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醫療是個笑話!”患癌紐西蘭人紛紛籌錢飛上海,稱“最後的希望”!NZ華人大吐苦水:關於醫療,中介專騙國人!

“NZ免費醫療
就是個笑話!
中介、公知用來
專騙國內人的!
近日,
紐西蘭一華人在天維論壇發帖大吐槽。
這位網友和女友備孕多年,
卻不幸流產,但懷疑有流產殘留,
於是找到家庭醫生(GP)
希望開具B超單進一步檢查。
無奈卻被告知“沒有必要”,
要麼就自費400刀做!
對此,這位網友非常失望,
“全家老小一週生活費又沒了!
儘管買了保險,
但連保險墊底費都沒到!”
從小病到大病,
不論是華人還是土生土長的Kiwi,
都有著不少對紐西蘭醫療系統的
吐槽、不信任甚至是絕望。
本週一(5月12日),有媒體報道,
一名紐西蘭癌症患者
在去中國接受CAR-T治療後,
病情已經大為好轉
無獨有偶,一位紐西蘭本地女子
罹患血癌,但紐西蘭已經沒有
更好的治療辦法。
她決定遠赴中國,
抓住“最後的希望”
紐西蘭業內人士更是直言:
紐西蘭的創新治療
落後發達國家水平!
“最後的希望!”
患癌Kiwi飛往上海治療
30歲時思考死亡,
對大多數人來說難以想象,
但Emma Holden
卻在2019年被迫面對這一現實。

Emma Holden和丈夫George
36歲的紐西蘭女子Emma Holden罹患血癌,在紐西蘭已經沒有更好的治療辦法,好在,她還擁有一個選項——
飛往中國上海,
接受免疫細胞基因改造療法,
找尋最後的希望。
四個月的時間內,
她已經籌集到治療所需的費用,
此前已經啟程,
目前已經在上海治療。
相應的givealittle籌款頁面顯示,
Emma已籌集到了超過41萬紐幣
共有3300多人慷慨解囊。
其籌款的Title是:
為生命而戰——
Emma急需海外癌症治療資金援助
2019年,當時30歲、住在墨爾本的Emma感到渾身疼痛加劇,以為是健身過度導致的。
但X光檢查卻發現她的多處骨骼出現病變,這是多發性骨髓瘤。這是一種常見的、無法治癒的、血癌的典型症狀。
“患有這種骨髓瘤的人通常在60歲以上。”Holden說,其有家族病史,她的父親在46歲時死於肝癌,當時她19歲。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常見的血癌,在紐西蘭已經沒有其他治療方法,但中國上海的一傢俬立醫院可以提供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治療,費用高達40萬紐幣。
“這種方法不會治癒(癌症),卻是延長我生命的最好機會。”Emma最近接受採訪時說。

放療、化療、幹細胞移植

已用盡各種治療手段

診斷結果出來後,Holden和丈夫搬回紐西蘭南島Wānaka的家鄉,因為他們喜歡這裡的戶外生活方式。
多年來,她輾轉於
墨爾本、奧克蘭、基督城和但尼丁的多家醫院,
接受了包括:
多次化療和放療、
自體幹細胞移植、
異體幹細胞移植、
兩次新型療法的臨床試驗、
以及多次手術,
還有骨髓瘤帶來的種種併發症:
骨折、肺炎、帶狀皰疹……
圖源givealittle籌款頁面
儘管病痛纏身,
Emma卻用行動告訴我們:
生命珍貴且無常,
而她珍惜每一天,
視其為恩賜而非理所當然。”
其籌款頁面如是寫道。
Emma Holden已經接受了多年的治療
剩下的治療方法只有一種——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這是一種治療腫瘤的新型精準免疫療法,近幾年透過最佳化改良在臨床腫瘤治療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已經抵達上海
預計五月返回紐西蘭
三月,Emma的籌款頁面分享了一個好訊息:“Emma已經順利抵達上海(全靠你們的支援!),並開始接受CAR-T治療。
“由於病情緊急,治療程序比預期更快。上海的醫療團隊非常專業,不僅幫助她適應在中國的生活,還在治療的第一階段給予了極大的支援。 
圖源givealittle籌款頁面
“CAR-T治療分為三個階段:
T細胞採集;
T細胞改造;
回輸改造後的細胞。
示意圖。Photo: Malaghan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
原本Emma應在一階段結束後返回紐西蘭,
此後再返回上海進行第三階段治療。
但為了確保療效,
醫生建議她在第三階段前增加額外治療
因此,她將全程留在上海,
預計五月中下旬才能返回Wānaka的家。
目前,捐款和籌款活動仍在繼續。
Emma Holden在上海。圖源givealittle籌款頁面
感謝你們讓不可能變為可能,
讓我們繼續並肩前行!
——Holden Family”

紐西蘭商人遠赴上海
治療淋巴癌!

目前,越來越多的紐西蘭人飛往中國尋求革命性的CAR-T療法

幾年前,57多歲的紐西蘭商人Dale De Penning確診患有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一種淋巴系統癌症。
2023年9月,他開始在奧克蘭醫院接受化療,希望將腫瘤縮小到可以接受幹細胞移植的程度。但治療10個月後,效果並不明顯,醫生建議他接受姑息治療——但Penning表示“不接受”。
幸運的是,希望尚存——CAR-T療法已在海外應用十多年,現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標準治療方案,但在紐西蘭尚未獲得公立或私立機構的許可
不過,惠靈頓Malaghan醫學研究所正在開展CAR-T方面的臨床研究。研究過程中,已經沒有治療選項的淋巴瘤患者,僅三個月後超過一半的一期患者就清除了癌症。
在澳洲,CAR-T療法已經納入公共醫療,符合條件的淋巴瘤患者可免費治療,未來很快將擴充套件到其他血癌患者。然而,紐西蘭患者必須到海外才能接受CAR-T療法,並且費用高昂。
對於De Penning來說,如果在澳洲接受CAR-T治療,費用約為100萬紐幣,但如果去中國,在上海,費用約為其三分之一
在與上海某醫院首席血液專家周莉莉(Lily Zhou)醫生進行影片諮詢後,De Penning前往就醫。
2024年9月,De Penning在上海接受了為他定製的個性化橋接方案,並進行了CAR-T回輸治療。治療期間,他未出現其他不可控風險,複查評估顯示疾病完全緩解
圖為Penning在上海的醫院。Photo: Xinmin Evening News
中國是全球最早開展CAR-T治療的國家之一。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病例數量多、情況複雜,國內的醫藥企業因此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也使得國內醫療機構在CAR-T治療領域具有顯著優勢。
巧的是,De Penning在這家醫院的隔壁病房發現了另一個紐西蘭人,曾在漢密爾頓當警察的Dale Kahaki——這是Kahaki第二次前往上海,他同樣接受了CAR-T療法。
之後他在中國繼續進行過渡治療,然後回到了紐西蘭。返回後的掃描結果顯示,幾個月前曾讓他瀕臨死亡的癌症已經消失
紐西蘭的創新治療
落後發達國家水平!
紐西蘭白血病和血癌協會執行長Tim Edmonds表示,CAR-T細胞療法等創新“正在迅速將骨髓瘤從絕症轉變為可以有效控制的慢性病”。
紐西蘭沒有利用這些進步帶來的好處,我們在藥物方面的低投資與類似規模的經合組織經濟體不成比例。因此,越來越多的患者被迫去國外接受救命治療。”他說。
不過,CAR-T細胞療法並不是靈丹妙藥。
根據妙佑醫療國際的介紹,大多數人對CAR-T細胞會有反應,因此他們需要在醫院待上幾天到幾周,以進行監測和管理。
圖源妙佑醫療國際
而對於癌症患者和他們的親屬來說,每一天的時間都很寶貴。
“免費”≠“想治就治”
紐西蘭華人大吐槽
前文提到的紐西蘭華人,
便是因為一場“小病”
而對紐西蘭醫療體系喪失信心
誠然,不論疾病大小,
都當得到重視。
否則,
小病也會拖成大病。
這位網友在天維論壇
詳盡闡述了他的糟心歷程:
來之前都說西方免費醫療多好多好,只要多交稅,啥都免費。真遇到了才知道底下一排小字啥叫Terms and Conditions Apply
“真事兒!一直和女朋友想要個孩子,好不容易懷上,流掉了。半年多了,女朋友還斷斷續續見紅。
“諮詢國內做醫生的嫂子,
她說很簡單,你在當地做個B超看看
就這麼簡單一個要求,
去看家庭醫生,
GP用它那B超機一樣的、
炯炯無神的眼睛掃了一眼,
說,沒事,你流乾淨了
“不是,這隔著衣服隔著肚子都能看得這麼清楚嗎?然後就是苦求醫生,開個介紹信吧,GP說那你得自費,因為我覺得你該照才免費。
“那問自費多少錢?$400刀!還好有醫療保險,打電話過去一問,墊底費$500刀!FML……”

網友熱評:“GP的眼睛
真是集雷達、B超、X光於一身!”
對於此貼,網友的評論可謂是炸開了鍋。

"紐西蘭GP的眼睛集成了雷達、B超、X光於一身!" 有網友直言。

還有人說:"做B超前得背好醫學單詞,不問醫生絕不主動告訴你結果!" 
"同樣的保費在國內能買商業醫保,私立醫院橫著走,教授24小時待命!" 
所以,免費醫療
是"兜底"還是"畫餅"?
"免費醫療能救80%的人,
但剩下20%的人到處投訴,
所以網上全是差評。" 
有人則反駁道:
"這20%的倒黴蛋全跑我身邊了!
看專科排隊半年,
我國內都治好了,
這邊還沒排到!
還有人說:
"中產最慘
稅沒少交,
病看不起!" 
有匿名網友表示:
"免費醫療對窮人是救命稻草,
對富人是小事一樁,
中產卡中間——
自費$400刀肉疼,
回國看病又折騰。"
在天維菌看來,
紐西蘭醫療似乎有"三重門"
GP是"門神":
覺得你沒病就不給查
覺得你該忍就不給治
排隊是"玄學":
小病靠自愈,大病靠運氣
等排到隊,可能
要麼好了,要麼涼了。 
免費也只是"基礎款":
想又快又好?
請加錢升級
"私立套餐"或"海外副本"。
對此,你怎麼看?
你遇到過GP
"肉眼B超"的離譜操作嗎?
小病回國看,大病靠眾籌——
這,也是你的Plan B嗎?
*本文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也未考慮到任何使用者的健康狀況、個人需求或治療目標。使用者有全部責任判斷本文中的任何資訊、看法或建議是否適合自身情況,並對自身的健康決策和醫療行為負全部責任。

“在看”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