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葉仙人 · 主播 |阿成
來源 | 洞心叔(ID:dongxins2021)

《格言聯璧》裡有一段話頗為精妙: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俗話說,萬事萬物,不過於心。
一個人只有保證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修煉出強大的內心,才能夠抵抗出世界所有的誘惑、躁動、不安、迷茫。
修煉好自己的內心,安頓好自己的命運,足夠包容,足夠謙虛,足夠平靜,足夠從容。
最後,才能夠活得更加踏實,過得更加自在,也能更鬆弛,更有希望地過好餘生。

修一顆包容心
古往今來,那些活得包容的人,才是真正有福氣的人。
其實,你包容別人,別人就會大機率包容你,最終,因為自己的人品過關,自然能夠吸引到更多同頻的人。
然後,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也就可以在現實生活當中,讓自己活得更加順心,更加順利。
而且,一個內心足夠包容的人,心也就足夠大,因為他們能夠容納更多的事,或者說更懂得如何稀釋自己所遭遇的一切。
這樣下來,面對生活一時的不順,以及其他的一些苦惱,自己都能夠學會放下,忘記。
然後,情緒也好,心態也罷,也能夠變得更加順暢。
最後,長期處於一種良好的狀態,那麼煩惱沒了,壓力少了,身體自然健康。
朱熹曾說:
“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
所以,學會包容,學會理解,要相信謙讓,退讓的力量,更要明白忍讓的智慧。
最終,心寬體胖,避免了傲慢自大,懂得了寬容的力量。
正如《家誡要言》有云:
“器量須大,心境須寬。”
所以最終,自己就能夠過得更加的灑脫,更加的自在,也更加的滿足。


修一顆平常心
“心平氣和四字,非有涵養者不能做。”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