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錘定音!中央明確反內卷,明年應該會有大動作

1245個字 閱讀時長:4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非常時期非常訊號。
昨天,中央經濟和工作會議召開,釋放了不少訊號,不過有一個新亮點:
整治“內卷式”競爭。
這應該還是中央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內卷。
內卷這個話題已經爭論了很久。
一般我們認為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2018年貿易摩擦開始的,外需受阻產業鏈轉移,導致996現象增多。(職場內卷
第二階段是三年疫情,疊加房地產下行,內需也開始不足,消費開始降級,下沉市場爆發。(需求內卷
第三階段是疫情之後,一直到現在,需求恢復比較慢,各種內卷式價格戰開打,企業不賺錢只想活下去。(供給內卷

這都是蔓延式的,從職場到需求到供給,顯然不是好現象。

很多人不理解一個邏輯:

一旦通縮跡象加重,除了價格便宜這一個好處,其他都是壞處。

價格降低,企業沒有利潤,企業不投資,員工降薪失業,繼續不消費,繼續降價,繼續減少投資……這是一個負反饋螺旋。

你的消費,是別人的收入,別人的消費,是你的收入,大家都不消費,就都沒有收入。

我以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看下來很多人不瞭解。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宏觀政策目標之一就是:

推動物價溫和回升。

也是為什麼下半年一直搞以舊換新補貼,和各種國補省補,消費起來了,整個經濟才能轉起來。

既然思路定了,怎麼整治內卷式競爭呢?

1、需求端

大家最近有沒有看到一個新聞,某多多開始叫停“僅退款”了。

廢止了退款不退貨的內卷式競爭,今年618僅退款被商家狠狠吐槽。

某多多被認為是價格戰的始作俑者,這幾年各大電商巨頭不得不跟隨,導致了這幾年假貨越來越多。

價格戰不是沒有成本,只是成本被轉移了,不是消失了。

成本被轉移給產品質量,新品設計,員工降息,企業裁員,供應鏈降價……

最終還是整個經濟用通縮的代價來買單。

汽車的價格戰也一樣,不過汽車有很大不同的地方。

2、供給端

這次中央提出整治內卷,特別提出:

規範地方和企業的行為。

這算是打中七寸了。

前有光伏,後又新能源汽車,為什麼過剩,為什麼內卷?

背後都有地方的影子。
正是因為地方投資

導致了新能源汽車遍地開花,而且很難出清,一方面國資支援家大業大,一方面萬一出清涉及國資流失。

最近兩家新能源車企瀕臨倒閉,就說明問題。
看一個數據:

讓地方主動出清是很難的,必須中央出手。
所以,明年才是新能源汽車的生死年,不止是需求的問題,還是供給側出清的問題。
上面這張圖,誰留下,誰倒下,可能很快見分曉。

當然,反內卷的內涵還有很多:

擴大內需消費,發展服務業創造新需求,科技攻關產業升級,都比卷製造業更重要。

一步一步來吧。

就這樣。
關注一下最新召開的重磅會議,釋放超預期訊號,在外部日益趨緊的環境下,在內部刺激高漲的預期下,比起大家都關注的放水刺激,更重要的很多人反倒沒有意識到
可以繼續閱讀:遠比放水更重要
就這樣。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是要動手解決了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所有人感到意外

500個點贊深度
高層重要定調

閱讀10萬+   深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