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千億鋰礦巨頭,股價為何下跌超80%?

受鋰行業週期下行影響,鋰鹽及鋰電池產品價格持續下跌,令鋰礦公司經營業績同比大幅下降
文|《財經》記者 張建鋒
編輯|楊秀紅
作為國內鋰礦巨頭之一、市值曾超3000億元的贛鋒鋰業(002460.SZ,01772.HK),自2023年起業績開始下滑,這一困境進入2024年仍在繼續。
7月10日,贛鋒鋰業釋出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受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和鋰行業週期下行影響,公司預計上半年虧損超7.6億元,扣非後淨利潤虧損金額超億元。上年同期,公司扣非後淨利潤超41億元。
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1.16%至329.7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49.47億元、26.76億元,同比跌幅均超七成。
對於業績虧損,公司有何應對措施?“目前公司正逐步加快國內外專案建設,儘早將資源轉化為產品,以提升原材料自給;進行技術及產線升級,持續開發更低能耗、更高收益的提取工藝,並在鋰渣回收利用等方向,進行課題攻關。”贛鋒鋰業告訴《財經》,同時公司大規模推行智慧製造戰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
萬得(Wind)資料顯示,2024年一季度,A股鋰礦板塊19家上市公司中,贛鋒鋰業營業總收入位居西部礦業(601168.SH)之後,排名第二,歸母淨利潤虧損4.39億元,僅優於天齊鋰業(002466.SZ),排名倒數第二。而在高光時期的2022年,贛鋒鋰業營業總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居行業第一、第二之位。2021年,公司歸母淨利潤位居行業首位。
受業績下滑等因素影響,贛鋒鋰業股價也在不斷下滑。萬得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7月11日,公司A股股價較2021年高峰時跌幅超80%,市值蒸發超 2600億元。另一鋰業巨頭天齊鋰業,其股價較2022年7月的歷史高點也下跌近80%。7月11日,贛鋒鋰業股價收盤於29.19元/股,上漲4.92%,市值為589億元,行業排名第二。
除業績虧損,贛鋒鋰業及公司董事長還因內幕交易被處罰。7月5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江西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涉及江特電機(002176.SZ,曾用名*ST江特)內幕交易,公司被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公司董事長、時任總裁李良彬和時任董事會秘書歐陽明,均被給予警告並處以罰款。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李良彬以545億元身價位列《2021年胡潤百富榜》第108位,成為江西首富。但在近年公司股價持續下跌後,其江西首富之位已被旁人取代。
對於上述內幕交易,贛鋒鋰業告訴《財經》,此次雖然是無心之失,但歸根結底是對規定的認知不清晰以及執行層面的操作錯誤,公司正在加強對相關規章的學習,並透過完善組織架構、管理流程等方式持續提升企業合規管理能力。
儘管業績低迷,但贛鋒鋰業仍在持續佈局鋰礦資源。2024年5月,公司公告擬收購Mali Lithium(馬裡鋰業)公司剩餘40%股權,以有利於公司取得 Goulamina(古拉米納)鋰輝石礦專案的經營管理權。
業績持續下滑
自2023年業績下滑後,2024年上半年贛鋒鋰業的業績仍未有起色。
根據贛鋒鋰業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7.6億元-12.5億元,扣非後淨利潤虧損1億元-2億元。上年同期,公司上述資料分別為58.5億元、41.13億元。
對於虧損原因,贛鋒鋰業表示,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Pilbara Minerals Limited(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公司,下稱“Pilbara”)股價下跌,產生較大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受鋰行業週期下行影響,鋰鹽及鋰電池產品價格持續下跌,雖然產品出貨量同比增加,但公司經營業績同比大幅下降。”
2024年一季度,贛鋒鋰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4.39億元,扣非後淨利潤虧損2.54億元。以此測算,二季度公司歸屬於上市後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超3億元,扣非後淨利潤超0.5億元,主業盈利能力環比有所好轉,虧損主要由非經常性損益造成。
一位鋰礦行業人士告訴《財經》,Pilbara主營業務以鋰礦為主,公司股價與鋰價有一定的相關性,目前鋰價較為低迷,因此影響到整體股價。
贛鋒鋰業與Pilbara結緣於2019年。當年3月,贛鋒鋰業子公司贛鋒國際與Pilbara簽訂《股權認購協議》,以自有資金投資5000萬澳元認購後者定向增發的7763.39萬股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後,贛鋒國際持有Pilbara公司8.37%的股權,是Pilbara公司的單一第一大股東。2019年,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失3.95億元,主要是Pilbara股價下跌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贛鋒鋰業2023年報顯示,Pilbara Pilgangoora鉭鋰礦專案位於西澳黑德藍港外120公里,為世界上最大的鋰輝石礦山之一。該鉭鋰礦專案的鋰資源總量約合1187萬噸LCE(碳酸鋰當量,一種鋰的計算單位),平均含鋰量為1.15%,目前該專案由Pilbara全資持有。截至2023年報披露日,公司持有Pilbara 5.74%的股權。
贛鋒鋰業從中游鋰化合物及金屬鋰製造起步,業務已擴大到產業價值鏈的上下游。目前,公司業務貫穿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金屬鋰冶煉、下游鋰電池製造及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產品主要應用於電動汽車、儲能、航空航天、功能材料及製藥等應用領域。
分產品來看,2023年度,贛鋒鋰業的鋰系列產品、鋰電池系列產品收入分別為244.65億元、77.08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七成、兩成。
作為鋰礦另一巨頭,天齊鋰業也面臨鉅虧的困境。公司預計,2024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48.8億元-55.3億元,扣非後淨利潤虧損49億元-55.5億元。上年同期,公司上述資料均為正且超60億元。
天齊鋰業稱,業績虧損主要受鋰產品市場波動的影響,公司鋰產品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鋰產品毛利大幅下降,同時公司重要聯營公司SQM(智利化工礦業公司)半年度業績預計將同比大幅下降,導致公司確認的投資收益同比大幅下降。
一季度,天齊鋰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38.97億元,扣非後淨利潤虧損39.17億元。以此計算,二季度公司上述資料虧損金額均超9.83億元。
“上半年鋰鹽價格走低主要源於供應端的快速放量,疊加長協與客供比例回升較快。此外,上游套保成本不一,導致碳酸鋰實際利潤存在差異性,讓廠家間主動合作減產挺價難度增大。”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李攀告訴《財經》,供應端,鹽湖企業隨著夏季高溫,生產效率逐步提升至峰值,輝石端企業在完成產線檢修之後基本維持滿產,雲母端等生產企業根據自身長單和套保情況,大都也維持正常生產,碳酸鋰產量在上游企業進行套保過後有了較大增長。“新籤長協比例從3月的四成快速提升到目前的七成。下游需求稍微轉弱後,導致現貨散單需求不足,壓低現貨價格。”
涉內幕交易被罰
除業績低迷,贛鋒鋰業及公司董事長,還因涉及內幕交易被處罰。
因涉嫌A股某上市公司股票二級市場內幕交易,中國證監會於2022年1月決定對贛鋒鋰業立案。贛鋒鋰業內幕交易涉及的公司,為江特電機。
2020年4月,江特電機披露公告稱,因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經審計的年度淨利潤為負值,公司股票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同年6月8日,江特電機向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人民政府呈報《化解江特電機退市風險措施報告》,提及多項“預防面值低於1元退市的措施”,其中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等。
同月,贛鋒鋰業在袁州區政府的推動下與江特電機接洽,贛鋒鋰業董事長、時任總裁李良彬,時任董事會秘書歐陽明等赴江特電機考察,雙方就合作事宜進行交流。
2020年7月4日,贛鋒鋰業向袁州區政府提出收購江特電機的訴求。
同年8月12日,江特電機和贛鋒鋰業簽訂《合作備忘錄》,約定贛鋒鋰業獨家認購江特電機非公開發行的全部股票,成為江特電機的控股股東,李良彬成為江特電機實際控制人。次日,江特電機發布因籌劃定增事項停牌公告。
然而一週後,因雙方未能就避免同業競爭的解決方式等關鍵條款達成一致意見,江特電機終止上述定增事項。
上述內幕資訊敏感期為2020年6月9日至2020年8月13日,贛鋒鋰業李良彬、歐陽明等為內幕資訊知情人。其中,李良彬、歐陽明知悉時間不晚於2020年6月18日。
受李良彬決策安排,由歐陽明具體負責,證券部員工具體操作,“贛鋒鋰業”證券賬戶在內幕資訊敏感期內交易“*ST江特”股票。
2020年6月22日,贛鋒鋰業轉入3000萬元至“贛鋒鋰業”證券賬戶。同年6月23日至7月2日,“贛鋒鋰業”證券賬戶買入*ST江特股票1567.77萬股,買入金額2648.38萬元;7月8日至9日全部賣出,賣出金額2763.3萬元,獲利111萬元。
贛鋒鋰業的上述行為,構成內幕交易行為,李良彬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歐陽明是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2024年7月5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江西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沒收贛鋒鋰業違法所得111萬元,並處以332萬元罰款;給予李良彬、歐陽明警告,分別處於60萬元、20萬元罰款。
贛鋒鋰業稱,公司本次收到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未構成或觸發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情形。
實際上,2022年12月6日,因上述內幕交易事項,贛鋒鋰業收到中國證監會江西監管局出具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前後,贛鋒鋰業高層發生變動。2022年8月,因工作重心調整,歐陽明申請辭去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2023年2月,李良彬申請辭去公司總裁職務。
持續加碼海外投資
儘管Pilbara股價下跌,影響了贛鋒鋰業的上半年業績,但公司的投資步伐仍在繼續。
2024年5月,贛鋒鋰業董事會同意,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擬以自有資金3.42億美元向Leo Lithium收購旗下Mali Lithium公司剩餘40%股權。同年1月,公司董事會同意贛鋒國際擬以自有資金6500萬美元向 Leo Lithium收購Mali Lithium公司5%股權。上述收購股權事項全部完成後,贛鋒國際將持有Mali Lithium100%股權。
Leo Lithium是一家成立於2022年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及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Mali Lithium由Leo Lithium和贛鋒國際共同出資在荷蘭註冊成立,主營業務是礦產資源投資與貿易。
2022年至2023年,Mali Lithium公司淨利潤分別虧損47萬美元、94萬美元。贛鋒鋰業認為,贛鋒國際收購該公司40%股權,有利於公司取得Goulamina鋰輝石礦專案的經營管理權,對推動該鋰輝石礦專案的開發建設有積極作用。
資料顯示,上述交易完成,且馬裡政府獲得在專案層面的10%持股後,Mali Lithium和馬裡政府透過Lithium du Mali SA持有Goulamina 鋰輝石專案全部股權。該專案位於非洲馬裡南部地區,礦區面積為100平方公里,該礦主要產品為鋰輝石,主要作為基礎鋰鹽產品的原材料,透過直接或間接地為生產基礎鋰鹽產品的企業供應原材料而完成產品的銷售。
Leo Lithium公佈的根據JORC標準估算的Goulamina鋰輝石礦的探明資源量、控制資源量和推斷資源量計算,Goulamina鋰輝石專案礦石量總資源量為2.11億噸,氧化鋰總資源量為289萬噸,平均品位為1.37%。
“公司認為,全球能源轉型的大勢不可逆轉,需求量始終呈上升態勢,僅是過程略有波動。”贛鋒鋰業告訴《財經》,“公司會繼續關注國內外的優質礦產專案,提升自身的資源儲備量,完善企業的資源佈局。Goulamina 鋰輝石礦專案位於非洲馬裡南部,一期規劃年產50.6萬噸鋰輝石精礦產能專案建設正在進行中,預計今年投產。”
公司進一步表示,此次收購有利於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原材料自給、完善全產業鏈佈局、最佳化供應鏈溯源能力、加強ESG管理,進而形成“自上而下”的產品優勢,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加穩定的鋰化合物等原材料供給。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6月,贛鋒鋰業決定以自有資金對贛鋒國際增資6億美元,後者註冊資本將由26.43億美元增至32.43億美元。
對於增資的原因,贛鋒鋰業表示,為獲取更多優質的海外鋰資源,推動公司海外上游資源專案的開發建設。
雖然贛鋒鋰業擴張步伐仍在繼續,但市場對行業未來走勢持有不同觀點。
“下半年碳酸鋰的價格節奏預計為7月-8月出低點,9月-10月看反彈,11月-12月高點回落。”李攀告訴《財經》,全年來看,仍然以基本面過剩為主導,雖然三季度末開啟的新能源產銷旺季對應下游補庫會對原料價格造成一定的向上動能,但是在下半年供應端專案投產爬產以及進口量維持高位的情況下,疊加電池庫存較高的壓力下,長線仍以偏空思路對待。
上述鋰礦行業人士對《財經》表示,預計2025年行業會迎來拐點,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歐美市場需求放大,其電動車市場做大,需要中國的電池;其次,在今年行業下行週期下,鋰礦企業將會減產,部分小礦可能會停產,供給端減少,有利於行業供需平衡;第三,儲能仍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對於負極材料、正極材料及電解液生產鋰離子電池仍有不小需求。
責編|張雨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