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這次要真要壓倒西風了?
超微電腦財務假賬大案,說不定要掀開AI產業“國王的新衣”。如果連英偉達的銷售都有貓膩,建立在AI流沙之上的美股,會是什麼場面,實在不敢想。

風大浪高,點選下面卡片,關注防迷路
以前有個段子,說如果股市能賺錢,那按照咱們得國情,開戶買股票不得找關係?
沒想到,這段子還成了真。一氣猛漲之下,資金踩踏進場,居然把上交所擠崩了,除了機構,想買股也不那麼容易。


真的建議賺到錢的各位股民,這個十一一定努力旅遊,努力消費。讓衙門看到拉動股市確實對消費有強拉動作用,要是這波拉完大家還是不消費,那股市以後就真的沒人管了


段子歸段子,這兩天的180度大轉彎,可見咱們的鐵拳,還是有執行力的,衙門只要真心想幹成的事情,那是真的能做到。上月球如此,造晶片如此,扭轉人心也是如此。
三千地方,歷次大規模保衛戰50餘次。是非曲直,難以言說。但是股民無不注意到,正是在這個古戰場決定了多少個企業的盛衰興亡,此起彼落。所以很早就有大國牛地平線之說。當年,我父親有幸率數十萬資金征討空頭,大獲全勝。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在談論著A股被困三千之下,彷彿這個點位對於我們就註定要凶多吉少。十年前,我剛進入大學,開始了第一次哈,創業滬深全部梭哈,本人所到之處,股票竭誠大漲真可謂佔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短短十年後,這裡竟至於一變而為我的葬身之地了嗎?無論怎麼講今天量能是萬億,優勢在我!
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有這等雷霆好手段,為什麼現在才用?要麼是形式之嚴峻,逼迫衙門不得不用;要麼經濟下行本身就是衙門要的效果,把東林熬到了位,再來擎天大手一把逆轉。
屁股所在不同,大概看法也不一樣。我認為很可能是後一種。你看上半年地方債發放速度之慢,稽核之嚴,幾乎歷史之最,簡直就是故意苦一苦地方官僚。

經濟不如此嚴峻,地方上怎麼願意降薪,城投、金融、大國企,怎麼願意整肅?水放早了,這事可不好乾了。

以往大水,往往是有錢的東林收益最大。到了危難的時候,他們又偏偏賣股票買國債,一點不想分憂,把十年期國債的利息買到比美國還低200個基點。那麼索性,就把肅殺、絕望的氣氛拉滿,讓他們使勁把2%的十年期國債買個夠,等他們子彈打光,再來個180逆轉,國家靠十年國債鎖定了低利率資金,然後國家隊又用這錢抄底低價股票,兩頭暴賺;有錢東林債上虧空,股市又踏空,兩頭爆虧。那些個“主流”宏觀經濟專家們,唱衰唱出花來,整天“失落的三十年”,“美國降息資金也不會迴流中國,不看好股市和樓市”;李蓓說了點“正能量”,馬上被群起而攻之,這下子不知道這幫人的臉要怎麼擱。
魯迅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人心最是善變。壞變好,絕望到樂觀,其實用不了太多。反過來,也是成立的。
東邊日出西邊雨,就在大A氣壯如牛的時候,美股那邊出了點問題。著名AI妖股,美股頂樑柱英偉達的“親弟弟”,超微電腦,因為假賬,被加州檢察官立案調查,結果引發晶片股集體跳水。

按理說,雖然是AI這波漲的最妖的股,但區區幾百億美元市值,實在是不上臺面的小蝦米,但這主要從事購買GPU組裝出售AI伺服器的超微電腦,因為跟英偉達不尋常的關係,意義就不一樣了。
這公司跟英偉達關係有多緊密呢?這公司的創始人,叫做梁見後,與英偉達CEO黃仁勳、AMD CEO蘇姿豐,並列為“矽谷臺裔 AI 三巨頭”,其與黃仁勳結識三十多年,因為在英偉達剛開始搞雲計算的時候,拉過老黃一把,關係特別的鐵。兩家公司總部也很近,沿101公路距離不過15分鐘車程。


2022年,英偉達股價從28刀跌到了11刀,AI晶片無人問津,老黃壓力山大。這年超微電腦毅然購入大量英偉達晶片,生產出組合其GPU的新型伺服器推向市場,算是最難的時候拉了老黃一把。從此,英偉達晶片哪怕是供不應求,也是優先滿足超微電腦。英偉達的晶片“保供”,成了超微電腦最強底牌,讓矽谷大廠排隊等在超微門外。
倆人關係好到什麼程度呢?2023年臺北國際計算機展,正當AI最火熱,GPU一卡難求的最高峰,炙手可熱的黃仁勳卻替梁見後站臺,兩人在舞臺上親密互動,梁見後不但摸頭確認其是否為真人,還向黃仁勳伸手要晶片。

乘上英偉達的大船之前,這公司股價不過16塊刀,然後暴漲了66倍,在今年股價達到了最頂峰的1188美元,雖然在二季度股價大幅下跌,仍然在四百多塊錢的高位。

為了維持超高的股價,這個超微電腦在今年一季度釋出了非常好的財報,營收翻倍,但利潤卻開始下滑。不過更重要的,是投資者發現這公司的營收暴漲,但現金流卻非常緊張。雖然該公司的管理層給出了各種“投資、賬期、存貨”等解釋,但賬目好看沒有現金流,似乎頗奇怪。
果然到了第二季度,這公司的財報就難產了,一直拖過了SEC的最後期限,也沒有提交財務報告。然後著名做空機構興登堡研究業發表報告,聲稱超微電腦存在“會計操縱”等問題:在三個月的調查中“發現了明顯的會計危險訊號、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證據、制裁和出口管制失敗以及客戶問題”。
其問題主要有三個:
1. 將尚未完成的銷售收入記入賬目,也就是虛增銷售額
2. 違反美國司法部禁令,透過各種手段,把裝有英偉達GPU的伺服器賣給被美國製裁的國家(大家都知道是誰啦)
3. 公司有大量產品出售給公司CEO梁見後及其家族控制的關聯企業,比如賣大量產品給梁的兩個哥哥持有的公司,甚至還出現了自己組裝的產品再賣給自己的詭異“內迴圈”,有自買自賣的情節。

這些財務造假的證據實在是太石錘,以至於就在大選之前四十天,美國官方不得不下場調查,美國加州的檢察官正式宣佈對超微電腦財務造假問題立案調查。
立案之後,超微電腦的財報難產的原因也就找到了,畢竟誰簽字誰坐牢,誰也不願替老闆背鍋。沒人簽字,財報當然發不出來。再加上這公司又是慣犯,2018年就因為沒有按時給SEC交財報遭遇股票退市,後來交罰款重新上市。當時聯合創始人、CFO和銷售主管等人“擔責離職”,如今這些人又堂而皇之的回到超微電腦,這就不用多說了……
超微財務造假,看上去是沒啥疑問了。這公司雖然不大,但要命就要命在其是英偉達的第三大客戶。如果英偉達第三大客戶偽造銷售,那麼英偉達一卡難求的火熱場面,似乎多了一點左手倒右手的嫌疑。所以原本跳空大漲3%,在案發之後,瞬間暴跌了4%。
英偉達的“影子銷售”問題,一直非常突出。英偉達有一半營收來自於四個神秘大客戶,英偉達以競爭原因,對四家客戶的身份進行匿名處理。每家公司的採購額佔公司總營收的十分之一以上,而且其中幾家都曾在二季度突然大幅增加了採購額。


無論是第一季度還是第二季度,英偉達沒有任何一家直接客戶(微軟、臉書等終端使用者)的業務,佔總營收的比例達到或超過10%,反而大量業務集中於神秘的“中間商”。
更不用說英偉達自己也跟“自買自賣”超微電腦一樣,不止一次大規模投資AI初創企業,再讓這些AI公司大規模買自家的GPU。
AI算力這麼貴的投入,微軟、谷歌、臉書、亞馬遜、特斯拉這些大頭建完自己的算力之後,真正有購買力的美國又不準賣,還有誰需要買那麼多的GPU?
這裡邊的貓膩,不用多說了。而超微電腦財務假賬大案,說不定真的要掀開AI晶片產業的“國王的新衣”。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連英偉達的銷售,都有點貓膩,建立在AI流沙之上的美股,會是什麼場面,實在不敢想。難怪美聯儲要在各種經濟資料一路向好的時候,突然違反祖制連降兩檔,快速降息。
事出反常必有妖,突然做出如此反常舉動,他們一定是看到了什麼我們沒看到的。
風大浪高,點選下面卡片,關注防迷路
筆者的新書開賣啦,錯愛筆者瞎扯的讀者,可以點選下邊的 閱讀原文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