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來源 | 本文摘編自華齡出版社書籍
凌晨5點俱樂部》[加]羅賓·夏瑪 著 施諾 譯
責編 | 賈寧 排版 | 鵝妹子
第 9056 篇深度好文:5402 字 | 14 分鐘閱讀
當凌晨5點的鐘聲悄然敲響,城市尚在沉睡,萬籟俱寂之中,卻有少數人已輕手輕腳地起身,如同順應自然韻律的靈動舞者,悄然開啟他們高效且充滿能量的一天。
他們並非被生活的壓力“驅趕”著早起,而是以一種悠然自在、順其自然的心態,主動擁抱了這種獨特的生活方式——這,便是“晨型人格”的生動寫照。

蘋果公司的掌舵人蒂姆·庫克,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便已開啟新一天的征程,他順應著自然的節奏,在靜謐中開啟高效工作;
星巴克的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也在清晨的靜謐裡規劃著品牌的未來,彷彿與清晨的寧靜融為一體,靈感自然流淌;
作家村上春樹,伴著第一縷晨光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那是他與當下文字的深情對話;
奧運冠軍菲爾普斯,在晨曦中揮灑汗水,向著巔峰不斷衝刺,他順應著身體的活力,與當下的訓練完美契合。
他們看似來自不同領域,卻有著一個驚人的共同點——都是不折不扣的晨型人。這絕非偶然的巧合,而是順其自然、活在當下所帶來的高效生活“密碼”。
那麼,晨型人格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順應自然、活在當下的奧秘?為什麼早起的人似乎更容易叩開成功的大門呢?
哈佛生物學家克里斯托弗·蘭德曾開展過一項極具影響力的研究。他追蹤了120位企業高管的作息習慣。結果令人驚歎:
高達93%的人都在早上6點前便已起床。
蘭德對此解釋道:“人類的大腦在清晨時分宛如一臺經過自然休整後煥發生機的精密儀器,處於最清醒的狀態。
此時,皮質醇水平達到峰值,就像大自然為大腦注入了一劑強效的“清醒藥劑”,使得在這個時段做決策的效率比下午高出37%。”
這便是順應清晨自然狀態帶來的大腦優勢。
神經科學的研究也為我們揭開了大腦在清晨的神秘面紗。
經過一夜的睡眠,我們的大腦彷彿經歷了一次自然的“重啟”,如同電腦在休眠後重新啟動,執行更加流暢。
清晨時分,前額葉皮層——這個負責理性思考、決策和自控力的“大腦指揮中心”,活躍度達到全天的最高水平,讓我們能夠以更加清晰、冷靜的思維面對各種挑戰,這是自然賦予我們當下的思維力量。
羅賓·夏瑪在他的經典著作《凌晨5點俱樂部》中一針見血地指出:
“早起的人往往擁有更順應自然的生物鐘,這就像與大自然的節奏完美契合,使他們能夠充分利用大腦的黃金時段,讓每一分每一秒都自然地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從進化的漫長曆程來看,人類本就是晝行性動物。我們的祖先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律,在陽光的照耀下辛勤勞作,在夜幕的降臨後安然休憩。
這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如同深深烙印在我們基因中的密碼,經過百萬年的進化,早已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我們順應自然的安排,活在當下的每一刻,便是與生命的本真相擁。

就連微軟的傳奇人物比爾·蓋茨,也毫不吝嗇地分享過他的晨間習慣:
“無論前一天睡得多晚,我都會順其自然地在5點起床。
清晨的3小時,就像是大自然賜予我的“黃金寶藏”,沒有郵件的紛擾、沒有會議的喧囂、沒有外界的干擾。
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思考和工作中,這正是我一天中最高效的時間。”
一、早起,開啟活力滿滿的自然一天
“早起”是我們給所有人的基礎建議。
每天凌晨5點醒來,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順應自然的智慧,能創造奇蹟。
它能幫你避開生活的紛擾,讓成功如同自然生長的花朵,逐漸成為一種自然習慣。
當我們在凌晨5點睜開雙眼,就比其他人多出了一段與自然獨處的寶貴時間。
此時,外界干擾最少,而我們的身心卻處於與自然同頻的活力峰值。

更何況,早晨的寧靜無價,在5 – 8點這個時間段,我們可以從容地順應內心的需求,安排一天中最重要的任務,彷彿與自然一同編織生活的畫卷。
二、探尋生活中平衡的自然力量
早起會幫助人們在內心找到平衡的寶貴智慧。
我們常說要保持正念,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去看待事物,但更重要的是順應自然、活在當下。
它強調思維定勢的自然流動,並引入心定、健康定型和靈魂定型的概念。
這些概念雖新,卻不難理解:
“心態”認可了情緒穩定和幸福在自然狀態下的重要性;“健康狀況”提醒我們要順應身體的自然需求,照顧好身體健康;“靈魂狀態”則關乎靈性層面與自然的連線。
透過在這三種內部美德之間取得自然的平衡,我們成功的前景將如同自然生長的樹木,大大提升。
假如你每天凌晨5點醒來,第一件事做什麼呢?
或許你從未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建議你將一天中的第一個小時分成三個相等的20分鐘部分,順應自然的節奏來安排。
前20分鐘是關愛身體健康、喚醒身體活力的自然時段。
你可以穿上輕便的運動裝備,迎著微風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晨跑。
在奔跑的過程中,感受雙腳與地面的每一次自然接觸,聆聽自己有節奏的呼吸聲,讓清新的空氣充滿整個肺部,彷彿與大自然進行一場親密的擁抱。
隨著步伐的加快,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被自然喚醒,血液迴圈加速,新陳代謝提升,整個人都充滿了活力與朝氣。

或者,你也可以選擇在溫馨的室內鋪上瑜伽墊,開啟一段舒緩身心的瑜伽之旅。
在瑜伽的世界裡,你能感受到身體的柔韌性與力量在自然的伸展中不斷提升,內心的浮躁與疲憊也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與自然同頻的寧靜與平和。
緊接著的20分鐘,是深入內心、激發靈魂與精神力量的靜謐時光。
找一個舒適安靜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閉上眼睛,開始一場與內心對話的自然冥想旅程。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裡,我們的心靈常常被各種瑣事和壓力填滿,而冥想就像是一陣清風,能夠吹散心靈的陰霾,讓我們迴歸內心的自然寧靜。
最後20分鐘,是充實頭腦、汲取知識的自然時刻。
在當今這個數字化時代,我們每天都會不自覺地浪費大量的時間在刷手機上,沉浸在朋友圈的瑣碎動態和短影片的短暫娛樂中。
然而,這些看似輕鬆愉快的消遣,實際上卻讓我們與自然的智慧漸行漸遠。
這時候你可以關掉手機,擺脫這些無意義的干擾,拿起一本能夠豐富心靈的書籍,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
或者,你也可以選擇一本專業領域的書籍,深入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不斷提升自己與自然、與社會相處的能力。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睡眠,這一原本應是生活中最自然、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卻悄然淪為了一項奢侈品。
“一場兇猛的全球睡眠衰退”如同一記沉重的警鐘,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敲響。
令人深思且發人深省,它毫不留情地揭示出一個嚴峻的現實:這個世界正逐漸陷入睡眠不足的困境,而這一困境正如同隱藏在暗處的漩渦,悄然吞噬著人們的健康與生活質量。

中國疾控中心2025年資料調查顯示:
18歲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時長為6.85小時,較2024年增加6分鐘。
但仍有26%的人群睡眠不足6小時,36 – 45歲中年人睡眠時長最短,只有6小時44分。
人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睡眠危機,缺乏深度睡眠成為了普遍現象。
我們常常陷入一種錯誤的認知,將成功與違背自然睡眠規律、過度消耗耐力緊密聯絡在一起,認為只有透過犧牲睡眠時間,拼命工作、學習,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這種觀念就像一個無形的枷鎖,束縛著我們的思維,讓我們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與自然漸行漸遠。
我們看到,在繁華的都市中,無數寫字樓裡燈火通明,加班族們為了完成任務,為了那微薄的加班費,不惜違背自然的睡眠需求,熬夜奮戰,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
學生們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為了考上理想的學校,也在深夜的燈光下埋頭苦讀,眼睛裡佈滿了血絲。
我們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認為熬夜是一種“努力”的表象,卻忽略了它對我們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的巨大傷害。

睡眠,這一被我們忽視的珍貴寶藏,正逐漸從我們的生活中溜走。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睡眠是自然的饋贈,合理安排睡眠週期,順應自然的睡眠規律。
你是否意識到,你有沒有真正的時間來好好反思自己?
反思並非是一種刻意的約束,而是為了持續學習、不斷從經歷中自然地吸取教訓,保持自我成長的自然程序。
我們應該每天在自然的節奏中進步一點點,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所以,醒來後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自然地反思前一天的行動和錯過的機會。
在反思的過程中,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氣息的進出,讓思緒如同天空中的雲朵般自由飄蕩,不被其牽絆。
回顧過去一天的經歷,以一種自然、平和的心態思考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得當,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需要自然地改進,又有哪些成功的瞬間值得肯定和珍惜。
透過這樣的自我反思,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發現自身的優點與不足,從而在今後的生活中自然地成長和進步。

概括而言,對於熱愛生活的人來說,《凌晨5點俱樂部》是一本不容錯過的佳作,它意義非凡、魅力獨特,足以徹底改變你對生活的看法。
即便你因某些原因無法閱讀全書,也一定要將這些關鍵要點融入生活。
從凌晨5點開啟新的一天,順應自然的節奏,活在當下的每一刻,你將重新找回迷失的靈魂與熱情,不再因時間匱乏而抱怨。
當你擁有屬於自己的、順應自然的早晨,就踏上了成功的自然階梯,因為藉口,永遠只屬於那些不願順應自然、活在當下的人。

好文閱讀推薦: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