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王門檻接近300億美元。
據最新發布的2024年報顯示,K藥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在2024年以294.82億美元營收成功衛冕全球“藥王”,司美格魯肽2024年營收292.96億美元,兩者相距不到2億美元。
從兩位數的銷售額到年營收近300億美元,K藥用了10年,而司美格魯肽只用了5年。
增速方面來看,已上市近十年的K藥在2024年同比增幅為18%,而風頭正勁的司美格魯肽同比增幅達38%,優勢明顯。因此,市場認為司美格魯肽將大機率在2025年登頂。無論是K藥還是司美格魯肽都將面臨專利懸崖問題,未來他們將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也是其爭奪藥王位置的重要保證。
動脈網試著透過Deepseek對企業年報的解讀,看最火的人工智慧大模型如何看待藥王競爭背後市場的變化。
01
K藥:成功衛冕但挑戰巨大
Deepseek:默沙東2024年報分析
一、核心財務表現
1.收入增長:全年總銷售額642億美元,同比增長7%(排除匯率影響增長10%)。
2.產品亮點:
KEYTRUDA(抗癌藥):全年銷售額295億美元,同比增長18%(排除匯率影響22%),佔公司總收入的46%。
WINREVAIR(心血管新藥):第四季度銷售額2億美元,全年4.19億美元,成為增長新引擎。
動物健康業務:全年銷售額59億美元,同比增長4%(排除匯率影響8%)。
GARDASIL/GARDASIL 9(HPV疫苗):受中國市場影響,全年銷售額86億美元,同比下降3%。
3.利潤與每股收益
GAAP EPS:全年6.74美元(2023年同期分別為虧損0.48美元和盈利0.14美元)。
Non-GAAP EPS:全年7.65美元(2023年同期分別為0.03美元和1.51美元)。
關鍵調整項:業務開發交易相關費用(全年影響1.28美元/股)、稅務儲備釋放(全年貢獻0.21美元/股)。
二、區域市場表現
重點市場動態
中國:GARDASIL因暫停出貨(2025年2月起),預計2025年銷售承壓。2025年1月獲批用於9-26歲男性HPV預防,未來或推動增長。
美國:KEYTRUDA在膀胱癌、子宮內膜癌等適應症中需求強勁,支撐核心業務增長。
歐洲與日本:WELIREG和Lynparza新適應症獲批,加速市場滲透。
三、研發與戰略進展
1.關鍵臨床試驗成果
KEYTRUDA皮下注射:3期試驗顯示非劣效於靜脈注射,有望提升患者便利性。
WINREVAIR:3期ZENITH試驗因顯著療效提前終止,獲批用於肺動脈高壓高風險患者。
RSV單抗Clesrovimab:FDA受理BLA申請,預計2025年6月獲批,瞄準嬰幼兒RSV預防市場。
2.戰略合作與管線擴充
LaNova合作:獲得PD-1/VEGF雙抗MK-2010全球授權,加強腫瘤管線。
Hansoh合作:引入口服GLP-1受體激動劑MK-4082,佈局代謝疾病領域。
HIV新藥DOR/ISL:3期試驗完成,單藥片劑或簡化治療方案。
3.監管里程碑
美國:突破性療法認定(Sac-TMT用於EGFR突變肺癌)。
歐洲:CAPVAXIVE肺炎疫苗獲CHMP推薦批准。
四、2025年展望
1.財務目標
收入:預計641億至656億美元(匯率負面影響約2%)。
Non-GAAP EPS:8.88-9.03美元(含一次性里程碑費用0.09美元/股)。
利潤率:Non-GAAP毛利率約80.8%,研發與行政費用控制穩健。
2.風險與挑戰
中國市場波動:GARDASIL暫停出貨或影響短期收入。
匯率壓力:美元走強或進一步拖累海外收入。
管線依賴:KEYTRUDA佔比過高(46%),需加速新藥商業化以分散風險。
3.增長驅動力
WINREVAIR:肺動脈高壓適應症擴充套件及長期療效資料釋放。
RSV與HIV管線:Clesrovimab和DOR/ISL獲批後貢獻新增量。
動物健康:收購Elanco水產業務推動產品組合多元化。
五、總結
2024年默沙東憑藉KEYTRUDA的持續放量、WINREVAIR的成功上市及成本最佳化實現穩健增長。2025年需應對中國市場波動和專利懸崖風險,同時依賴皮下KEYTRUDA、RSV單抗及代謝領域新藥開啟增長空間。戰略合作與管線多元化將是長期競爭力關鍵。
簡評:
長期競爭力被Deepseek認為是默沙東發展的關鍵。
腫瘤治療領域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即便是疫苗為主的GSK,在2024年腫瘤疾病領域銷售同比都增長了98%。GSK還透過BD交易加強了ADC管線佈局。輝瑞也同樣如此,2024年腫瘤學業務營收達156.12億美元,同比增長25%。2023年花430億美元收購Seagen公司獲得的ADC藥物,在2024年貢獻了30多億美元的營收。
不僅是MNC,本土Biotech也希望在K藥勢力範圍內分得一杯羹。
隨著K藥的成功,PD-1成為火熱賽道,國產PD-1經過多年內卷後,恆瑞醫藥、百濟神州、君實生物以及信達生物等多家藥企的產品得以獲批上市,這些產品憑藉價格優勢和醫保覆蓋,也會蠶食部分K藥市場。
此外,中國Biotech也在加快創新。
如康方生物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在頭對頭中擊敗K藥,從而站上風口浪尖。信達生物開發的全球首創PD-1/IL-2α-bias雙特異性抗體融合蛋白也在2025年1月登記了一項與K藥頭對頭比較的2期臨床試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在研的PD-1多特異性抗體和抗體融合蛋白藥物超100款。
更重要的是,K藥的專利將在2028年陸續到期,屆時仿製藥的出現將擠佔其市場。目前,安進、山德士等藥企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安進在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註冊了一項K藥生物類似藥ABP 234的3期臨床試驗,將在非小細胞肺癌中頭對頭對比K藥。
在前有K藥專利即將到期,後有眾多競爭對手追趕的情況下,默沙東如何在未來幾年保持競爭力?在2025JPM大會上,默沙東透露了一些資訊,正如Deepseek所總結的,管線多元化。

未來三年默沙東的產品佈局,圖源企業官網
簡單來說,包括HER3 ADC、ROR1 ADC、B7-H3 ADC、Trop2 ADC以及K藥聯合用藥等多個方向默沙東都已著手佈局。默沙東還在2024年11月以5.88億美元首付款及最高27億美元里程碑付款獲得禮新醫藥在研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LM-299的全球許可,以及2.08億美元的潛在對價收購ADC新銳Abceutics。
Deepseek沒看到的另一面是,雖然競爭對手眾多,但K藥依然有著很深的護城河,比如不斷拓展的適應症。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4年底,K藥在美國獲批40餘項適應症、歐洲30餘項,在國內也接近20項。覆蓋了包括非小細胞肺癌、食管癌、結直腸癌、頭頸部癌、胃癌、肝癌以及黑色素瘤等多個癌種。2024年,K藥在中國市場繼續保持銷售穩步增長,也主要得益於其在NSCLC等多個適應症上的廣泛應用。
同時,默沙東還加大了K藥在聯合療法和早期癌症治療領域的投入,這些措施也能有效鞏固市場地位。此外,2024年11月,K藥的皮下製劑3期臨床成功,將平均給藥時間大幅縮短,也將助推K藥的銷售。
儘管群狼環視,但在K藥專利到期前,其增長勢頭還將持續。只是在腫瘤賽道之外的對手,K藥就無能為力了。
02
司美格魯肽:擴產、創新、衝王位
Deepseek:諾和諾德2024年報分析
一、核心財務表現
1.銷售額與利潤
總銷售額:2904.03億丹麥克朗(DKK),同比增長25%(按恆定匯率CER為26%),主要受糖尿病與肥胖症藥物驅動。
營業利潤:1283.39億DKK,同比增長25%(CER 26%),毛利率穩定在84.7%。
淨利潤:1009.88億DKK,同比增長21%,稀釋後每股收益22.63 DKK(+22%)。
股息:全年總股息11.40 DKK/股(含中期股息3.50 DKK),同比增長21%,派息率50.2%。
2.成本與現金流
研發費用:480.62億DKK(+48%),主要用於後期臨床試驗和早期研究。
自由現金流:-147.07億DKK,主要因收購Catalent生產基地支出117億美元(約820億DKK)。
資本支出:471.64億DKK(+83%),用於擴大原料藥(API)和灌裝產能。
二、區域市場表現
1.北美市場(銷售額佔比61%)
銷售額增長30%(CER 30%),達1781.72億DKK。
核心驅動:GLP-1糖尿病藥物(Ozempic®增長26%);肥胖症藥物Wegovy®銷售額增長86%,佔全球肥胖症收入的74%。
胰島素銷售增長52%,受益於渠道和支付方結構調整。
2.國際業務(銷售額佔比39%)
銷售額增長19%(CER 19%),達1122.31億DKK。
亮點:肥胖症藥物增長107%(Wegovy®新進入15個國家);中國區GLP-1藥物銷售增長19%,但罕見病業務下降30%。
3.產品線表現
糖尿病與肥胖症:總銷售額2717.64億DKK(+27% CER),佔公司收入的94%。GLP-1藥物(Ozempic®、Rybelsus®)貢獻1491.25億DKK(+22% CER)。肥胖症藥物(Wegovy®、Saxenda®)銷售額651.46億DKK(+57% CER)。
罕見病:銷售額186.39億DKK(+9% CER),罕見內分泌疾病增長31%。
三、研發與戰略進展
1.核心研發成果
CagriSema(GLP-1/胰澱素雙重激動劑):REDEFINE 1試驗顯示22.7%的體重減輕,計劃2026年提交監管申請。
Semaglutide 7.2 mg:STEP UP試驗中減重20.7%,優於現有劑量。
口服Semaglutide 25 mg(OASIS 4試驗):減重13.6%,擬2025年提交FDA申請。
2.戰略收購
Catalent生產基地:2024年12月完成收購,增強灌裝和包裝產能,應對供應鏈瓶頸。
3.新興領域佈局
心血管疾病:啟動GIP/GLP-1雙重激動劑治療慢性腎病2期試驗;
罕見病:血友病新藥Alhemo®(Concizumab)在歐美獲批。
四、2025年展望與挑戰
1.增長預期
銷售額:預計增長16-24%(CER),按丹麥克朗報告增長再高3個百分點。
營業利潤:預計增長19-27%(CER),丹麥克朗報告增長再高5個百分點。
資本支出:約650億DKK,重點擴產API和注射劑產能。
2.核心驅動因素
GLP-1藥物需求持續:糖尿病與肥胖症市場滲透率提升,Ozempic®和Wegovy®供應能力增強。
新興市場擴張:中國、中東等地區肥胖症藥物逐步上市。
3.潛在風險
供應鏈壓力:部分產品仍面臨短缺風險,需持續投資產能。
競爭加劇:GLP-1賽道競品增多(如禮來Zepbound),價格壓力上升。
匯率波動:美元走強或對以DKK計價的利潤產生負面影響。
五、總結
諾和諾德2024年憑藉糖尿病與肥胖症藥物的強勁需求實現高速增長,GLP-1類藥物仍是核心引擎。2025年,公司將繼續擴大產能、推進管線創新,並透過戰略收購鞏固生產優勢。儘管面臨供應鏈和競爭壓力,其在代謝疾病領域的龍頭地位有望持續鞏固。
簡評:
Deepseek認為保證產能,司美格魯肽還能繼續飛。
2024年,諾和諾德在產能提升方面做了諸多努力。包括收購CDMO龍頭Catalent,獲得其位於義大利、美國和比利時的三家工廠;投資85億丹麥克朗在丹麥歐登塞建立一座全新的製造工廠;投資41億美元以擴大在美國的製造產能等。當然,諾和諾德的競爭對手同樣如此,禮來在2024年追加53億美元的投資,擴大其印第安納州製造基地的產能。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中國市場或將成為兩家巨頭正面競爭的戰場。
2025年1月初,禮來宣佈替爾泊肽正式在中國上市,其中就包括減重適應症。與此同時,諾和諾德宣佈口服司美格魯肽正式在國內上市。相對於注射,口服給藥方式會大幅提升患者體驗,有效助推產品銷售。
再加上2025年1月底,美國政府宣佈諾和諾德減肥藥Wegovy和糖尿病藥物Ozempic等15種藥物被列入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藥物談判目錄中。也就是說,中國自費減重藥市場對兩家企業來說變得尤為重要。
為此,兩家企業都加大了國內的產能建設。如諾和諾德在天津投資約40億人民幣用於無菌製劑擴建專案,而禮來則投資約15億元用於其蘇州工廠的產能升級,用於擴大2型糖尿病和肥胖創新藥物的生產規模。
此外,由於司美格魯肽在中國的核心專利將於2026年3月到期,因此有一大批國產GLP-1在等著分割市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超過20款類似產品進入臨床階段。像九源基因、麗珠集團、聯邦制藥以及齊魯製藥等企業都已提交上市申請。
同K藥一樣,司美格魯肽也在不斷擴寬適應症,當前司美格魯肽有超百項臨床試驗進行中,包括糖尿病和肥胖產生的併發症、心血管疾病外,還包括慢性腎病、心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心血管疾病等。甚至司美格魯肽還在擴充阿爾茨海默病(臨床3期)、缺血性腦卒中、帕金森病、多囊卵巢綜合徵和外周動脈疾病等適應症。
03
Deepseek:2025誰將登頂?

Deepseek對比默沙東和諾和諾德,圖源Deepseek
總的來說,在專利到期前,GLP-1賽道的競爭主要還是諾和諾德與禮來之間的競爭,正是在禮來的不追趕下,司美格魯肽有極大機會在2025年登頂“藥王”寶座。Deepseek在分析諾和諾德與默沙東的年報後,從經營指標、核心業務潛力以及未來佈局與風險後,也得出了諾和諾德前景更優的結論。實際發展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封面圖片來源:壹圖網

如果您認同文章中的觀點、資訊,或想進一步討論,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