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恆瑞出新藥,三分之一的沿海人口有救了
中國約2億人患高尿酸血癥,沿海地區青壯年尤為嚴重。現有藥物存在嚴重副作用,但好訊息是國內多款新藥即將上市。恆瑞醫藥等藥企將受益。
2. 首款“類器官+AI”胃癌創新藥獲FDA快速通道認定,國內48家類器官企業一覽
希格生科的核心藥物SIGX1094獲FDA快速通道認定,該藥用“類器官+AI”技術研發,可治療胃癌等,已獲IND批件並完成首例給藥。此外,希格生科完成了多輪融資,並與耀速科技合作,推動類器官技術產業化。
3. 梅花生物推2.5億員工持股計劃,半年報30餘次提及合成生物
梅花生物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籌集資金上限2.5億元。作為全鏈條合成生物學公司,其透過合成生物技術生產氨基酸等業務居全球前列,並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
4. mRNA疫苗龍頭再次鉅虧,或將啟動裁員
全球mRNA疫苗巨頭Moderna在2024年繼續面臨鉅額虧損,全年淨虧損約36億美元,總收入從2023年的68億美元銳減至32億美元。公司預計2025年的收入將進一步下降至15億到25億美元之間,主要原因包括市場競爭加劇、定價壓力以及疫苗接種率降低。
為應對財務困境,Moderna計劃裁減數字團隊約50名員工,並在2025年進一步削減成本10億美元。儘管新冠業務仍是主要收入來源,但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下降66%。新推出的RSV疫苗mRESVIA表現不佳,遠低於市場預期。此外,FDA因一例格林-巴利綜合徵暫停了諾如病毒候選疫苗的III期研究。然而,Moderna仍寄希望於其研發管線,計劃到2027年實現多達10個產品的批准,並預計在未來幾年內獲得多款疫苗的關鍵資料。
5. 國內一家再生醫學公司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
賽德迪康獲和龍磐投資和上海生物醫藥基金超億元B輪融資,用於核心產品商業化及新品研發。
6. CXO一哥“留學歸國”
藥明康德將CGT業務重心遷回國內,增資上海藥明生基至6億人民幣,以規避地緣政治風險並強化CGT領域戰略地位,應對行業需求爆發。此前已出售美英兩地業務。
本文僅用於學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