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本文字數:2496,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陸如意
5月13日下午,在上交所主辦的2024年度光伏行業集體業績說明會上,晶科能源(688223.SH)、阿特斯(688472.SH)、奧特維(688516.SH)、高測股份(688556.SH)、天合光能(688599.SH)公司的管理層分別就目前A股市場投資者普遍關注的光伏相關問題進行回答。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中美關稅政策的潛在影響、對光伏行業後續發展的預判、對未來光伏電池技術研判及企業融資授信情況等成為本次光伏集體業績說明會的主要討論話題。

中美關稅政策如何影響光儲市場
“中美關稅政策緩和,有利於為光伏、儲能產品提供相對穩定的海外貿易環境。”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表示,公司在沙特建設10GW高效電池和元件專案目前正按計劃順利推進,將進一步增強公司在中東以及全球市場供應能力。
阿特斯總經理兼CEO莊巖今日在業績說明會上公開表示,由於之前美國針對光伏現有的關稅政策,光伏產品基本沒有直接從中國出口至美國,主要從東南亞和美國本地出口,因此受中美對等關稅影響較小,但東南亞會涉及“雙反”關稅的影響,需等待後續的終裁結果。
“儲能產品主要從中國出口,近期關稅政策已有所緩和,對公司的影響降低。公司正在和客戶溝通後續訂單安排。”莊巖進一步表示,公司已簽訂的儲能合同中有關稅變化保護條款,會爭取將關稅的影響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並積極與主要客戶和供應商協商關稅分攤,同時加快最佳化全球產能佈局。
今天的業績說明會上,談及中美之間關稅問題的潛在影響時,天合光能董事長、總經理高紀凡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在美國儲備有足夠規模的電池元件庫存,其成本預計不會受到美國加徵對等關稅的影響。另有部分在運輸途中即將入關的產品,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供貨渠道,可以滿足公司今年後續階段美國市場客戶需求。另外,公司的印尼合資TOPCon電池元件工廠(目前年產能1GW)不受東南亞四國“雙反”的影響,印尼工廠仍具備相對競爭優勢。
“具備更強前瞻戰略研判和全球化經營能力的企業能夠相對更好應對本次美國對全球加徵對等關稅。”高紀凡補充道。
“鑑於目前的光伏市場情況,公司對於國內擴產將更加謹慎。”莊巖表示,不過由於中美地緣政治的因素,公司今年持續推進美國5GW元件提效達產、美國5GW電池產能建設投產。同時密切關注政策和市場變化,加快推進部分製造及採購環節向關稅成本相對較低的地區轉移。
光伏裝置企業奧特維董事長、總經理葛志勇今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當前光伏裝備製造的產能主要集中於中國大陸,對美國的出口必然會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為應對政策性風險,公司已進行前瞻性佈局,馬來西亞的製造基地已落成並完成了首臺裝置出貨,正逐步提升產能規劃以應對未來的海外出口要求。”

後續光伏市場趨勢如何
談及2025年對全球光伏裝機的預判,李仙德表示,公司對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保持樂觀,預計將實現10%以上的同比增長,主要增量來自於中東非、亞太等新興市場。
“當前國內分散式搶裝高峰已過,市場報價逐漸趨向理性。”李仙德認為,長期來看,無論是AI驅動還是綠色電力需求,光伏長期需求依舊旺盛。部分跨界光伏企業已在逐漸退出市場競爭,結合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指引,光伏行業會逐漸進入從虧損到盈虧平衡、再到逐漸盈利的過程。
“目前業內PERC產能和尾部廠商持續出清中。”高紀凡表示,2025年初,光伏產業鏈上游出現小幅價格上漲,是值得關注的行業價格企穩跡象,未來需持續關注行業供需的改善情況,包括需求的增長和供給的出清。“預計2025年,儘管部分主要光伏市場增速放緩,新興市場或將迎來新機遇,全球整體光伏裝機仍將繼續保持增長。”
高測股份董事、總經理張秀濤表示,中國已培育形成全球最大規模光伏市場,在人才及技術積累、產業鏈配套等方面領先全球。光伏行業目前雖然仍處於深度調整期,但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仍將持續增長,光伏行業未來前景廣闊。“光伏行業本輪深度調整過程中,落後產能將被淘汰出清,行業有望迴歸良性發展。”
不過,也有企業對目前光伏行業的產能出清節奏持更為中性的觀點。
“目前光伏行業供過於求局面沒有出現根本性變化。”莊巖表示,2025年,在光伏行業產品價格未有明顯回升之前,繼續平衡元件出貨量和利潤的關係,優先保證高價市場訂單。
莊巖進一步表示,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使光伏和儲能系統成本大幅下降,產品供應和成本不再是限制因素。“隨著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增加,提升消納能力、最佳化電站收入模式、提高整體收益變得關鍵。”
葛志勇表示,現階段行業內部分企業已開始處理部分落後產能。“光伏行業整體的出清進度與節奏無法預測,公司預計還會需要一定時間。”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光伏電池技術路線的選擇上,相較於當前BC技術路線的主要企業隆基綠能(601012.SH)和愛旭股份(600732.SH)等產業鏈企業,今日參與科創板光伏行業集體業績說明會的元件企業——晶科能源、阿特斯、天合光能均主要出貨TOPCon技術的光伏元件。
在回答投資者有關BC技術路線的問題時,李仙德認為,BC技術可能成為分散式市場的補充產品。他說:“TOPCon技術當前已成為行業主流技術,在投資成本和生產成本上具備優勢,在未來三到五年將繼續保持行業主流。”
高紀凡表示,光伏電池技術路線主要呈現“TOPCon為主,BC和HJT技術為輔”的格局。他說:“公司在TBC路線具備核心專利,具備產業化技術能力。”
此外,在光伏行業面臨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下,銀行資金支援力度、融資渠道等因素也成為光伏企業抵禦週期波動的重要支撐力量。
談及當前公司的授信額度和融資渠道情況,李仙德今日回覆投資者稱,當前公司融資渠道正常,一季度公司適當增加部分長期貸款,保持合理、安全的在手現金儲備,並積極推進公司GDR專案進展。“今年公司將繼續努力最佳化資產負債結構,目標實現正向經營性現金流。”
“目前來看今年整體銀行融資環境沒有收緊的趨勢,相反2025年銀行業大環境特點是雙寬鬆,即寬貨幣,寬財政。”高紀凡說。
“金融機構也願意把資源更加集中在天合等頭部光伏企業。”高紀凡舉例稱,金融機構透過“白名單”機制篩選企業,重點支援技術迭代快(如TOPCon電池)、ESG評級高、市場份額大的企業。“政策性銀行在光伏行業調整期加大對全產業鏈的逆週期支援,重點合作物件仍為行業領軍企業。”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