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越生活,觀眾越愛看:內外揮拍“網前”、美的找春天、京東健康跑出陪伴感|中國案例

如今,只講產品有多好、功能有多強大已經不夠了。當品牌越過產品本身,觸達更深層的情感與文化維度,營銷才真正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品牌不約而同走入「生活劇場」,用細膩情感取代喧鬧聲量。
本期案例中:內外回溯女性網球歷史,用「她在網前」演繹向前姿態美的走進震後藏地,以「找春天」重新詮釋「以舊換新」的溫度京東健康則以「馬拉松也是一場接力跑」的反常規洞察,打破孤獨敘事,講出陪伴的力量。
在女性運動敘事的新篇章裡,內外打出了十分漂亮的一球。這個4月,內外旗下女性運動品牌NEIWAI ACTIVE發起「她在網前She's Forward」系列活動,將運動場上的「網前」昇華為人生態度「往前」,既推廣復古網球系列新品,又傳遞了鼓勵女性勇敢面對挑戰的品牌精神。
1. 深度的文化洞察:品牌沒有停留在表面的產品營銷,而是深入挖掘了網球運動中的女性歷史與文化內涵將「接住這顆從14世紀打來的球」變成品牌表達,既賦予產品文化厚度,又與當代女性精神形成共鳴。這種從歷史中汲取靈感的方式,為品牌注入了超越時尚和功能的文化價值。
2. 概念的雙重隱喻:將網球場上的專業術語「網前」與生活態度的「往前」巧妙聯結,創造了富有情感共鳴的表達。這種雙關設計既保持了專業性,又拓寬了受眾範圍,讓非網球愛好者也能感受到品牌傳遞的精神核心。
3. 產品與生活方式的融合:內外不僅推出復古網球系列服裝,還聯合專業社群Tie-BRK開展實體網球體驗活動。「產品+社群+體驗」的模式,正在成為運動品牌的標配,能夠有效提升使用者黏性和品牌忠誠度。值得注意的是,社群活動不在於一時一刻,而在於長期運營。

 Q:案例 SHOWCASE  
 A:NEIWAI ACTIVE 品牌市場負責人  張彧涵  
Q:根據你們的長期觀察,女性在網球領域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變化或新興趨勢嗎?在今年的產品上有做什麼升級?
A:近幾年,隨著鄭欽文等中國選手在國際賽場上的出色表現,女性對網球的關注度和參與熱情顯著提升。與此同時,網球運動與日常生活的邊界也在悄然模糊。越來越多的女性希望網球服既能滿足運動需求,也兼具「Tennis core」的時尚風格,能夠從辦公室過渡到球場,無需更換裝備,隨時隨地就能開啟訓練或社交。
2025 年是 NEIWAI ACTIVE 推出網球系列的第三年。我們在這一季特別引入了復古設計語言,延續品牌審美同時,拓展了視覺風格與搭配場景可能性。延續品牌貼身衣物起家的專業優勢,我們在多款上裝與連衣裙中,加入了具有專業結構性支撐的內建胸墊設計,不僅提升穿著舒適度,也讓女性在劇烈運動中獲得安心支撐,一件即上場,輕裝也能自如出擊。
Q:能否介紹一下「她在網前She's Forward」活動的最初構想是如何產生的?這個名稱有什麼寓意?
A:「她在網前 She's Forward」的構想起源於我們在資料調研過程中對女性與網球歷史的觀察。作為最早允許女性參賽的現代體育專案之一,網球一直與女性權利的進步密切相關——從百褶裙的設計演變,到運動員為同工同酬而發聲,網球見證並承載了女性自我表達的過程。
我們希望藉由這一企劃,致敬那些曾為女性運動自由和身體權利不斷向前的女性,也激勵當代女性繼續在屬於自己的球場上,打出漂亮一球。「她在網前She's Forward」一語雙關,既是網前進攻的技術姿態,也是時代洪流中女性不斷推進自我的象徵。它是一份行動召喚,也是一句力量箴言。
Q:「她在網前」系列活動包括哪些內容?如何將線上產品銷售與線下體驗活動結合?
A:專案包括兩個核心板塊:專業比賽與入門體驗。
4 月26日, NEIWAI ACTIVE 將攜手 Tie-BRK 在北京舉辦第一屆「La Divine Classic」女子網球賽,靈感來自傳奇女將蘇珊·朗格倫(Suzanne Lenglen)。朗格倫以飄逸靈動的打法和對服飾革新的推動,成為女性網球史上的圖騰人物。此次賽事將女性力量、美學與競技精神融合,以全新方式講述她們在球場上向前的姿態。
此外,4月及5月我們還將在北京和上海各舉辦一場網球入門體驗課,面向從未接觸或剛剛開始接觸這項運動的女性。我們希望降低參與門檻,讓更多人透過友好的社群氛圍和專業指導愛上網球。
線上線下聯動方面,我們透過社群招募、社交媒體內容釋出(如活動短片、選手故事)、線上商城同步上新等方式,打通內容觸達與購買轉化。活動現場也會提供試穿體驗與購買引導,並結合後續使用者生成內容(UGC)擴大話題影響力,實現「看得見、玩得動、買得到」的完整使用者旅程。
Q:NEIWAI ACTIVE作為內外的子品牌,在公司整體戰略中扮演什麼角色?近兩年增長情況如何?
A:作為內外旗下的運動品牌,NEIWAI ACTIVE在公司整體戰略中承擔著兩個重要角色:
一是產品戰略上的延展,探索內外從「身體感知」走向「身體行動」的自然延伸路徑,打造從貼身到出行、從休閒到運動的完整生活方式解決方案;
二是品牌心智上的拓展,幫助品牌打破「只做內衣」的既有印象,強化其在健康生活方式與身體能量上的專業表達。
在商業表現上,NEIWAI ACTIVE 是目前公司三條主線中線下增長最快的一條。隨著女性運動參與度和生活方式關注的提升,我們在多個城市的線下門店實現良好的復購和客單提升,品牌影響力也在逐步外擴至更廣泛的目標使用者。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則遭遇6.8級地震,如今那裡怎麼樣了?當大多數人已逐漸淡忘這場災難時,美的與「抱羊女孩」茨姆一起回到日喀則,記錄災後重建的第一個春天。美的不僅讓新聞熱點有了後續,更以捐贈行動對家電行業「以舊換新」這一熱詞,給出了一種更有溫度的表達。
1. 為公益活動講一個好故事:品牌摒棄了傳統「為災區捐贈物資」的刻板宣傳,而是聚焦熱度褪去後的災後重建過程,並以「找春天」這一詩意的描述,透過具體人物與生活細節,記錄新生的點滴變化。這種將公益從「捐贈公式」升級為「生命故事」的敘事方式,讓消費者從旁觀者變成了共情者,真切感受到品牌的社會責任與溫度。
2. 為功能產品賦予情感意義:家電不再只是冰冷的產品,而成為生活希望的具象符號——「新的生活會像新的洗衣機一樣運轉起來」「冰箱被重新塞滿笑聲的一天」。這種感性敘事比直接促銷更能引發共鳴,也特別契合當下消費者對安全感、自在舒適的心理需求。
3. 本土化敘事與KOL的精準選擇:以西藏為代表的民族文化正在成為品牌營銷的創意新領地。選擇「抱羊女孩」茨姆作為講述者,既有自身影響力作為熱度背書,又具有真實的本土認同,避免了品牌宣傳的「懸浮感」。這種「真實人物+地域故事」的模式,比明星更能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尤其適用於下沉市場與鄉村振興議題的結合。

 Q:案例 SHOWCASE  
 A:美的電商整合營銷負責人Queena 
Q:在眾多可能的公益方向中,為什麼特別關注到日喀則地震後重建這個話題?
A:美的選擇日喀則,源於兩個「真實」——
國家政策真實響應:國家投入3000億推動以舊換新,而震後四個月的日喀則鄉親正是需要煥新的群體;
使用者需求真實可見:當新聞熱度褪去,這裡仍有民宿用冰塊儲肉、手洗厚重藏袍。美的透過捐贈全屋家電,讓以舊換新從「促銷概念」落地為「生活重建方案」。同時,我們還在上海復刻展的「藏地春天」,則讓城市人直觀感知:科技的溫度,應當抵達每一寸土地。
Q:專案邀請了「抱羊女孩」茨姆加入,她與這個故事和品牌之間有什麼特別的聯絡?
A:茨姆是「理想照進現實」的完美註腳。十年前,她在紀錄片《再會長江》中說「想開民宿」;十年後,她以民宿主理人身份參與捐贈活動。
這種「受益者+共建者」的雙重身份,與美的「讓每個人抵達理想生活」的價值觀深度契合。而她的藏地原生感與溫暖氣質,讓「科技賦能」的故事更具人文穿透力。
Q:短片中可以看到美的為日喀則的民宿送去了許多套新家電,除了短片外,美的在當地還有哪些行動嗎?如何看待這類公益活動對品牌的價值?
A:美的在日喀則做了兩件「超越捐贈」的事。一是精神共建——我們在當地牆頭書寫了「新的生活,會像新的洗衣機一樣運轉起來」等治癒標語,形成情感地標,給當地居民帶來心理上的溫暖。
二是文化賦能——我們積極記錄當地的桃花節、春耕節等傳統活動,同時展示藏地風格民宿等內容,透過傳播讓超過230萬人參與到藏地文旅互動中來。這不僅僅是傳遞溫暖,更是推動當地文旅復甦的實際行動。
對我們來說,這類活動意義重大:首先,這體現了美的堅持的長期主義精神,向公眾證明我們的商業向善不是簡單追逐熱點,而是真正持續在場的社會承諾;其次,這也是我們技術普惠理念的實際驗證,產品能在藏區這樣的極限環境下正常運轉,恰恰檢驗了我們技術的適應性和普惠價值。
最重要的是,這些行動幫助我們沉澱了寶貴的情感資產,透過這些看得見的實際改變,「智慧生活可以更美的」不再只是一句宣傳口號,而成為消費者心中的真實記憶和情感連線。
在馬拉松賽事營銷已經氾濫了的情況下,還有什麼新鮮表達?京東健康丟擲了一個有趣的觀點:馬拉松不僅是一個人的戰鬥,也是一場接力跑。看似反常識的表述背後,是京東健康作為「健康守護者」角色的巧妙塑造。
1. 當所有人都在重複「馬拉松是一個人的戰鬥」時,反其道而行之的觀點總能引人注目。值得肯定的是,京東健康的「接力跑」洞察不是為了譁眾取寵,而是基於對跑者心理和平臺業務的深度理解。
2. 品牌透過TVC、倒計時影片與線下情緒海報形成「線上引爆情緒-線下滲透場景」的傳播閉環,在不同接觸點與使用者建立連線。這種整合佈局既保證了資訊的一致性,又透過場景化設計增強了使用者參與感,實現了品牌在馬拉松全旅程中的陪伴表達。

這是一個品牌從「洞察」到「情緒」雙雙取勝的案例。
首先是洞察的精妙。品牌透過「接力」這一核心概念、「撕裂又貼上,崩潰又重啟」的文案,將馬拉松這項被標榜為「一個人的戰役」的運動,重新定義為一場接力賽——從個體內部不同時刻的「自我接力」,到外部環境中同伴、家人的支援,再到京東健康提供的營養、能量、藥品等支援。
這一敘事既真實還原了長跑的掙扎感,又自然植入了各品牌在健康支援中的角色,讓產品從從冰冷工具升級為情感夥伴。影片評論區海氏海諾、健安喜、邁盛等品牌的互動留言,更是擴充套件了「接力」概念的外延,凸顯出京東健康作為平臺型品牌的優勢。
其次是情緒的勝利。京東健康沒有走運動營銷的老路——展示肌肉與汗水、歌頌成就與突破,而是深入挖掘跑者內心世界的變化與成長。這與當下年輕人對自我覺察和心靈成長的關注點不謀而合。無獨有偶,阿迪達斯最新的「You Got This 你行的」品牌營銷戰役同樣聚焦跑者背後的支援系統。
如今的運動營銷風向,正從外在成就向內心成長轉變,從功能性支援向情感性陪伴升級。正如馬拉松不只是一場比賽,品牌與使用者的關係也不該止步於一次交易——京東健康抓住了這一點,讓健康守護有了溫度,也有了人情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