次遭遇攻擊” Malyasov, Dylan (2024 年 10 月 6 日)。“俄羅斯 S-70 無人機在烏克蘭上空丟失的訊息浮出水面”。
烏鴉校尉的影片在B站上線啦!
小夥伴們有興趣一定要去給我們捧捧場呀!

快來關注烏鴉校尉影片號
熱點影片推薦↓↓↓
最好的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