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OK爸催促100遍的腸胃鏡檢查,最近我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去做。
不過我真是沒想到做腸胃鏡的人那麼多,我是上週約的,但要到下週才能輪到做。


費用是真的不貴,走醫保下來自費部分只有600多。

雖說近兩年這個檢查也蠻常規了,但想著自己上下都插著管子的樣子(因為是腸鏡和胃鏡一起做),我一直拖著。
直到今年,前陣子醫生看我的體檢報告,大便有隱血,加上我腹部不定期會有隱痛,她提醒我,我這個年紀還是有必要定期做一下腸胃鏡檢查的。
因為“人未老,腸先老”,腸道是人體中最早開始衰老、也是最容易發生病變的器官。
如果家裡有親屬有相關疾病的,更要重視。就像我一個朋友因為有近親查出腸癌,全家都去查了。
▽只要自己換好一次性褲子就可以走進去等待手術了

(照片中是在手術室門口拍到的其它人)
而且現在的腸胃鏡檢查真心方便,OK爸前陣子剛做過,大模大樣進去,人模人模出來,檢查過程舒適,做的時候發現一個小的息肉,直接就在過程中切除,一站式解決了。
我終於決定要行動起來!


以往都是明確查出有問題的才會做,而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像去牙科定期檢查牙齒一樣的專案,更像是一個“早發現、早解決”的檢查專案。
所以現在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去做腸胃鏡的,不止是中老年,年輕人也很多。我在等著做檢查的時候,看旁邊一起排號的,有將近一半是年輕人。
網上也有很多年輕人分享胃腸鏡檢查經歷 ↓↓↓

過去的腸胃鏡可是眾人皆知的最“沒人性”的檢查手術,沒有麻醉、在清醒狀態下,硬生生地將粗粗的管子插進身體。
所以過去只有真正確診有問題、不得不做的病人才會去做。
但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全程是睡著的狀態,做完後就像是打了個盹。

而且不同於大手術的麻醉有很長的喚醒時間,這個麻醉一停就可以立即叫醒,叫醒後坐到門口休息區稍微休息等待一下就能走人。並且,做完後也沒有餘痛。
當然,無痛更大的好處是,醫生可以檢查得更加清楚了。
因為不用考慮病人的痛苦承受能力,檢查過程中醫生檢查時間和深入程度都不再侷促,並且,在探鏡過程一旦查到有小的息肉,當即就可以摘除掉。
而另一個讓這個專案變得流行和普及起來的重要原因就是價格便宜了。
腸鏡和胃鏡兩項加起來費用是1900左右,但是因為可以走醫保,所以自付部分只要600多。各個醫院價格略不同,但差多都在這個範圍。


兩方面因素一疊加,不需要心理建設、不需要忍受痛苦、也不需要很高的費用,這確實是於咱們這些40來歲的人來說,是件好事。

醫生說,對我們的腸胃來說,40歲,是道很重要的坎!
因為到了40歲左右,我們的腸胃就像一部執行已久的機器,即使還是在正常運轉,機能也已經開始下降,消化變慢,稍微多吃點胃就脹鼓鼓的,很容易便秘或腹瀉。
與此同時,也因為我們身體的代謝和免疫功能開始下降,我們的腸胃比年輕時更容易遭受感染……
於是,在這個節點上,腸胃的病變(腸息肉、食管炎、胃潰瘍……)機率會直線攀升!
像腸道息肉,根據統計資料顯示,40歲以下的發現率約20%~30%,到了40歲以上,直接翻倍,升到40%~50%。
而腸道息肉中有60-80%是腺瘤性息肉,它是結直腸癌的主要元兇。但它的隱蔽性極強,一般的體檢、B超檢查根本無法發現,而等到有比較明顯的症狀時往往已經中晚期。

△ 網友的經歷分享
另外,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釋出的最新統計資料,2022年,我國癌症新增病例中,結直腸癌已經排到了第三位(9.6%),僅次於肺癌和乳腺癌。

結直腸癌的高發年齡是50歲以後,潛伏期可長達5~15年。
所以我們想要儘早排除風險的話,就必須趕到它變壞之前,那就是40歲以前,甚至35歲以前,做腸鏡發現它!

當然做腸胃鏡只是及時發現和避免惡化,而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常態化的,還是要做好腸胃的養護,儘量減少生出病灶的可能。
主要在飲食和情緒兩方面。
一、飲食上得儘可能健康,不要給胃腸道增加負擔;二、要一定程度上的給自己釋壓,精神上長期的壓力,也會引起腸道功能紊亂。

但事實上這兩點都要做到有點難,就像我們家有老人幫忙,我能做到大部分的時候在家吃,但也無法避免“科技與狠活”下的飯菜。再加上環境那麼卷,真的很難做到鬆弛。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補充一些益生菌來建立好咱們的腸道菌群平衡,養護好我們的腸胃。
有研究指出,體魄強健的人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達到70%,普通人則是25%,便秘人群減少到15%,而癌症病人腸道內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

所以我們努力的目標,就是把腸道中的有益菌比例儘量提高。
不過這並不代表說,我們隨便去市面上買款名氣大點的益生菌吃下去就OK,吃什麼益生菌還是很有講究的。
一是菌種的選擇。
我們腸道中“原住”的有益菌,主要有擬桿菌、梭菌、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因此我們選擇補充的益生菌菌種,最好也是從這幾種當中去選,並且儘量選過往口碑比較好、有足夠實驗報告資料支撐的菌。
像雙歧桿菌中,被選用比較多的有乳雙歧桿菌HN019,可以促進消化、提高代謝、改善消化不良、改善便秘等;
再比如大名鼎鼎的乳雙歧桿菌B420,不僅可以調節腸道菌群、促進腸道健康、增強免疫力,甚至還能幫助燃燒脂肪!
這裡教大家一個小竅門,選產品的時候菌種看不懂怎麼辦?那就盯著菌株的編號,這個編號相當於益生菌唯一的身份證號,證明它有明確的來源、已經經過實驗認證,名稱和編號齊全,就說明這款菌是靠譜的。

二要看益生菌的數量和存活率。
別看現在的益生菌產品動輒幾十億幾百億的數量,其實和我們人體內原有的寄生菌數量相比,是很微小的。
我們的腸道中,寄生著約10萬億個細菌,因此顯而易見,想要調動當中益生菌的比例,所需要補充的量是巨大的,所以我們選擇益生菌,一定要看益生菌的數量,是不是足夠多。

不過光菌多還不夠,益生菌吃進去後,要經過唾液、胃酸、膽汁重重腐蝕,只有透過這些關卡活著到達腸道,益生菌才能發揮出它的作用,所以益生菌的存活率也非常重要。
三要看益生菌的儲存方式。
經常看到有人說,益生菌得買冷藏的才有效。早先確實是這樣的,益生菌對溫度溼度敏感,需要冷藏的環境來確保活性。
但現在技術進步太多了呀,最新的凍幹工藝,已經可以使益生菌在室溫下儲存2年依舊穩定有效。

常溫的益生菌可以隨身攜帶,想到了拿出來就能吃,出遠門也完全不會受到影響。
關於腸道健康的分享,如果大家還想要更具體地瞭解怎麼選靠譜的益生菌來維護我們腸道健康,可以預約本週四的直播。
我請到了益生菌的專家,給大家講講為什麼這兩年益生菌這麼火,為什麼吃益生菌可以減脂瘦身、可以提高免yi力、可舒緩孩子敏敏等等?我們要怎麼選?…….
點選預約直播👇
需要購買益生菌的一定要預約17號的直播,日常養護的、減脂的、舒敏的、助眠的益生菌這次都會,作為年前最後一場直播,福利機制也給足,能給你們省下很多錢哦~
點選預約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