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24年GDP承壓前行的江西省新余市,在2025年驚蟄前夕,滿懷信心地吹響了經濟提速的號角。
3月1日,“投資新余”啟動儀式暨2025年新余市“雙招雙引”與服務一體化發展大會(下稱“發展大會”)在當地的地標仙女湖度假區舉行。這場聲勢浩大的投資活動,讓這座用重工業脊樑撐起區域經濟的“鋼城”,強勢鋪開了新的招商引資藍圖,也透過“投資新余”品牌的打造讓外界注意到了工業基地開放與轉型的決心和誠意。
蓄勢待發
這座江西省最年輕的工業城市,為什麼在今年有如此大的行動?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4年新余市地區生產總值1142.5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9.73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407.96億元,下降3.1%;第三產業增加值654.83億元,增長2.8%。
對新余而言,經歷了工業轉型陣痛和低谷後,提振經濟蓄勢待發,正當其時。
新余“因鋼設市”,素有“鋼城”之稱。作為江西省重要的鋼鐵產業基地,當地粗鋼產量佔全省的36%。2024年規模以上企業134家,實現營業收入716億元,鋼鐵產業營收佔全市規上工業近五成,是新余市工業經濟平穩發展的壓艙石。
與此同時,被稱為“鋰電之都”的新余,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形成包括鋰鹽、正負極材料、鋰電池、廢舊鋰電池綜合利用等較完整產業鏈,是全球最大的鋰鹽加工基地和國內重要的鋰動力與儲能電池產業基地。2024年,新余市鋰鹽產量20.4萬噸,其中氫氧化鋰出口佔國際市場份額超五成,鋰電池產量16.9GWh。
“以鋰電產業為例,整個行業在去年經歷了低谷。有人選擇退出,而我們看到了逆週期佈局的機遇。”新余市工信局副局長李黎明告訴第一財經,這些年經歷了波動的鋰電產業本身仍然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和長期機遇,也孕育了大規模且全球化佈局的製造企業。這是他們過去10來年裡定期更新支援政策以賦能這一主導產業發展的深層動因。
具體到市場主體,他舉例說,作為全球鋰資源的領頭羊,當地行業龍頭贛鋒鋰業在江西構建了成熟的加工產業鏈,近年來還在全球範圍內收購了豐富的鋰礦資源,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亞、墨西哥等地的重要礦區,這讓贛鋒鋰業掌握了源頭,也打通了從鋰資源到鋰電池的全產業鏈條,也形成了從“滷水提鋰”、“礦石提鋰”到“回收提鋰”的全方位技術。在李黎明看來,逆週期佈局投入,才有可能搶佔接下來的新機。
對新余而言,在自身的產業基礎和優勢上“揚長”、變強,需要逆週期的勇氣和智慧,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理解並尊重行業發展現狀,以及長期務實的價值理念。
根據多份行業研究報告,經歷了三年過剩週期之後,鋰電行業的供需關係已開始逐步扭轉,推動行業進入了新的增長階段。鋼鐵等其他製造行業也是如此。
任何一個行業的復甦與厚積薄發,都需要耐心和時間。而政府需要成為那個引導者和助推者。
2023年,江西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賦予新余“以轉型促發展,打造新型工業強市”的戰略定位,明確轉型方向——過去以製造業起家的新余,未來也必將以製造業當家。
在此背景下,新余對標江西省“1269”行動計劃,組織實施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6313”行動計劃,全力提升鋼鐵、鋰電新能源、電子資訊、裝備製造、新材料、食品醫藥6大製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新余市委副書記、市長方向軍在上述“投資新余”啟動儀式暨2025年新余市“雙招雙引”與服務一體化發展大會的致辭中表示,當前,新余正聚焦“打造新型工業強市”戰略定位,深入實施“六大行動計劃”,創新打造“投資新余”品牌,積極培育“新余製造”“新余數字”“新余文旅”“新余消費”和“新余服務”等品牌矩陣,努力將新余打造成為產業投資的重要目的地、贛商迴歸的重要選擇地。

方向軍在現場闡釋了新余的“發展密碼”,其中之一即“重點產業優勢明顯”。
資料顯示,新余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5個,以及製造業31個大類中的29個,培育出2箇中國500強企業、6家上市公司和25家有上市背景的企業,鋼鐵和裝備製造產業集聚規上企業300多家,鋰電打通從上游原材料到鋰電池生產和回收迴圈利用的全產業鏈,為投資新余提供了豐富的產業配套。與此同時,新余的數字經濟方興未艾。當地正在深入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和“資料要素X”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搭建“一站式”城市資料可信開發空間,構建“一核四區”數字經濟發展格局,建立高鐵新區資料生態產業園。
如果說產業端蓄勢待發,那麼政府側已做好了準備,並卯足了勁兒。

在2月28日舉行的“投資新余”新聞釋出會上,新余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舒永忠釋出2025年“投資新余”工作情況。他表示,新余緊扣“雙招雙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點,制定了《新余市關於促進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新余市招商引資負面清單》等“1+3”檔案體系,創新打造“投資新余”品牌,構建“1+5+N”工作體系,推動“投資新余”品牌化、拓展招商資源全球化、提升招商引資精準化、創優營商環境高效化、提高招商隊伍專業化。

除了以打造“投資新余”品牌為核心的“1”以及上述五大“投資新余”子品牌的“5”,“N”指輻射延伸至全國多個重要區域節點的工作矩陣,包括打造N個“投資新余”會客廳,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昌和新余等地建立會客廳,聚焦不同區域特點,開展針對性招商活動;建立N個合作伙伴,廣泛聯絡金融機構、智庫諮詢等社會資源力量,加速匯聚全球優質資源;舉辦N場系列活動,在市內和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海西經濟區等重點區域舉辦專題招商推介不少於22場;創新N套服務方式,依託數字化招商平臺,對招商引資專案實施全流程系統排程和全生命週期服務;運用N個宣傳維度以及開展N種招商舉措等。

這樣的精準招商和落地服務已初見成效。舒永忠表示,2024 年,新余市新簽約專案 271 個,同比增加 16 個,簽約金額 750 億元,同比增長 4.5%,其中 192 個專案已開工,開工率 70.9%,實際利用內資 695 億元;實際利用外資 2436 萬美元。近三年以來,新余市新增 237 戶入規工業企業,其中 177 戶為近年來招商引資專案,佔比達 74.7%。

在3月1日的發展大會上,作為最新引入的媒體戰略合作伙伴,上海第一財經發布了新余市投資環境報告(精華版),對當地的產業特色和投資環境做了一次深度透視和呈現。同時,為首批全球合作伙伴授牌、為首批推介官發放聘書、為“投資新余”先鋒隊授旗等儀式陸續舉行。首批推介官代表、新余商務局局長李敏敏在現場作了“投資新余”主題推介,進一步向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客商發出邀約。

在招商引資力度加碼之餘,配套的人才政策也已出臺,並拿出了“真金白銀”。
新余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林愛紅在28日的新聞釋出會上回答記者提問稱,在高層次人才方面,當地設定了A—F類人才類別,可分別享受10-200萬元的購房補貼或免費拎包入住市高層次人才公寓3年-5年,以及2.88-108萬元的崗位補貼。青年人才方面,企業全職引進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可享受3萬元的購房補貼和2萬元的崗位補貼;重點企業全職引進的全日制本科、大專、中專畢業生,可享受1.8萬元、1.5萬元、1.2萬元的租房補貼。高技能人才方面,全職引進培養的40歲以下副高職稱人員、高階技師,可享受1萬元一次性生活補貼。與此同時,當地還設立了人才專案補助,支援企業建設各類人才創新平臺,鼓勵企業在市外設立“研發飛地”等。

未來可期
新余地處江西省中部,位於長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經濟區的交匯地帶,是連線東部沿海與中西部地區的重要通道。面對積澱了數十年的產業優勢和已在路上的轉型探索,再配備長期理解工業發展的專業服務團隊,這座年輕的“小市大城”未來可期。
方向軍將新余的“成長密碼”歸結為:政策支援給力,市場充滿活力,要素保障有力,政務服務親和有力。
“我們在全省率先出臺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1+3'政策檔案,企業開辦兩小時辦結,14項改革經驗全省推廣,企業數量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速,展現了投資新余的熱情。”方向軍表示,新余是全球最大的鋰鹽和硒鼓生產基地、全省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48種工業品市場佔有率一枝獨秀,氫氧化鋰出口超全球50%,全國每6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的電機矽鋼和動力電池鋰鹽產自新余。城鎮化率全省第二,中心城區城市化率全省第一,城鄉居民收入全省前三,活躍的消費成為“投資新余”有力支撐。
在投資要素保障上,新余國際陸港實現“家門口”一站式通關,袁河通航後每年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6億元以上,電力密度全江西省最高,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全省最低,核定開發用地增量滿足20年需求,職業院校學生10萬人。高效的政務服務更是多家企業提及“新余特色”,“我們提供全週期服務、全要素支撐、全方位保障,建設'一樞紐三園區九中心'物流網路,定製化提供土地、人才、金融等專項'服務包',市領導'三領三掛'幫扶企業、聯絡客商,透過政企會客廳等方式,建立健全政企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讓大家在新余辦事暖心舒心、投資安心放心”。
市場和投資者是“用腳投票”的:在3月1日的發展大會上,現場迎來21個專案集中籤約,簽約金額共156億元。

“我理解,一個地方的經濟活力強不強、潛力大不大,關鍵看營商環境好不好,具體看能不能持續引進優強專案、能不能讓落戶的企業真心認可我們的服務。”新余市委書記鄭光泉在3月1日的投資大會上說,到新余工作一年半時間,自己外出到過不少地方開展“雙招雙引”活動,也深入園區走訪了各類企業,與許多企業家、專家學者互加了微信、建立了聯絡。作為新余“雙招雙引”頭號宣傳員、營商環境頭號服務員,他在現場作出三點承諾。
一是始終以最尊貴的禮遇重商。“好企業是新余高質量發展的底氣,企業家是新余高質量發展的財富。不管是頂天立地的大企業,還是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我們都將發自內心地尊重、重視……真正做到凡是投資新余的企業都有人幫、凡是落戶新余的專案都有人跑,真正讓大家創業無擾、創新無憂、創造無限”。
二是始終以最精準的政策扶商。在當前出臺的政策檔案之上,新余接下來將始終錨定打造新型工業強市這一戰略目標和重點產業鏈“6313”行動計劃,推出更多針對性強、含金量高、便利度好的政策措施。
三是始終以最優質的服務安商。“上週末我到長沙開展'雙招雙引'活動,黑金剛實業董事長楊日平先生告訴我們,他選擇到新余投資除了完善的產業配套外,更看重的是新余幹部實幹的精神和溫情的服務。這週一我到高新區碳纖維體育用品產業園調研,寰達、力盛等企業負責人講,他們都是從沿海城市整體搬遷而來,力盛更是有40多名員工從東莞舉家來到新余。我想,這些事例是對新余營商環境的鼓勵和鞭策。”鄭光泉表示,今年,他們將進一步最佳化服務舉措,從市四套班子做起,實行“三領三掛”責任制,由市領導帶頭領銜重點產業鏈、掛帥重大專案、掛聯重要客商等,並且在全市各地各部門,全力推進“爭資金、爭專案、爭政策,拼效率、拼效能、拼效益”行動,把幫扶企業發展當成一份作業、一份考卷,真正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
如此擲地有聲的承諾,為這位主政者提出的“投資新余正當其時,投資新余大有可為”口號注入了底氣,也讓潛在投資者吃下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