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澳洲一些大藥店使用的多彩促銷標籤可能讓消費者感到困惑,並誤以為獲得了折扣。
據澳洲廣播公司報道,消費者權益組織Choice透過調查超過1000名消費者,
發現三分之一的人難以判斷Chemist Warehouse、Priceline和Terry White的亮色標籤是否真的代表折扣價。

(圖片來源:ABC)
Choice的調查還顯示,這些藥店會使用色彩鮮豔的超大標籤,
來掩蓋提供相同價格的小型貨架標籤,導致一些顧客誤以為自己享受了折扣。
Choice高階政策顧問Bea Sherwood表示,這種黃色和粉色的銷售標籤極具誤導性。
斯威本科技大學營銷專家Sean Sands指出,透過使用紅色或黃色這樣的顏色,
這些標籤利用心理暗示影響消費者行為,讓他們感到有折扣的錯覺,即便沒有實際折扣。
消費者在忙碌的零售環境中會依賴視覺捷徑做決策,這種現象被稱為啟發式加工。
澳洲國立大學的Andrew Hughes則批評一些大型藥店的做法不道德,“應該是非法的。”

(圖片來源:ABC)
他指出,這種過度使用彩色價格標籤的方法在消費者中引發情感反應,使人們誤以為獲得了優惠價格,但實際情況並不總是如此。
法律上,這種營銷手法並不一定是非法的,因此監管有一定難度。
澳洲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的規定要求商家不得誤導消費者,包括不能提供未曾以建議零售價格出售過的產品的價格對比。

(圖片來源:ABC)
Hughes提到,關於什麼構成誤導還有“灰色地帶”,使得消費者容易受到影響。
他建議消費者在購物時放慢速度,客觀分析價格,避免被誤導。
這種營銷方式並不限於大品牌藥店使用,一旦大型品牌採用,小商家也紛紛效仿。
Choice敦促藥店需在標籤上更加透明,尤其是關於“建議零售價”的使用。
Priceline指出,他們的“Love Lower Prices”標籤確實代表打折,但“Great Value”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