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最傷孩子的這件事,你做過嗎?


直播預告
點選下方預約按鈕,觀看直播↓
作者|武志紅
來源|武志紅(ID:wzhxlx)

前陣子,網上流傳著一個班級群裡的片段:
媽媽因為女兒不想寫作業,情緒失控,用衣架打女兒,打到衣架徹底變形。
她說  ——
這是你應得的
這是我對你的獎勵
平時的那些糖、好吃的,不算獎勵
那是懲罰
只有被我抽、被我打
才是真正的獎勵
證明我多愛你
愛多深,打多狠

影片裡,開始衣架只是輕度變形(左),後來女兒回床躺著以後,又二次施暴,衣架徹底打得翻折過來(右)

她繼續說 ——
(對女兒)你哭給誰看!我對你不好嗎?!
(對看客)她到現在還在哭,還在逼我打她!
看了這個影片之後,我非常心痛。比起伴侶間的暴力,父母對孩子的暴力更為普遍。
或許這個母親的暴力以及羞辱的教育,是孩子“成績不好、不願寫作業”的原因,而不是“不寫作業”的結果。
英國精神分析大師比昂的一個經典的說法 —— 
關係的實質是:誰製造焦慮,誰承受容納和化解焦慮。
圍繞著比昂的這個觀點,原生家庭就分成了不同層級。也可以說:一個人的命運由此分成了不同層級。
最糟糕的層級是:父母不斷給孩子製造「焦慮」,甚至是「創傷」。
他們不斷地暴力入侵孩子(包括心理和身體),孩子根本就沒有辦法形成一個穩定的邊界。
結果,孩子的心理空間不斷地被壓縮、被破壞。
影片裡,媽媽看到孩子“不想寫作業”,她的本能性的部分是想「衝突」,於是把孩子打一頓罵一頓,我會認為這就是最糟糕的原生家庭
而對一個孩子來講,這就是最糟糕的一種命運
這類家長很容易有崩潰性的感覺。她自己不能夠容納這個焦慮,就把這個焦慮傳遞給了孩子,希望孩子來容納和化解她的焦慮。
影片裡的小女孩以後如果變笨,真可以怪這位高控制加壞脾氣的母親。
她小小的心智要花很多力氣去處理媽媽的焦慮,於是很大可能會變鈍。
當管教孩子作業時,父母自己充滿焦慮、還猛向孩子傾倒 —— 那還不如不去管教。
不然,孩子還得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去容納你的狂暴焦慮。
當孩子容納不了時,他的心智就會停滯,即「變笨」。
可以說,此時孩子的自我,被父母的焦慮撕裂了。
家長心智水平太低,看不得孩子一點問題、隨便就情緒爆炸的,就放棄對孩子在學習上的「教育」吧,孩子自生自滅也比父母管教強。
太多父母剋制不住地入侵孩子,所以,有時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以很簡單 ——
你不嚴重入侵孩子就好。
一箇中國孩子,如沒有揹負父母轉嫁的使命,不用分擔和治療父母的嚴重痛苦,也沒有被父母的權力意志嚴重入侵,基本安全和生理需求得到了保障,那麼他想不贏都很難。
所謂「入侵」,即:爸媽知道你冷不冷,爸媽知道你該吃多少,爸媽監督你做作業,爸媽教你喝多少水,爸媽規定你上廁所時間……
有人問,學校高壓,有一系列措施,逼迫家長配合,該怎麼辦?
這是考驗家長智慧的時候 ——
你是成為學校的幫手,還是想辦法給孩子爭取空間?
並且,這意味著:太多人走在錯誤的路上,你不逼孩子,孩子走向成功的機率,就已經大了太多。
關於家長管教做作業——
這裡面的根本問題是:你選擇相信「自己的頭腦」,還是選擇相信「孩子的自發動力」?
太多家長期待著:自己一說,孩子立即就照做了。
這種不需要時間、空間的立即回應,是他們唯一想要的。得不到,他們會有崩潰感。
有崩潰感還不算,更糟糕的是,他們會持有這種想法 —— “你是在故意和我對著幹”。
這是權力問題,也是自我虛弱問題。自我虛弱的人,會對別人不回應自己,有很深的羞恥感。
在強者面前,會吞下羞恥,而變得無助;
在弱者面前,會暴怒加逼迫,以轉嫁羞恥。
比如影片中,老師因為孩子成績,頻繁在群中@媽媽,她感到羞恥;
後來,媽媽負面感受集中爆發,透過打更弱的孩子來宣洩。
可這樣一來,孩子自身的感覺被破壞了,就更難和學習建立連結了。
並且,孩子必然會反抗這種入侵。繼而,父母和老師再施加壓力,惡性迴圈。
結果,不管孩子最後是學習好還是學習差,其中都有大量的能量損耗在這種拉扯中。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被別人的意志所奴役的,哪怕那人是自己父母。
只有當自發性被尊重時,人才能成長為他最好的樣子。
孩子天然愛父母。無論被打時哭得多麼撕心裂肺,過15分鐘就原諒你了。
所以很多家長有恃無恐,覺得揍一下沒關係。
但你不知道的是,你在揍她的時候,她在聲嘶力竭地哭、求饒、大喊大叫的時候,身體里正在爆棚地分泌腎上腺素、皮質醇等壓力激素。
高壓刺激下,她的杏仁核會非常發達。這讓她更容易緊張、恐懼、害怕。
某天,遇到一個微小的、看起來不起眼的事件,一擊即潰。從此,孩子開始焦慮、抑鬱、自傷。
臨了,家長才開始心慌,唯一的想法變成:
我只要我的孩子健康,別的都不重要。
這種事,沒有落到自己頭上時,太多家長沒有切膚之痛,覺得——
「再努力一把又怎麼樣,過去我們也是這麼過來的,雖說現在的孩子壓力大,但誰的人生容易啊……」
等孩子自傷或抑鬱後,這時多數家長才會醒悟過來;
當然還有極少數家長,即便孩子這樣了,仍然最關注什麼時候能繼續好好學習。
家庭欺凌,才是校園欺凌的源頭。
因為在家庭裡,孩子的邊界感已被嚴重破壞,她喪失了幾乎全部的內在力量、也不懂怎麼保護自己。
這種脆弱感,一旦被外界的霸凌者嗅出,就會把孩子在家的遭遇,原樣復刻。
很多父母常對孩子說:這個世界上,父母是對你最好的人。
可一旦你對孩子使用了暴力,你就成了破壞孩子邊界的「因」,也有可能招致後來校園霸凌的「果」。
影片中,媽媽說——
“她一寫作業,我會死掉。”
“把我氣得想殺人的心都有。”
諮詢中,我有多位來訪者的家長,在管教孩子作業時容易情緒崩潰。從中可以看到他們共同的邏輯:
1.我認為這件事很容易;
2.你應該不難做到;
3.你怎麼表現得這麼差。
這三步大家很容易想到,關鍵是後面的部分:
4.你是在故意和我對著幹;
5.這是有主觀惡意的;
6.這種主觀惡意,我如果接受了,會感到很羞恥,我是你的家長,所以絕對不能接受;
7.我必須回擊、懲罰你的惡意;
8.你去死,不然我去死。
透過影片裡的母女互動,可以推測出,母親會常常因為這樣的邏輯去逼迫和攻擊孩子。母親懲罰了孩子,也就把死亡焦慮宣洩到孩子身上了。
「全能自戀」受損時會產生「全能暴怒」,從而產生了極端的毀滅欲。
這種毀滅欲,指向別人就會攻擊、傷害別人,指向自己就會攻擊、傷害自己。(所以,這位媽媽的話語裡,要麼說自己“死”,要麼“想殺人”。)
如果父母常常暴怒,很容易把孩子摧毀。
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你只需要幹一件事 —— 
斷手斷腳,即捆住你管教孩子的慾望。
這樣,孩子的學習至少不必承受父母扔過來的巨大死能量。
家長不用太擔心孩子不上進,因為誰都有原始的全能自戀衍生出來的競爭欲,所以孩子本能上會想把各種事情做好。
在諮詢中,我遇到過幾位這樣的父母,很有意思的是:儘管他們明白這個道理,但仍堅稱自己做不到。
這時,我會有些無情地對他們說 —— 
“因為你在管孩子時,有難得的‘自戀被滿足’的時刻。你可以肆無忌憚地指揮、控制、攻擊孩子,你太強大、太有權力了。
而現實生活中,你沒辦法得到這種滿足。”
這樣的父母,多數是在現實生活中什麼都做不好的人。他們不能在人際關係中偶爾享受自戀的高位,甚至都不能在做事時享受到掌控一件事情的感覺。
而當他們管教孩子時,就可以享受這種感覺了。
這些父母,本質上是在給孩子傳達【雙重束縛】——
我希望你卓越,你必須用卓越來證明我的偉大;
我不希望你強大,在你面前,我才是永遠強大的那一個。
這時,孩子就會非常困惑。他們的自我意象往往會有一個共性:我是完美的垃圾
意識上,他們知道父母期待自己優秀,可潛意識裡,他們收到的資訊是:父母才不希望他們強大。
因為強大必然意味著:孩子在和父母的關係中也可以是強大的那一個。
影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沒有父親支撐,加上一個虛弱又控制的母親,孩子直接溺在了一個精神水牢中,奄奄一息。
所以,最後再來談談父親的重要性。
一位父親嚴重缺席的女子,常有這樣的感覺 —— 
家,完全就是媽媽的地盤。
有了這種感知,她想,如果爸爸在,當她不能呆在媽媽的地盤時,至少還可以去爸爸那裡待著。
這會演化出無數種含義,如:一旦媽媽不要你了,你將再無其他地方可以去。
一個關係,就是一個通道。本質上,與媽媽的關係也是一個通道,但孩子容易感知為,媽媽好像是整個世界。媽媽的意志與身影,圍繞著在她周圍每一個角落。
這會在一開始,幫助孩子從自己的孤獨世界中走出來。
但之後,孩子就需要找到其他通道,從與母親共生的關係中走出來。
父親在,孩子還會有一個非常直接的收穫:
當她遠離母親時,母親有人陪,而且這個人還是強有力的、與媽媽恩愛的。
如果母親是虛弱的、或強控制的,同時又是孤獨的,那孩子即便打開了通道、從母子共生的城堡中走了出來,她也會非常擔心,母親一個人不能存活。
推薦閱讀
武志紅作品集(7冊)套裝
點圖片可直接購買
(廣告)
作者介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武志紅(ID:wzhxlx),微博:@武志紅。現於北上廣深杭廈門成都蘇州南京青島10個城市開辦了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