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林海東
3月12日,朝中社連續第三天刊文強烈譴責美韓“自由護盾”聯合軍演。這一天,朝中社抓住的由頭兒,是日前韓軍在演習中發生的一起“戰機誤炸居民區”事件。朝中社評論將這一事件定義為“史無前例”,並借用美韓媒體的說法,提出問題——如果炸彈偏北越過三八線,事態將會如何蔓延?
先來說一下韓國這次發生的“戰機誤炸”事件。
3月6日,美韓聯軍在韓國京畿道抱川市的勝進訓練場進行陸空聯合火力打擊演習。這次演習是與“自由護盾”聯演對接的一次綜合火力打擊訓練,被看作是“自由護盾”的預演。演習的地點很敏感,熟悉地理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勝進訓練場距離三八線不過咫尺之遙,每次美韓在這裡進行演習或訓練,都會引發朝鮮方面的緊張和抗議;當然,當地的韓國民眾也時常抗議,因為這個訓練場不僅給他們帶來噪音干擾,還給他們帶來潛在的安全威脅。
韓國民眾的安全擔憂終於變成了現實,但並非來自三八線以北,而是來自大韓民國國軍——3月6日上午10時40分許,禍從天降,兩架韓國空軍KF-16戰機分別異常投擲4枚MK-82炸彈(500磅),這8枚炸彈沒有投在訓練場內,而是扔在了場外的當地居民區。截至3月10日,該事故造成19名平民、12名軍人受傷,152棟建築(含民房、教堂、軍隊設施等)不同程度受損。

韓國空軍3月10日公佈了事件初步調查結果,稱事故系涉事戰機飛行員錯誤輸入座標所致。韓國空軍方面稱,涉事戰機1號機飛行員一開始即輸入錯誤座標,而且未正確執行三次確認座標的流程;1號機飛行員在飛行準備階段、起飛前檢查階段均未能發現座標有誤。起飛後,該飛行員雖然感到飛行路徑和目標地區地形與預演時有所不同,但急於在目標時間內投彈而沒有用肉眼確認標的,而是一味相信輸入的座標,並照此執行了投彈任務;2號機飛行員雖準確輸入座標,但因忙於維持飛行隊形,沒能察覺投彈地點在座標範圍之外,按照1號機的指示同步投下炸彈。同時,韓國空軍承認,涉事部隊指揮官未能透過飛行記錄儀事先掌握涉事戰機存在的問題,未能確切掌握和監督飛行籌備情況,未能切實檢查訓練計劃和射擊報告,應負指揮監督不力的責任。
事情大致如此,韓國軍方承認了此事的嚴重性,目前韓國國防部已開始著手調查此事,以防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此事的嚴重性,大致在於兩個方面——其一,是顯性、直接的嚴重性,即對韓國國內造成的損失及影響;其二,是潛在、間接的嚴重性,也就是事後美韓媒體所說的,萬一座標在北、炸彈扔到三八線以北,會發生什麼?
外界有一個普遍觀點,即美韓與朝鮮的各種針對對方的軍事行動存在“擦槍走火”風險。此次事件顯示的就是這種風險的現實存在,而且已經無限接近重大風險。
眾所周知,朝鮮有一個根本的原則立場,即“朝鮮式先發制人打擊”。這個立場,不是說朝鮮主動打過去,而是存在一個重要前提,即“只要對方先對朝鮮境內實施打擊”;按朝鮮的說法,是隻要一點火星落入朝鮮境內。只要這個前提出現,那麼,朝鮮即對美韓實施“朝鮮式先發制人打擊”,從“首爾火海”到實施核打擊。這個場景是極其危險的,它不僅包括半島全面戰爭,還有使用核武器這樣的重大危險因素。
於是,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朝鮮此次對美韓“自由護盾”聯演改變了回應模式,3月12日的朝中社評論把話直接挑明瞭,怕的就是出現“戰機誤炸”這種萬一,而且這種萬一的風險不可控,極易引發誤判而導致事態難以收拾。
簡單講,朝鮮雖然堅持“朝鮮式先發制人”,但並非完全沒有迴旋餘地。以此次韓國“戰機誤炸”事件為例,如果只有一個炸彈扔過三八線,那麼,這事兒大致還有得談,韓國方面還可以透過聯合國軍司令部渠道做出解釋、道歉或賠償等補救行動;但如果這8枚MK-82炸彈接二連三地扔進朝鮮境內,則勢必引發朝鮮的強烈反應,誤判極有可能發生,甚至不會給對方任何解釋的機會,這個亂子就會鬧大。正如3.12朝中社評論所說的那樣,朝鮮“嚴密注視敵人一切軍事妄動,隨時準備對任何不測事態以無預警的無情行動作出回應。屆時,敵人將連辯解的機會都不會有”。畢竟這是8枚貨真價實的炸彈,不是快遞到家的丹東草莓。
像以往一樣,在美韓“自由護盾”聯演正在進行的當下,朝鮮處於最高戒備狀態,怕的就是美韓借演習之名發動對朝戰爭。因此,“自由護盾”開始之前的這次韓國“戰機誤炸”事件被朝鮮視為“不祥之兆”,把偶然事件視為必然現象。當然,這次事件的確細思極恐,也難怪朝鮮要對此大做文章。儘管美韓方面已經緊急停止“自由護盾”聯演使用實彈演練,但朝鮮的弦怕是一時半會兒難松,而且這次韓國“戰機誤炸”事件以後可能還會被朝鮮一再提起,從義正詞嚴地譴責“戰爭陰謀”、“侵朝企圖”,直到挖苦諷刺韓軍的不靠譜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