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個“R裡沒有現成程式”的統計專案開始,到北美頭部藥企全職上岸——Chloe博士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告訴我們,轉碼這條路已經不是選項,而是越來越多理工科留學生的“生存必修課”。

Chloe博士是喬治敦大學生物統計專業碩博連讀,在讀博二的她選擇了方向轉型:一邊做科研,一邊加入來Offer的訓練營系統學習編碼和工業界實踐專案。2023年暑假,她在海投過程中拿下兩個面試機會,最終憑藉紮實的程式設計能力與專案經歷,收穫北美頭部藥企的全職offer。

喬治敦大學風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她的經歷沒有奇蹟🔮,只有清醒選擇後的全力以赴。如果你也正站在同樣的路口,那麼今天的內容將會給你很多啟發!

*以下文字均為講座內容節選,想要觀看完整版Chloe同學的分享,請拉至文末掃描二維碼領取。

Q:Chloe,你好。很多家長和學生其實對“生物統計”並不瞭解,請你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專業到底學什麼,主要應用在哪些方向?

A: 生物統計其實就是統計學和生命醫學的一個交叉學科,主要是用統計的方法解決生物醫學領域的問題。我學過的課程主要有機率論、統計推斷、生存分析、多元統計,還有臨床實驗設計、流行病學、公共衛生的內容。比如說一個新藥,怎麼判斷它在臨床試驗中有沒有效果?那我們就會設計一個實驗組和一個對照組(control group 和 experiment group),給兩組人用不同的藥,然後對比結果,看是否有統計顯著性。當然實際情況會更復雜,但大致流程是這樣的。

Q: 很多學生來美國之前會覺得“只要我讀個碩士博士,就能找到好工作”,你在求學過程中有沒有踩過這樣的坑?你覺得統計專業的同學在準備上有哪些誤區?

A: 我當時的迷思特別典型,就是覺得學歷高了、書讀多了,工作自然就來了。我是F1身份,如果中途不讀博直接工作,那就會面臨沒有身份的問題,根本轉不了崗。所以儘管那時候已經在準備轉碼了,還是必須把PhD讀完。
另外就是我太佛繫了。RA比TA在找工作上更有用,但我當時就“開開心心”地跟著老師做TA,也沒多想。簡歷上的專案、技能準備得也不夠早。
很多人會誤以為STEM專業OPT三年很保險,但其實很多公司不願意提供H1B或綠卡擔保,你讀完可能就得走。我當時身邊就有這種情況。還有很多人覺得自己是名校出來的統計碩士,怎麼也能找到工作。其實HR看的是你會不會做專案、有沒有技術,不是你學校的名氣。

A: 身份問題是留學生的一個最重要問題,我們做了這麼多年求職輔導,發現很多家長和學生對“身份問題”沒概念。比如石油工程、化工專業,美國的公司不招國際生,綠卡/工作籤也不辦。還有網上的很多博主會說“教授內推就能留美”,但實際上教授能夠給留學生幫助的很有限,也不會把資源留給非頂尖學生。

Q:那在你看來,北美生統專業畢業後,真正能走的職業路徑有哪些?你自己當時是怎麼判斷的?

A:最常見的就是進藥企做資料分析師或者programmer,但這裡的 programmer不是我們轉碼說的software engineer,而是更偏傳統的SAS programmer,程式碼比較古老,也不太有技術成長性。
如果你數學很強,可能還能走金融、量化那一類,但那真的得是數理背景非常紮實的人。還有就是諮詢公司,他們更看重名校背景和表達能力,對統計技能倒不一定要求很高。
也有少數人能轉到Data Scientist的崗位,尤其是如果你刷出了專案或有一定程式設計能力。總體來說,碩士出來大多數人是從Data Analyst和傳統Programmer做起,待遇上起薪大概8-12萬$,博士會稍微高一些。

Q:很多人以為讀完統計碩士就能留美,其實不是這麼回事。你之前也提到,像SAS programmer是個比較“古早”的崗位,很多人進去之後發展很有限。而現在科技和藥企都越來越看重工程能力,那在你看來為什麼一定要學程式設計?

A:我其實是為了之後的職業發展讀博的,並不是想走學術這條路。實不相瞞,整個博士階段對我來說是挺痛苦的,因為我並不真的熱愛做研究。
我本科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程式設計基礎,唯一接觸過的語言是Stata,可能孫老師聽過。我真正第一次接觸像R這樣的程式語言是在研究生階段。當時剛接觸的時候,其實發現自己還挺喜歡程式設計的。有時候會自己摸索著玩一玩,慢慢就對這個東西產生了一些興趣。
到博士階段,外部的就業市場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當時行業裡已經開始有說法,說軟體工程是相對比較好找工作的方向。
所以在博士二年級的時候,其實就有想過要不要轉專業。當時也確實報了來Offer的課程,開始嘗試往轉碼方向準備。

Q: 我們接觸了很多非CS背景的同學,大家在轉碼初期都有不少困惑。你當時的瓶頸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建議想給後來人?

A: 我覺得轉碼初期我遇到的最大瓶頸就是:如果讓我自己去網上看書、寫程式碼,我經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能有人可以硬啃書,但我不是那種人。我需要一個老師帶著我,把知識點系統過一遍,我才能真正“take進去”。
如果沒人帶我,我可能就一直卡在第1章,一遍一遍地翻,也學不明白。其實這不僅僅是轉碼的問題,我覺得學任何學科,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都會遇到這個瓶頸。
後來是我姐把我說通了,我就下定決心報了一個課,好好學一遍。還好當時選了來Offer,不然我自己一個人可能還在原地打轉。

Q: 現在很多人都在刷LeetCode,覺得自己刷題就能轉碼。你怎麼看這件事?你自己刷題嗎?

A:我其實沒有經歷過那種“狂刷題”的心態轉變。我自己基本功就不太好,直接刷題很容易刷偏。我覺得看著答案寫程式碼,其實不是個特別好的路徑。
我小時候就是個“答案選手”,考試靠背標準答案。但這個方式的問題是,除非你悟性特別高,不然天花板是很明顯的——你可能能考到80分,但永遠突破不了85。
所以我更相信基礎要紮實。比如演算法、資料結構這些概念,其實沒那麼簡單,但一旦真的掌握了,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很多學科都是這個道理。基礎打牢了,後面反而沒那麼難。

Q: 頭部藥企的面試重點是什麼?你有什麼“閉門絕技”可以分享給大家嗎?

A: 面試會根據具體小組而異,有些統計問題問得難,有些更看重你能否把統計概念講清楚,特別是講給沒有統計背景的人聽。基礎知識一定要紮實,不要靠僥倖不現實。藥企一般都會有一輪presentation,PhD崗位通常會讓你展示跟本組崗位對口的內容,比如他們做醫學影像,那你就要講醫學影像方面的專案,presentation能力很重要。

Q: 頭部藥企真的那麼難進嗎?普通碩士畢業生還有機會嗎?

A: 挺難的,尤其PhD崗不會招master。我身邊讀碩士的幾乎沒人進頭部藥企,大多是進小廠,就那也很不容易。如果你有特別給力的校友內推,或許還有可能。總之得非常早準備,付出很多努力才行。

Q: 現在很多人說轉碼不行了,尤其家長會擔心計算機沒前景了,別用個例看問題,要看資料。美國2024-2025財年H-1B最多的職業是Software Engineer和Developer,佔了65%以上,Top25職位裡有20個是CS相關,CS仍然是最具就業競爭力的專業。轉碼不是“玄學”,是科學決策。如果學生原本學的不是CS,他不願意轉碼,覺得是浪費之前的努力,應該怎麼辦?

A: 理想主義可以理解,但現實就是你得養活自己😂。如果你不願意轉,那你得準備好承擔後果。比如“流落街頭”、“回國”等等,只要你能接受,那也行。但我個人是目標非常明確,我要工作,我就去做最有可能找到工作的準備。

Q: 你覺得統計碩士就業出路如何?比如哥大的統計專案?

A:我覺得他們都比我強(笑),如果非常聰明,或許可以進quant領域。但這不是大多數人的路徑。中等偏上的學生,我建議認真學程式設計。轉碼是高投入高回報的事,也是一項“基礎技能”。

Q: 你怎麼看未來AI對軟體開發的衝擊?初級工程師會不會被替代?

A: 我覺得正好相反。反而是那些只會呼叫工具、不會理解底層原理的人更容易被替代。真正掌握原理、會獨立思考的人才是最不容易被取代的。

Q: 最後你有什麼話想對正在讀書、準備赴美或已經在美國的同學們說?

A: 我想說的是,轉碼這條路堅持下來真的挺不可思議的。我那時候每天晚上10點上課,上到12點,真的咬牙堅持了好久。現在回頭看,那段時間太重要了。
另外,我之前也說過,我在美國喜歡去一些ghost town(鬼城)探險,看到那些被時代落下的人,感觸特別深。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白領也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我當然也焦慮,但我更不想被這個時代刷下來。
所以,如果你還沒決定自己的方向,那就去抓住那些真正能傍身的東西。像基礎知識、基本原理這些,是真正有長期價值的。我們都不是天選之子,別指望不付出就能拿到好結果。只有早點準備、拼盡全力,才可能不被時代甩下去。

孫老師給現在還在猶豫的學生和家長們一些建議:
首先,你必須認清一個現實:好工作、好教育、好資源,它們從來都不是平均分配的,是留給極少數“六邊形戰士”的。像臨時抱佛腳、靠幾個小專案、臨時社交“上岸”這樣的理想,是機率極小的事件,不該成為大多數人的策略。
我們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說的是你得提前準備,系統努力,把認知、技能、專案、溝通、策略全都拉滿,才能在合理機率上拿到好的結果。
就像高考考得好,不是因為那三天狀態好,而是你高一、高二、高三三年都在努力。同樣道理,能進Google、進輝瑞、進Merck、進花旗銀行的候選人,不是臨時起意,是三四年前就開始全力準備的。
千萬不能把個例當規律。別人找到好工作是天賦與積累,不代表誰都可以。一定要用“機率思維”和“長期主義”的眼光來看待找工作這件事。
(**如果想了解更多Chloe同學的轉碼、讀博心路歷程,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領取完整版影片回放)

與此同時,幫助Chloe同學
成功斬獲頭部藥企offer的
《軟體工程師旗艦核心課程》
🔥8月4日,第一節課開啟試聽🔥

掃描上方海報二維碼
或聯絡任意一位已新增顧問老師報名
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聯絡任一已新增顧問老師報名
⬇️ ⬇️ ⬇️

如需電話諮詢,請傳送簡歷至
老師將會在24小時內與你聯絡

點選上方圖片,檢視更多課程詳情
來Offer近期講座預告
最新Offer榜
向上滑動閱覽

檢視完整offer榜,請前往www.laioffer.com
求職,你只需要一門課程。

內容編輯:小橘子
責任編輯:安逗
你在看嗎?點個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