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觸圖片,可6.5折購買限量簽名本)
《世界之中》
張笑宇 著
“文明三部曲”之後,亞洲圖書獎、文津獎得主張笑宇充滿想象力的重磅作品!
把“世界”還給“中國”,中原文明與世界互動視角下的中華大歷史!
十段被人忽略的歷史,探尋中華文明更多的可能性。
——陶寺因成功測量天象而成為遠古東方科技最發達的文明,他們締造了“中”這個概念,中國由此稱為“中國”。
——亞歷山大遠征,在中亞留下了巴克特里亞,中國開始與希臘文明有了交集,皇帝的神格被確定下來。
——西南地區的古彝族為道教傳遞了西方宗教的彌賽亞,土生土長的道教也有自己的救世主。
——秦制國家的變化週期造就了兩漢與匈奴間的此消彼長。
——因為沒有西域小國那樣的地緣優勢,高句麗成為北朝隋唐在東北亞最大的困擾。
——號稱“絲綢之路上的猶太人”的粟特人曾是唐朝重要的軍事力量。
——兩宋曾是最接近財政國家的時代,終因蒙元的改朝換代而煙消雲散。
——一條鞭法得益於地理大發現帶來的白銀迴圈,但全球化的週期退潮也給大明帶來了崩潰的結局。只可惜,大明的精英既不知道當初他們為什麼成功,更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敗落。
——鄭成功、蘭芳公司、陳嘉庚,歷史上的南洋華人曾在各個時代為祖國作出過卓越貢獻。
——孫中山的老師、香港啟德機場中的“啟”(何啟)曾主張建立現代財政國家;而清王朝覆滅的序幕——保路運動,也緣於清末的財政改革。
這是一本關於我們每個人的身份認同的書:即中國人憑什麼成了中國人,我作為一箇中國人意味著什麼。
(輕觸圖片,可6.5折購買限量簽名本)
精彩試讀
在這本書裡,我想寫的故事,曾經被那麼多人忽略,卻是關於我們這個文明的可能性。
其實所有的歷史寫作,本質上都是篩選。同一個時代有億萬生靈、億萬個故事,其中因為個體本身的成就和故事本身的精彩而得以被記錄、保留,或者被口頭傳頌從而誕生的一手史料,本就篩選去了百分之九十九,餘下百分之一。而當時的歷史記錄者可能為了刻畫時代的風氣與精神,又會按照自己頭腦中對時代的理解,再從這些一手史料中篩選剩下的百分之一,把它們綴連起來,錄入史籍。後世的歷史學家如果寫一部通史,就只能從這些史籍中再篩出百分之一,讓它構成對這個時代的記憶。而如果諸位讀者不想費心力去讀湯因比的《歷史研究》或者威爾·杜蘭的《世界文明史》那些大部頭的通史著作,只願意從我們這些“二道販子”手裡擇些東西淺嘗輒止,則又要經歷一道百分之一。
連續四個百分之一的篩選,就只剩億分之一。這就是真相:人類社會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所閱讀到的歷史,可能只是原始歷史資料的億分之一。而這從億到一的篩選中,如果有任意兩到三步是被記錄者或者寫作者頭腦中的框架所束縛,那麼你能獲得的,就只是世代積累的刻板印象的加總,距真正豐富無限的歷史,可謂遠矣。
(輕觸圖片,可6.5折購買限量簽名本)
當然,沒有人能還原那“億分之億”的歷史真相,但是我們有另外一種辦法,那就是,以不同的標準進行篩選。譬如,如果過去我們以為中國人長於道德討論而弱於科技研發,那麼我就想告訴你,中國之所以名為“中國”,就是因為我們曾經是科技最先進的古文明。如果過去我們以為中國與世隔絕,那麼我就想告訴你,中國曆來不曾遠離世界,也不可能遠離世界。如果過去我們以為遊牧與農耕勢不兩立,那麼我就想告訴你,也有從事遊牧的中國人,他們對中國歷史的塑造,或許比農耕者更深刻。如果過去我們以為中國人錯過了大航海時代,那麼我就想告訴你,也有在大航海時代雄霸一方的中國人,有共和立國的中國人,有身兼中西之長的中國人,有跟萊特兄弟同時造出飛機的中國人。
(輕觸圖片,可6.5折購買限量簽名本)
世界之中,也可以說是把世界還給中國,就是把這樣一些可能性還給我們自己。我們明明可以好好說話,明明可以好好擁抱這個世界,明明可以在科技、商業和文化領域拔得頭籌,為什麼要封閉自己,不去睜眼,看看別人所思所想的到底是什麼,是不是我們流俗的民粹主義意見中表達的那些東西?為什麼我們的先輩都能夠正視這個世界,正視我們自身不可或缺的世界性,而我們有些人卻不能?高鐵、5G、移動網際網路,這些進步中哪一項能夠缺少與世界的健康交流,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只是用這些成就來助長另一些人的驕傲自大、固步自封?
(輕觸圖片,可6.5折購買限量簽名本)
我相信再優秀的人,他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他自己也可能只懂其中的十分之一。而對其餘事物的理解,很可能是被某些並不優秀也不專業的人塑造的。這剩下的十分之九中,歷史理解與歷史記憶也許佔到很大的比重,因為我們多數人都不會選擇成為歷史學家,但多數人願意從歷史閱讀中汲取智慧與力量。不過,如果我們的歷史記憶是被那些固步自封的想法篩選掉的,甚至這種篩選將我們定義得越來越窄小,那將對我們所有人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因為世間最大的遺憾,並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我們“本可以”。
我想在這本書中送給你的,就是歷史上我們曾經做到的那些事,和它們可能啟迪我們在這個時代應該做到的那些“本可以”。
(輕觸圖片,可6.5折購買限量簽名本)
內容簡介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中國”這個詞可以無比熟悉,也可以感到陌生。因為中國的幅員太遼闊,歷史太悠久,多元一體的豐富性太五彩繽紛,而每一次盛世和每一次劇變中,中原、邊疆乃至歐亞大陸的古老民族都曾扮演過關鍵性角色。
你能否想象,“中國”這一名字的由來,乃是因為這片土地曾是科技最先進的地方?
你能否想象,秦制或許與波斯和匈奴都有巨大關聯?
你能否想象,絲綢之路的主角之一可能是默默無聞的粟特人?
你能否想象,華人也曾在南洋建立起共和國?
從中國的遠古時代到清末,本書摘取了十個鮮為人知又影響深遠的歷史片段,希望向讀者呈現這樣一個事實:中國是被世界多元力量共同塑造之中國。本書視野宏大,視角獨特,觀點精奇,論述得當,並將政治學、經濟學、國際關係學、考古學等眾多理論融會貫通,縱橫上下五千年,為我們展示了許多曾被忽略又不得不歎為觀止的歷史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