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最慘的事,就是不能吃飽😭
我長這麼大,這是第一次經歷“啥都不讓吃,更別說是肉了”的情況。就是過年剛開工,正月十一,我真真切切地經歷了24小時流質+48小時半流質的日子。
恢復飲食的第一口米湯水,我真的可以喝出甘甜的米香的味道,想到這是那晚最後一頓,我硬生生慢慢品了20分鐘;
第二天的藕粉,我也覺得額外香甜;

對,我做了人生第一次全麻腸胃鏡檢查,並且簽字同意在檢查過程中,遇到小息肉就直接切除……
我是一個特別慫,特別怕疼怕死的人……進手術室我還忍著淚眼問醫生:“我會有瀕死感麼?”
醫生看了我一眼:“你想多了。”
結果當我醒來的時候,天,瀕死感什麼的真是一點也沒有,但有餓死感啊。那幾天我終於徹底明白“人是鐵,飯是鋼”的意思了。我走路腳發虛,頭髮暈,為了“節能”,基本上就強迫自己躺著睡覺。
下圖是我那段期間實在忍不住了,偷吃了一口山楂:啊,我要吃飯……

“你真該謝謝你的朋友XXX,你幸好做了這個~”
雖然我很餓,但仍然清楚地記得,麻醉剛醒時醫生就和我說,剛做腸鏡發現,我是多發性腸息肉,其中最大的一個有1.2釐米,還有一箇中等的是0.6釐米。
檢查的過程中,把中等那個處理掉了,但也算比較大,為了讓創面更好癒合,給我打了兩個鈦金屬夾子,等後期癒合了夾子可以隨著大便排出。
“你這個算是個手術了,所以你是被推回房間的。如果不需要切除息肉,腸胃鏡做完可以自己走的。
還有個大息肉,你需要擇期住院手術摘掉。”
一睜眼就資訊量那麼大,我這種惜命的人,立馬拉著醫生打破砂鍋問到底。把關於腸胃鏡檢查的資訊,給大家捋一捋。
做腸胃鏡是為了篩查胃腸癌,因為這類癌症很隱蔽,早期沒有什麼特別症狀,等我們發現症狀了,基本都是中晚期了,所以早篩查很關鍵。

圖源:有來醫生
一般來說,40歲以後就可以安排第一次。如果飲食習慣不好的,經常外面應酬的,也可以提前一點。另外,直系親屬有結直腸癌或腺瘤性息肉病史者,建議比親屬發病年齡早10年開始篩查。
說實話,我每年體檢安排的專案挺全面了,可以說壓根沒想過胃腸鏡這件事。我朋友去年做了後推薦我的,而胃腸鏡也是唯一“體檢專案不包含,需要去醫院做”的。
健康篩查這件事,很多人知道很有必要,但事到臨頭又會“能不去就不去”。
無非就是害怕兩件事,檢查本身痛苦嗎?萬一結果不好怎麼辦?
我和大家的心態一模一樣,正好自己都經歷了,就寫出來和你們分享。
那天安排住院後,小夥伴們都很關心,於是我自拍了發她們


這頓晚飯非常好吃,都符合我的口味。當時我要是知道,這是我未來72個小時唯一的一頓正經飯,我會吃得更加珍惜的😂
晚飯吃完,大概8點,護士就拿來一罐1升的瀉藥,要求我1個小時內喝完。
1升水,也就三杯多,其實還好。我喝得挺快的,也不難喝。有一點菠蘿味,還有點鹹,是運動飲料的感覺。我喝的時候還在想,是不是可以把春節大吃大喝的都排掉,還蠻期待的😄

第一升的飲用感覺和前晚差不多,到了第二升就有點小痛苦了,胃已經撐了,再多喝一口都感覺很膩很噁心了,但仍然需要強迫自己喝下去。
我後來和好幾個朋友聊,他們都覺得,喝瀉藥是整個胃腸鏡過程中最難受的。但我覺得,這個難受程度還是可以忍受的。
幹完瀉藥,接下來就是等著肚子有反應,我大概跑了5次廁所。這個醫生也和我說了,最理想的是,你最後一次排洩物(不管什麼顏色)已經和尿液一樣清澈,換句話說,沒有渣渣了。
從4點差不多到10點,我才被送到胃腸鏡科室(期間就把其他身體檢查專案做了)。
到了胃腸鏡科室後,我擔心的是麻醉,一個勁問護士,會不會半途醒來啊?全麻會不會影響我智商啊?😂

然後給我打點滴,輸生理鹽水,最後讓我喝了一小罐口服液,據說是消泡劑,為了麻醉喉嚨和減少胃部泡沫。這個口服液挺苦的,最好大口悶,喝完喉嚨會有一點粘粘的不舒服。


回到病房還在繼續打點滴,又睡過去一會,這才完全清醒了。
醒來後,醫生到病房跟我說明了情況。
醫生告訴我說,大部分胃腸癌病人都有息肉,但是發現腸胃息肉不等於就是癌變,這個邏輯關係大家要搞明白。
恰恰是早篩查早發現很關鍵,發現了處理掉,就好了。我的那個大息肉也取了一小塊做活檢,過兩週會有病理報告。
我喜歡瞭解“成因”,就追問醫生胃腸息肉的發生原因。醫生給我打了個不那麼恰當的比喻幫助我理解,把胃腸道類比皮膚,咱們臉上手上皮膚也會有個小創傷,如果這個小創傷反覆被摩擦,就有可能出現皮膚增生,息肉就是胃腸道的增生。
息肉的成因除了情緒外,就是飲食,以下五點是高發誘因:長期飲酒、愛吃油炸、燒烤、辛辣、醃製。
(講真,現在大家的飲食中,都不會少這幾樣,這也是為什麼我第一時間想寫出來提醒大家做胃腸鏡檢查的原因了)。


。


至於我的那個大息肉,需要安排一個三天的時間住院手術了,這個就需要整整三天都是禁食禁水全程打點滴了。
需要立馬安排嗎?醫生和我說,那也不著急的,它已經挺大了,說明已經和你共生好久了,不差這幾天。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做好心理準備後再來
。
我這次的經歷和我5年前檢查出甲狀腺結節的感受很不一樣,感覺自己更加淡然和接納了。
我自己想了一下,最大的變化就在於心境,我開始明白,無常才是常態,身體機能衰老變化也是必然趨勢,所以就沒那麼大的心理波動。
更多的就是,把這些都作為訊號,戰略上多重視(該篩查檢查都去做、聽醫生的話,能力範圍內找個好點的醫院讓自己舒服點);
戰術上多忽視,生活照舊,飲食改變上,儘量減少吃五大高危食品的頻率,也沒必要一味不吃了,更加重視攝入益生菌和膳食纖維。


正在團
大J叨叨叨

我們團隊小夥伴被我安利後,一開始覺得有點小貴,後來下單後用起來也是讚不絕口。而且她和我說,她還問了AI,這麼一算,摺合每次的價格其實挺便宜,還省去了她每個月去洗髮店做深度護理的錢,感覺還省錢了。
真的AI的使用無處不在啊,哈哈~

這次天然之扉的洗護產品19號就截團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瞅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