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條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週一至週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健康 ·
中國科學家發現,8類核心食物可降低36%的痴呆風險

圖片來源:Unsplash
隨著全球老齡化加劇,痴呆已成為重大公共衛生挑戰。7月2日,在一項發表於《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的研究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鬱金泰團隊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袁長征團隊首次提出基於人工智慧構建的8類核心食物構成的最佳痴呆預防“MODERN膳食方案”,為痴呆預防提供了新的潛在有效方案。
研究人員運用機器學習方法,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平均隨訪10年的18.5萬人的資料,其中新發痴呆1987人。他們篩選出25種與痴呆風險顯著相關的食物組,並發現其中多數食物與痴呆風險存在非線性關係。透過對以上食物進行重要性排序,他們篩選出了包括綠色蔬菜、漿果、柑橘類水果、禽肉、蛋類、馬鈴薯、橄欖油等在內的8類核心食物,用於構建MODERN膳食模式。在3個外部獨立驗證佇列中,MODERN膳食評分最高的參與者會比最低的參與者痴呆風險低36%。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究了MODERN膳食模式與57種痴呆以外疾病的關聯,發現MODERN膳食模式對49種疾病具有潛在預防作用,尤其對精神行為障礙的預防效果最為突出。此外,MODERN膳食依從性較高的參與者全因死亡和特定死因死亡風險均較低。他們還發現了“MODERN膳食-代謝改善-炎症抑制-痴呆風險降低”的潛在通路,其中痴呆相關蛋白GFAP可能在該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此外,MODERN膳食模式與包括顳中回和內嗅皮層在內的31個腦區皮層厚度,以及20個白質纖維束的各向異性分數均存在顯著正相關。(中國科學報、《自然·人類行為》)
·月球探測 ·
波音或將再獲NASA近41億美元訂單,用於SLS火箭研發
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特朗普總統的預算協調法案,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登月計劃——阿爾忒彌斯計劃(Artemis program)獲得額外的100億美元撥款。該計劃中41億美元將用於波音主導的太空火箭發射系統(SLS)升級,另有26億美元將投入月球“門戶空間站”(Gateway station)的建設。
迄今為止,已有約240億美元被用於SLS火箭生產,這些資金主要流向了由波音、L3Harris旗下的阿羅傑火箭推進公司(Aerojet Rocketdyne)及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等美國傳統航空航天承包商組成的聯合體。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國會繼續向以SLS為代表的傳統航天火箭技術大力投入資金的做法,遭到了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與其舉薦的NASA候選領導者賈裡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的反對。馬斯克批評SLS火箭是一次性使用的,“每次發射都會炸燬一枚造價10億美元的火箭",SpaceX可重複使用的獵鷹火箭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艾薩克曼在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上質疑SLS的鉅額成本,認為它不是長期往返月球和火星的可行方式。儘管如此,國會和特朗普總統(如果他簽署該法案)仍決定繼續推進該計劃。根據計劃,NASA擬在2026年實現載人登月。(TechCrunch、公眾號“環球科學科研圈”)
· 人工智慧 ·
心理學大模型稱可預測人類行為,引發學界爭議
隨著大語言模型技術的發展,研究者一直試圖開發可以模擬人類思維的人工智慧(AI)模型。近日,一項發表於《自然》(Nature)的研究報告了一個名為"Centaur"的大語言模型,宣稱這種AI模型能夠在所有使用自然語言的實驗中預測和模擬人類行為。
德國慕尼黑亥姆霍茲人類中心AI研究所為首的研究團隊先是建立了一個名為“Psych-101”的資料集,包含160項先前發表的心理學實驗的資料,涵蓋6萬多名受試者,總計超過1000萬次決策。接著,透過用這些資料訓練Meta推出的大語言模型LLaMa,他們最終得到了一個名為"Centaur"的模型。測試結果表明,Centaur可以模擬一系列任務中人類的行為,包括賭博、玩記憶遊戲、解決問題等。並且相比於LLaMA等其他AI模型,Centaur在幾乎所有實驗中都能更好地預測受試者的行為。不過,有科學家對這項研究的結果持懷疑態度,認為研究推出的新模型Centaur沒有真正模擬人類認知過程,不能產生與人類行為匹配的結果。還有科學家指出資料集Psych-101雖然龐大,但160個心理學實驗還遠不足以覆蓋人類認知的複雜性,而且表現出類似人類的決策行為並不代表Centaur的內部思維機制與人類一致。因此,未來研究者還需要做更多研究來驗證這項研究的結果。(《科學》新聞)
·氣候 ·我國7月至8月將總體呈“北澇南旱”格局

圖片來源:Unsplash
據水利部網站訊息,7月1日起,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7月1日,水利部召開專題會商,預測今年7至8月全國總體呈現“北澇南旱”格局。據預測,今年7至8月,我國北方洪澇偏重,局地暴雨洪澇事件多發重發,有較強颱風北上影響北方地區,災害風險偏高。黃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海河流域漳衛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松遼流域遼河渾太河和松花江吉林段等可能發生洪水;有4~5個颱風可能登陸或明顯影響中國。而長江流域中游洞庭湖鄱陽湖水系、浙江錢塘江和福建閩江、新疆中北部等可能出現階段性乾旱。(水利部)
·醫學 ·
非小細胞肺癌極易入侵人腦的原因揭示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極易發生轉移。有高達40%的NSCLC患者會出現腦轉移現象。然而,人們對驅動這種腦轉移的機制認識仍不完整。7月2日,在一項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中,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長期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蛋白質會促進肺癌細胞向人的腦部轉移。
研究人員採用了一項名為"全基因組體內CRISPR啟用篩選"的尖端基因啟用技術,系統性地逐一激活了肺癌細胞中的數千個基因,並將改造後的細胞植入小鼠體內。他們發現當BACE1基因被啟用時,NSCLC癌細胞侵犯大腦的機率顯著提高。長期以來,BACE1都被認為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在該疾病患者中,BACE1會剪下澱粉樣前體蛋白(APP),從而促使大腦中形成粘性斑塊。研究人員還使用了一種名為Verubecestat的藥物來阻斷BACE1的活性。研究發現,接受Verubecestat(BACE1抑制劑)治療的小鼠腫瘤數量更少、體積更小,且存活時間更長。考慮到癌症一旦擴散至腦部,治療手段十分有限,利用BACE1抑制劑等或是一種潛在的抑制腫瘤轉移的新方法。(麥克馬斯特大學)
撰寫:馬一瑗、clefable
編輯:王怡博
-電商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