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地理冷知識:中國地級市市區直接靠著邊境線的只有三處,分別是遼寧丹東、黑龍江黑河以及廣西防城港。
這裡面丹東和黑河是中心市區直接鄰著邊境界河,而防城港稍微特殊,儘管其下轄的防城區地理上毗鄰越南,但實際緊鄰邊境的城區為下屬縣級市東興市。
除此之外還有一座很接近的城市——塔城,其市區距離中國與哈薩克邊境線只有10公里左右,不過塔城沒有市轄區,地級行政單位駐地為縣級市。
其他大家熟悉的邊境城市,如:滿洲里(呼倫貝爾市代管)、綏芬河(牡丹江市代管)、琿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代管)、二連浩特(錫林郭勒盟代管)等,均為縣級市。
當然,這幾個大名鼎鼎的縣級市普遍存在高配情況,比如綏芬河在2011至2017年間為省直管縣級市,高配副廳級,目前主要負責同志為所在地市常委;再比如滿洲里,其現任主要負責同志為正廳級,同時擔任呼倫貝爾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黑河對岸的俄羅斯城市為海蘭泡。

東興對岸的城市芒街被認為是越南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丹東對岸的新義州。
在眾多邊境城市裡丹東是最大的一座,人口達到兩百萬,GDP約1000億,主城區完全鄰著界河。
根據2024年的統計資料,丹東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僅為170.9億元,而黑河市進出口總額為313.5億元,防城港市更是高達1282.1億元人民幣。
假以時日,如果半島局勢發生變化,中國能從陸路跟朝鮮、韓國直接進行大規模貿易,丹東的潛力將不可限量。

丹東鴨綠江濱江公園

鴨綠江水域摩托艇動力衝浪板展演
發源於長白山南麓的鴨綠江在群山連綿中流淌了八百公里,最終在丹東注入黃海——鴨綠江口便是中國東北邊界的起點。
丹東一個沿江分佈的城市,從上游的振安等三區,一直到入海口的東港市,綿延有幾十公里。
這裡有許多來自朝鮮的朋友,比如:商人、女服務員、司機等,他們大部分都會講漢語,有的甚至能說英語。
這些朝鮮人是政府“有組織”派遣來丹東打工的,除了個別管理層,一般不允許單獨外出。
走在鴨綠江濱江公園,涼風習習,有種漫步海邊的感覺;江上船隻往來,不少小情侶在拍婚紗照。
江的對岸能遠遠望見新義州閒置的工廠,灰濛濛的建築掩映在江邊雜草叢中。

朝鮮新義州政府機關

新義州街景

新義州街頭的行人

新義州的居民區

新義州農村
新義州是朝鮮平安北道首府,朝鮮第四大城市,但從城市規模上來說大概也就是丹東一個區的建成面積。
像朝鮮這種體量的國家只能支撐起一個“大城市”,類似我們的省會,這個城市自然就是平壤。
作為朝鮮第一大城市,平壤有300多萬人口,第二大城市咸興只有約70萬人口。
新義州作為全國第四大城市,只有35萬人口,相當於中國一個縣城。

從大同江看平壤

平壤的黎明大街和科學家大街被視為條件最優越的居住區,大樓內部安裝有煤氣灶、排氣扇、浴缸、淋浴器等裝置,裝修風格現代化。

平壤新公寓樓夜景,有“平壤曼哈頓”之稱,是金正恩時代的標誌性建設成果之一。
朝鮮一直將丹東視為對外宣傳展示的視窗,2025年以來,這裡發生了許多微妙的變化。
從4月中旬起,鴨綠江上突然出現了朝鮮遊船,上面載著普通市民“遊覽中國”,以每週數次的頻率靠近中國一側的江岸。
每艘船的遊客約有80人,男女老少都有,既有穿著卡其色人民服的,也有身著休閒裝的,孩童手裡甚至拿著零食袋——他們被日韓媒體解讀為“可能是富裕階層”。
遊覽途中,朝鮮遊客們紛紛把身體轉向中國一側,並向對岸的中國人揮手致意,單次往返行程約一小時。
值得關注的是,乘坐遊艇的朝鮮遊客還不時用手機拍攝丹東景色,期間熙熙攘攘,與以往對外活動時的謹慎保守神態有很大不同。
長期以來,朝鮮都比較忌諱民眾看到比自己先進、發達的國家現狀,因此韓國與日本的專家普遍認為,這是平壤在釋放一種政治訊號,意在改善國際形象(展現朝鮮市民有餘力進行旅遊),並帶有明顯的開放姿態。
實際上,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直面落後,因落後而產生封閉心態。

絕大部分乘船遊客都把目光轉向中國一側。

兒童手中拿著類似零食袋的物品,女子衣著整潔靚麗。
6月初李在明發表就職演說時,裡面有這樣一段備受關注的表態:
“安全與和平是國民幸福的大前提,安全就是生計,和平就是經濟。
我們將治癒分離與戰爭的傷痛,規劃和平繁榮的未來。再昂貴的和平也勝過戰爭,比起戰勝敵人,不戰而勝才是上策,最可靠的安保是不需要戰爭。
我們將以兩倍於北韓GDP的國防預算、世界第五的軍事力量、以韓美軍事同盟為基礎的強大威懾力為支撐,做好應對北韓核武器與軍事挑釁的準備;同時也將敞開與北方的溝通渠道,透過對話與合作構建韓半島的和平……”
李在明上臺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6月12日,韓國軍方表示為了“重建雙方信任”,已暫停對朝鮮邊境進行喇叭宣傳廣播——朝鮮同日起也未再對韓噪音廣播,似乎是在響應韓方。
針對讓平壤極度惱火的“飄傳單”一事,韓國新政府表示,將依據《航空安全法》和《高壓氣體安全管理法》等相關法規,加大對空飄傳單行為的執法力度。
一些先前從事“飄傳單”的韓國組織也表示願意配合新政府,比如“被綁架者家屬團體”就表示:
“保守政權(指尹錫悅政府)總是空談安全與人權問題,實際上毫無作為,家屬們已不再指望,只能散發傳單;如果李在明總統願意展現出解決問題的意志,我們將停止散發。”
剛剛過去的6月26日,韓國統一部開始批准在尹錫悅政府時期幾乎被全面叫停的民間人士與朝接觸申報,此舉被認為是想透過民間交流為政府恢復溝通做鋪墊。

6月13日,韓國新總統李在明在京畿道漣川郡陸軍第25師飛龍瞭望臺用望遠鏡檢視北邊。

文在寅時期朝韓家屬團聚時合影留念。
猶記得2018、2019年,隨著朝鮮與韓國、美國的關係大幅度改善,作為邊境城市的丹東一度被市場寄予厚望,甚至出現了去丹東買房的外地人,《平壤買房指南》也在網路上爆火。
怎料事與願違,朝鮮的開放大計隨著疫情和美國民主黨、韓國尹錫悅政府上臺戛然而止。
2024年10月15日,朝鮮宣佈炸燬聯通半島的“京義線”和“東海線”鐵路,展現與韓國老死不相往來的決心。

“京義線”是首爾(京)到新義州(新)的一條鐵路,全長約500公里。
同一時期,朝鮮與俄羅斯的關係突飛猛進,雙方不僅簽署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條約,在能源、糧食、武器技術等領域的合作也全面鋪開。
有韓國媒體表示,韓朝關係破裂與朝俄關係進化已成為首爾單方面無法承受的外交災難,如今一旦半島發生緊急事態,就必須考慮到“俄羅斯介入”,韓美同盟的作戰計劃將不可避免地發生重大變化。
雖然為時已晚,但有必要對尹錫悅政府一直以來只專注於透過“價值觀外交”加強韓美日軍事合作的思路進行冷靜反思。
正如李在明就職典禮中所說的:最可靠的安保是不需要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