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戰爭

近期,驚聞美國政府又出大招,將對中國、以及中國製造的船舶,最高收取100萬甚至150萬美元的附加費用。或者按照船舶的淨噸位計算,每噸最多追加1000美元服務費。
這已經不是貿易戰了,這就是戰爭!
因為這不僅僅是針對中國的船舶,而且世界其他國家的船隻,就算使用中國船隻,也要收錢!
舉個例子。如果某個宴會規定,客人穿某個品牌的衣服進場,將徵收10元“附加費”,請問參加這個宴會的客人,還願意穿這個品牌的衣服嗎?
有人說,不參加這個宴會就行了。
可是,人家天天舉行宴會,規模還是世界上最大的,你不參加,有人願意參加啊。
2023年,美國消費總額為18.6萬億美元‌,全球第一。同期歐盟是14.11萬億美元,而我國只有6.9萬億美元。
2024年的資料還沒出來,但估算美國消費總額約為20萬億美元,中國為48.7895億人民幣,考慮到人民幣貶值的因素,約合6.77萬億美元,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不到歐盟的二分之一。
雖然3月24日還沒到(筆者寫此文時是3月9日),但美國透過這個議案的可能性很大,因為美國現在在涉及中國的議案上基本上是全票或以絕對多數透過。尤其是在我國不久前有人說過願意對包括貿易戰在內的“任何戰爭”都奉陪到底,美國更不可能手軟。
在老鄧看來,這就是戰爭
因為美國不僅對中國商船收費,而且其他國家使用我國商船也收費。而根據2024年的最新資料,去年全球交付的船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國製造。2024年,我國手持訂單量佔到全球市場的63.1%。新接訂單量也非常高,2024年我國接到了全球市場74.1%的新造船訂單!
根據克拉克森今年1月8日釋出的資料,2024年全球新船訂單成交量達到了2412艘,同比增長34%。其中,中國船企全年接單量為1711艘,同比增長54%。按金額計算,全球總訂單為2040億美元,中國船企承接的新船訂單總金額超過13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25億元,佔比為65.7%。無論是按噸數還是金額計算,中國的市場份額都超過了65%。

美國這麼一搞,不僅我國進入美國的商品將繳納更多費用,繼續重創我國的對美出口和創匯,而且將重創我國造船業,進而對我國的鋼鐵、煤炭行業形成沉重打擊。
美國這是寧可忍受自己國內的通脹繼續走高,也要打擊我國的商品和製造業,屬於殺敵一萬自損九千的招數,由此可見美國的決心和對我國的敵意。
對此,老鄧禁不住又要仰天長嘆。
雖然我很早之前就說過,形勢過了臨界點,對兩個大國的關係不用抱幻想,但該主動去談還是應該去談,要多具有親和力。川普雖然是二愣子,腦子越來越糊塗,但他還是喜歡聽好聽話的。這根本不是什麼跪不跪的問題,而是策略,是戰略。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也說過下面的話,其實這些話是我早就想說的:

有人說,大不了咱不做美國的生意了。
說得輕巧。我國外貿盈餘至少80%來自於美國,沒有盈餘,拿什麼幹別的?
那麼,美國的做法能否破解?
當然可以,但需要很長時間。
在老鄧看來,一方面是和歐盟搞好關係,另一方面就是:
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的內需。
我們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消費總量卻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如果用五到十年時間,把我國的消費總量提高一倍,達到和歐盟相近的水平,美國對我國的打壓將在很大程度上變成自彈自唱,美元在全球的地位將被明顯削弱。
但這是很難完成的任務。
但又不是不可能的。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始終試圖和美國發展關係。熟悉老鄧的朋友都知道,我始終認為兩個大國是完全可以搞好關係的,事情根本不應該走到今天這一步。
要從根本上思考,怎麼長遠上促內需。
目前這個情況,股市基本上沒什麼戲。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只要股市稍好一點,就要多發股票。所以股市怎麼可能有大行情呢?
但也不會差,畢竟川普的做法也在損害美國。面對川普的亂搞,現在主要國家都想削弱美國,這對美國的製造業和出口,以及其全球影響力,將形成長期打擊。因此,全球資本會首先流向歐洲、日韓,但其他國家也不會太差。
所以總體來看,考慮到管理層繼續注重科技,或許能炒作的只有以AI為首的科技股了?
具體哪些板塊會有大行情,我也不清楚。但結合一系列情況來看,我國股市不會很好,但也差不到哪兒去。
我說的是指數總體。
我現在就拿著銀行股,長拿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等行情,等不來就吃分紅。這就是我在股市中的長期策略。
而且我對股市的總體投資不多,所以無所謂。我早就不幻想靠股市掙大錢了,因為現在確定性的大投資機會幾乎沒有。保守,穩健,是我的總體思路。
回到美國。對我國船舶徵收各種附加費只是第一步,大招還將一個接一個。
當然,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誰也無法阻擋中國人民繼續勝利前進的腳步!
老鄧文章,幾天一篇。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